[心得] 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 Osmosis:情是何物

作者: kevin781109 (Kevin)   2019-04-11 18:21:07
本劇預告 https://youtu.be/TRK0MDwoIY0
以下無劇透,請放心閱讀。
「若科學保證能找到真愛,你會答應嗎?」在近未來的巴黎,一對兄妹研發出一款植入物
,它能蒐集你腦內生化反應的數據,再經過人工智慧加以分析,便能從社群網路中找到真
正適合你的靈魂伴侶。但就在產品測試階段,竟出現許多意外插曲,改變了眾人的命運。
網路上無論在各大論壇還是非公開群組,都出現「覺得本劇敘事緩慢拖沓」的聲音,雖然
這很主觀,但我難免感到可惜;因為我覺得這種不疾不徐的步調,很適合用來說一個需要
花時間沉浸其中並思考的故事。另外,針對劇中的科幻設定,也有人提到「怎麼確定對方
的理想也是自己?」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本劇想要引發觀眾思考的問題之一,劇情中也透
過幾對伴侶經歷的事件去觸發這個問題。簡單來說,本劇的 Osmosis 系統比較像是「單
向」配對,而劇中另一個約會app以及《黑鏡》「約會程式」那集,就是「雙向」配對。
以下談談我在劇中看到的三個重點。
首先是「成也人性、敗也人性」。在大數據的應用逐漸成熟的今日,確實我們將越來越多
事情交給演算法決定,例如 Netflix 的推薦片單就是一個關乎影劇的實例。而隨著大眾
對資訊安全的意識抬頭,「把事情交給演算法決定」就越來越仰賴人們對於「個人資訊和
權限不會被挪為他用」的信任(見文末補充)。但劇中的轉折和意外,偏偏就是跟這股信
任被破壞有關,即便觀眾看完後可能會同情肇事者的動機,但這正好說明了無論制度或科
技再怎麼完美,「人」始終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另一個重點是「愛會傷人」。無論是主角兄妹檔,或是其中幾位受測者的劇情,都一再演
示這個道理。愛之所以傷人是由於愛裡面「自我中心」的成分,從「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
了我們好」到「發現對方有不如自己憧憬的面向而感到失落」,都是自我中心的展現;而
「自我中心」又來自愛的激情層面。激情並非愛的全部,偏偏激情所引發的多巴胺風暴,
其愉悅感容易使人蒙蔽了理智,做出與愛背道而馳的事情。
第三個是對情感本質的探討。Osmosis 宣稱能尋找真愛,但到底什麼是「真愛」?真愛是
唯一的嗎?你可以在劇中看到,系統的研發者預設了真愛的樣貌,到頭來卻被自己先入為
主的立場所反噬。劇中角色的故事闡述了人類情感的複雜性,尤其是對於「誤差範圍」的
詮釋,展現出人類的一廂情願:一廂情願地期待情感有標準答案;一廂情願地認定無論在
哪個瞬間,每個人都存在有唯一的靈魂伴侶。事實上,人的意識每分每秒都在變動,當然
情感也不例外;我們終究必須認清,所謂的「永遠」和「不變」,不切實際、都是虛妄。
若得為真愛下定義,我想那應該是一種「動態平衡」:感情中的每一方,都能因應變化而
隨時做出調整,並且在關係中的任何時間點,找到最適合彼此的狀態;其中的關鍵是,不
能再期望「一勞永逸」,要投入心力去經營。不同於一般描繪愛情的寫實作品,本劇以科
幻的架構去探討人性和情感的多元與複雜,別有一番趣味;它或許節奏慢、不是那種輕鬆
的配飯劇,但如果你願意花點時間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並思考其中意涵,Osmosis 是個不錯
的選擇。
補充:近年來,最聲名狼藉的個資外流事件,應該就是 Facebook 的「劍橋分析」風暴。
除了引發國際輿論撻伐和一連串效應,Facebook 的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也被要求出
席美國國會的聽證會。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找相關報導。
延伸觀賞:黑鏡(Black Mirror)第 4 季第 4 集「約會程式」(Hang the DJ)。
歡迎追蹤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VnMovieWatchers/
作者: s103041023 (鼓王)   2019-04-11 19:48:00
推~希望有第二季
作者: Yyuhann (望鵲)   2019-04-12 19:38:00
推 覺得劇情太緩慢+1,之後再來看完
作者: YenLiKuo (阿里)   2019-04-14 04:54:00
沒內容的評論
作者: w107 (么洞拐)   2019-04-22 11:26:00
寫成這樣叫做沒內容?很妙!感謝原Po的文,在糾結要不要看...但討論真的不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