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東亞中原王朝-中產階級

作者: plamc (普蘭可)   2023-08-21 15:15:17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實行科舉,「為從前無機會或幾乎無機會當官的非貴族」,提供了一個
最早的貴族是征服王朝的封建貴族,周的封建秩序就是
這些貴族有錢,是因為用統治暴力公權力搶劫,所以子弟才有資源受教育
受的教育一定包括戰鬥訓練,因為這是戰鬥貴族,這點古東亞與西方都一樣
也要包括文學能力,不然你寫公文誰看得懂...
還要包括貴族禮儀,這點後來西方封建時代一直到現代貴族也都是一樣
但是封建秩序的一個問題就是越生越多越封越小,到後來很多貴族也不貴了
...反而做生意商人的還比較有錢,譬如端木賜,所以子孔丘就主張「有教無類」
才能跟這些新貴收肉乾,不然孔子也要跟顏回一樣一簞食一瓢飲了...
封建在戰國時代逐漸破壞,到了秦漢完全毀壞,產生新的世族體系
物理上的條件不會改變,同樣還是資源豐富的世家大族子弟才有能力受教育
沒受教育的連公文都沒辦法寫,文言文可不是粗通文字就能寫
因為文言跟平常講的話白話是不一樣的,廢話,各省講的話都不一樣怎可能寫白話
寫白話的狀況,就跟我們看港漫一堆口字旁的不知所謂一樣
所以要發展出文言,讓講不同話的人能用同一種文溝通,所以是特殊格式,需要訓練
戰國時代要找人才,就是戰國四公子養士,當創投,隨便亂投,孟嘗君大概根本瞎眼投
就是一個會彈劍自唱(顯示受過戰鬥訓練、音樂教育,不是普通人),面試說啥都不會的
只要基本過關他也收,還好給他摸魚摸到大白鯊,買中馮諠一個抵過其他所有虧損...
到漢朝想想覺得不對勁,還是不要自己亂投,去找投資專家來幫忙選股,就是察舉
不過能當投資專家當然也要知書達禮,所以一定是世家大族出身,那你怎麼去避免
「內舉不避親」咧?當然避免不了,所以就一直推舉自己家族親友當官,最後都由
某些家族壟斷了,幾世幾公的就出現了
曹丕想想覺得不對勁,這都給你們壟斷到時還不出現三家分晉...結果是晉篡魏...
察舉官要分散權力,分下去每個區域都有中正官,這下變更慘,因為察舉官還看個人
中正官是系統性全面壟斷,所以九品中正變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但千萬不要誤會,這邊的寒門是指非幾世幾公的沒當到官涼著呢叫寒,可別誤以為
窮酸叫寒,這些仍是世家子弟,只是是「在野黨」,把他們當貧賤之家是嚴重錯誤
這些世家大族一開始雖然不是征服王朝血統封建來的,後來卻變成新貴族還更壟斷
從三馬同槽開始,到王與馬共天下,就知道世家對王室政權的威脅性之大,畢竟
王室都會讀東亞歷史都知道周的傾頹、田代齊、三家分晉,想想覺得不對勁,就要
把世家的勢力打散,於是就弄了科舉,如鹽湖兄所說
基本上是大世家跟小世家在玩的大風吹遊戲,跟小民沒啥關係的
: 如果不當官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早在那之前就聚眾造反了! 明末李公自成
: 本來也是安分守己幫朝廷守驛站的小卒啊!
李自成的祖父就是活不下去,才從李自成出生於李家站,全家逃荒到長峁村
但是這樣還不會聚眾造反,李自成失業欠債差點被打死,憤而殺了債主舉人
老婆又偷人,把老婆宰了,背了兩條人命,也還沒造反,而是去投軍,
在軍中又被欠餉,才終於造反
李自成根本文盲,別說去參加科舉了,他是起義之後才惡補學讀書識字的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08-21 16:06:00
故針對九品中正 夏侯玄主張"宜省郡守" "郡吏萬數,還親農業,以省煩費" 裁撤冗官 惟牴觸酬庸內規 & 懶的治水的重商輕農封建制度到秦確實完全破壞 但直到漢末仍存在少數宗室諸侯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