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明朝變成南明存活至今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6-10-10 16:37:42
※ 引述《HAHAHUNG (炸鳳尾蝦的醬汁)》之銘言:
: 爬文發現過去有明清並存的假設,不過我想假設的略有不同,還是來發問了
: 假使當時崇禎把太子送去南京,而後北京照舊被攻陷清兵照舊入關崇禎照舊上吊
: 太子即位後延長江或秦嶺淮河為守硬是擋下清軍,和/或稱臣納貢
: 清帝國也受到蒙古的壓力所以和談
: 總之是存活下來了,疆域類似南宋或小一點
: 新成立的南明會如何演變呢?
: 政治制度可能會有極大改變,由於北京陷落,皇帝威信大幅下降,內閣的實力反而增強
: 加上南明需要仰賴南方本地的政治/工商力量。西方的議會制度有可能傳入明並採用
依靠內閣或是皇權打回去的明朝感覺還會是同一個明朝
先不管打不打得贏或守不守得住滿清
這種組織不會考慮到互動、平衡或協調,黨爭就是先把對方打趴在自己幹
因為只要掌握權力中樞就可以玩死對方,所以沒有留一線的必要
結果當然不會引入議會制
我之前和同學討論的結果是
大概要被摧毀到唐王或桂王政權才有可能打破政治架構
同時還得期待皇帝(或實際掌握政權的人)願意有這度量去容忍其他抗清勢力
接著在務實政策的執行上
興許能推回秦嶺淮河(或許加上關中);最好的期待大概就是打回到長城邊;
直搗長白山就不用想了
接下來的議和,還得期待黃道周不要來亂
換句話說
要先搞好朝廷內的政治鬥爭;嘗試不要和各方勢力起衝突;還得患難與共讓大家一起衝
反推成功後,要降低滿人南侵的企圖,以對等禮儀相待
這些南明應該有嘗試過,不過通常前兩步就GG
然後你以為會直接議會制嗎?
不!先來個幾十幾百年封建再說
最好祈禱這個時候蒙古會牽制住滿洲
以上是困難模式劇本
要簡單版本的話也可以走太子南下系列
: 原本的稅制也因農民減少/破產而不得不改革
: 上述原因使被過去被政治權力/法律限(亂)制(搞)的經濟制度得以如同南宋般復興
: 思想部分,由於不再為東亞唯一的政治強權,隨時都有被滅的危機
: 過去八股/重視對內控制的思想沒落、理性主義興起(如同當時的歐洲諸國)
稅制要能夠抓到點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比如商業稅之類的部分
之前似乎被士大夫玩得很淒慘
主要問題在於能不能正視現實
徵稅的同時也要發展產業
運氣好的話
無論太子南下、福王反攻、唐王桂王逆推都是有希望的
: 也因為生存壓力,轉而重視對西方的交流,各種思想/著作經由商隊傳入明帝國
: 科技/人文也得到進一步交流
: (共和主義會隨著法國大革命而輸入明,或許很有趣)
: 雖然代表陸路貿易的絲路被斷,(類似土耳其斷了地中海的貿易)
: 卻在海上得到鄭成功艦隊,保住東海/南海制海權
這就要看看明朝對待外國還有海上貿易的態度了
重商主義也有可能只搞陸上或國內航線
明代似乎本就沒依賴陸上絲路
要找海路替代並非必要
: 卻在海上得到鄭成功艦隊,保住東海/南海制海權
: 又因剩餘的國土依舊能生產茶葉/瓷器還有許多港口,
: 為生存/歲幣需要西方國家的市場及白銀
: 因此和台灣的荷蘭人/呂宋的西班牙人發展熱絡的貿易、並和日本薩摩長州走私
: (國姓爺:我不用打安平了真好)
: 重商主義興起
: 明國用茶葉瓷器換取西洋的槍砲(英國:不用賣鴉片啦賣武器就好)
: 軍事也因互相來往產生新思維/戰術
: (明朝某觀戰軍官:拿皇好強!)
: (軍官的孫子:這本戰爭論寫得真好)
: (軍官孫子的孫子:這本海權寫的真好)
: 中南半島/南亞部分
: 西班牙跟荷蘭插旗的早,在與明帝國的貿易獲利,對於此處的控制進一步加強
: 英法取代的難度增加。明跟荷/西可能為此處的利益有小衝突但不致於全面翻臉
: 台灣毫無懸念就是個VOC的殖民地
這部分容許我插題
我最近在寫一本小說
大概就是從唐王反攻後大封建的時空去空想的
基本上就是鄭芝龍很忠心(?)的幫唐王反攻之後
發現軍閥藩王多到他搞不定
帶著水軍出海佔領新天地
對荷蘭人大殺特殺
對西班牙人大殺特殺
然而在印度被英法兩國的東印度公司痛扁
才開始科技交流
接著封建各國競爭
貿易路線爭奪又有交流
廣東一帶的諸侯王(待命名)因為鴉片問題和英國又打了戰爭
佔領台灣的鄭家也來分一杯羹
分別割讓香港和海南
此後沿海各國均遭鄭氏和英國勒索
各地藩王有感於實力不彰
企圖加強中央集權(封建托古改制搞出了卿大夫階級)
有的成功,有的被底下的領主逆推形成英式君主立憲
1884年,中央集權的廣東諸侯王又打輸法國,割讓雷州半島
現年18歲人在夏威夷王國留學的憤青孫文
上萬言書,這次人家聽得懂粵語(到底是誰發明李鴻章聽不懂粵語的故事)
破天荒賜同進士及第,掌國政
生了一個五權憲法
旋即被守舊派政變掉,流亡華北
又拱河南諸侯王(一樣待命名)
稱「中國國王」,厲行變法,發動統一戰爭
關東、淮北諸國皆滅
1914年,天子下詔,率諸王北伐
與歐戰並稱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後各國復國
然而已經是五權憲法的形狀了
: 香港因為貿易戰爭沒理由打所以不會割讓給英國,就是個小漁村
: 北邊的清帝國則為了避免漢人走私/偷渡,合理的發布禁海令
: 過了兩三百年後當帝國主義興起時,君主立憲\裝配新式槍砲\有新思想&戰術
: 應該有能力逆推清國到長城以北吧?屆時的明清戰爭成為伏見鳥羽之戰的百倍放大版
: 成為東亞的強權殖民帝國,(淮河以北,都是我的殖民地)
: 再用黑船敲開東京灣
: 各位認為會有上述的發展嗎?請多多指教囉謝謝~
好啦
回到太子南下線
清朝能不能跟著時代進步
在我看來應該沒問題
你要盯著一群整天嚷嚷著要光復中原、還我河山的憤青
還毫無防備的打瞌睡、鎖國
那是不大可能的
鑒於宋朝常常玩偷拆又一天到晚撕毀盟約
兩邊的和平很難持續兩三百年
你要說思想制度不會進步或許可能
但器物和戰術思想要擺在那邊給你領先一百年
應該沒有人會這麼笨
晚清東亞會輸人家一大截
也不是單純看別人進步自己卻發呆
是根本不知道人家比自己進步比自己強
這條線在我看來
兩百年後敲開東京灣都比逆推滿清簡單
滿清會防你,幕府不會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6-10-10 16:43:00
今天的腦洞沒有極限
作者: bilice   2016-10-10 16:59:00
命名都是傳統的地名美名。比如梁唐晉漢周。沒有粵國等等。明末鄭芝龍鬼迷心竅,一心以為投靠滿清能大利。卸磨殺驢。像中邪被滿清傳銷一樣。別人包括他兒子說話都不聽,去送死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6-10-11 00:28:00
這邊也得考慮一個問題 活下來的明帝國會不會留著鄭芝龍?要把他封個鳥官鳥地方架空或是直接騙到京城殺掉都不很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