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說迦太基無「德」

作者: fw190a (las)   2025-05-03 21:36:28
本來想說收起來,但想說我的演化動機論介紹也提到了。
隔了幾天還是發一下,一個趣味聯想。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台灣人很迦太基,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 新開一個串,這邊很多人可能沒聽我罵過迦太基,所以順便稍微說明一下
: 迦太基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明明很會做生意超會賺錢,應該要對賽局很了解
: 但是史實上卻是相反,賽局白癡到令人極度傻眼的程度,專門犯致命的錯誤決策
: 所以非常無德,但一樣,這邊的德 = 上升,如果說道德,那從某方面說,高道德
最近在看帛書版道德經,
不過看到這段時覺得從歷史角度分析也很趣味且清晰。
當然我這邊的解釋其實是非主流的,請謹慎服用。
,,
第二十二章 長生
(59)
治人事天 莫若嗇
夫唯嗇 是以蚤服
蚤服是謂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亓極
莫知亓極 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 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 長生久視之道也
,,,
傳統解釋是以個人為焦點解,但在我看來,
這個長生比起個人也能被當作某種國祚的理解,
從儉約簡樸開始,
所以懂得早做準備,
所以重積德是重視集體性、社會資本的累積。
從而有軍事上的不敗,
不敗則擴展沒有極限,
沒有極限則能有國,
(這裡的國是指超越部落層次的共同體。)
國有其母(精神)所以能長久。
這就是穩固的政治實體延續、
可以預見久遠未來之道(長期性規劃)。
反正這是古早版本的"國家"建設指南,
迦太基的路線大概從頭就有點不符合。
但某程度來說人類文明的現狀也很違反這個。
反過來解讀也能通,
沒有精神國家難以長久,
擴展到極限就開始完蛋,
沒有辦法不敗(繼續打下去而非承認失敗那種不敗)就是到了極限,
沒有重積德就難以不敗,
沒有早做準備的思路就難以重視積德,
沒有儉約節制的要求就難以想到早做準備。
也是很清晰的一個帝國/國家崩壞的說明。
這道理其實蠻簡單,
老子作為古早版史官/哲學家/圖書館長,
用當時的已知的歷史就歸結出來了。(?
,,,
其實那種"蠻族"活力論跟這個論說也是吻合的,
或者說被向下包覆的。
一般蠻族活力的"節制"完全只是被生活所逼,
所以一旦進入了農耕文明/繁華區塊,
又缺乏有意識文化維持的話,就會迅速腐蝕。
但這種活力論的解釋僅止於無不克的程度。
但從道德經版本裡表示的是,
"節制"精神可以做為文化層面被創設與維持,
因此可以從精神的起始走到文化遺產的傳承,
也暗示了某種文化自新的面向。
而莫知其極,也是對於更複雜的國際社會外交狀態之捕捉,
反映到國際體系秩序中的勢能等極。
,,,
所以美國到底像羅馬或迦太基呢?
可能有點混合版,但今日呈現的確實遠離了上面那個嗇的模板,
而更接近迦太基精神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