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邱吉爾在1931年車禍中掛掉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4-08-04 21:32:05
邱吉爾的確是偉大的政治家,他的演說鼓舞人心、振奮士氣
有著一般英國人所欠缺的熱情與魅力,他也是一個浪漫的帝國主義者,堅決反對印度獨立
雖然他的一廂情願,曾經導致一戰時達達尼爾海峽作戰的慘痛失敗
他不斷轉換政黨屬性的行為,曾被譏笑為騎牆派。尖銳抨擊黨中央的行為更飽受非議。
但無論如何,他確實是一個少見的雄辯家與政治家,有著出色的領導力。
可是請你注意,英國這個國家很特殊,他的戰略思想清楚而一貫
邱吉爾在國會演說時有很清楚的註解:
『......英國的目標是清楚而一貫的,亦即反對歐洲出現統一的強權......
歷史上曾經有好幾次,不管是西班牙、或是法王國、或是法帝國、或是德意志第一帝國
......英國都始終站在反對強權、扶助弱者的一方』
adapted from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溫斯頓邱吉爾
這樣的國策,並不會因為少了邱吉爾而改變。綏靖主義是犧牲別人,從未包括犧牲自己。
所以,英國不可能屈服,甚至不可能和談,除非德國願意退回1939年9月1日以前的疆界
英國絕無可能容忍歐洲,出現一個受單一國家絕對支配的大一統疆界
再者,二戰初期時西線雖然失敗,但敦克爾克成功撤退了30多萬盟軍
英國的實力其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傷害,加上皇家海軍仍然有壓倒性優勢
皇家空軍的素質也很優秀,雙方戰損交換比超過1:3,德國空軍都打光了英國空軍也還有剩
對於一個島國而言,面對一個大陸性強權,海空優先的戰略絕對是正確而必要的
有著海空優勢,英國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再加上美國作為後勤的大倉庫,源源不斷的輸送各類的物資、彈藥、人員
英國根本不會屈服,頑抗到底是可以預見的
歷史已經證明,希特勒也沒什麼好辦法,最終也沒能克服英國的海空優勢
少了邱吉爾,我們會少了許多雄辯滔滔、名言佳句、錦繡文章和熱血沸騰的口號,
但唯獨不會少了勝利。
(參考資料)
吳良健等人/譯,《世界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
,2006年。
吳萬沈等人/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2002年、
2005年再版。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4-08-04 22:03:00
同意這篇
作者: panzerleader (卡廷1940)   2014-08-04 22:23:00
不會投降 但和談很有可能 哈利法克斯當時力主和談如果他當首相 可能會要到看似優渥的條件退出戰局畢竟當時能看出英國有抗敵潛力的人很少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4-08-04 22:42:00
敦克爾克撤退的成功也不是必然的... 要是古德林再快一點到時候可能是拿30萬戰俘當人質來跟英國談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要)   2014-08-04 22:43:00
我也是覺得會和談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4-08-04 23:30:00
英王都不想和談了 一個首相又算甚麼
作者: a25172366 (Ei)   2014-08-05 01:16:00
大不列顛空戰前夕德國前線扣掉妥善較差的大約是2800多架後備機900架左右;皇家空軍是1600架+2200架後備機但是皇家空軍因為有雷達加上各單位協同的關係打得很好印象中德國在改轟倫敦前,皇家空軍在交換比上就佔上風了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4-08-05 01:36:00
英倫空戰來說 交換比還是另一回事..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8-05 01:36:00
我是覺得不會和談﹐德國的胃口太大﹐不是英國想和談就能和談的。
作者: MB10   2014-08-05 05:53:00
忘記哪裡看到好像英國那邊總共有3k+的德軍飛行員俘虜
作者: Yijhen0525 (深雪)   2014-08-05 08:14:00
不列顛空戰打在自己家上面,英國飛行員損失自然能比較小
作者: a25172366 (Ei)   2014-08-05 09:22:00
德國在英倫空戰期間飛機產能也不到英國的一半,越打越少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4-08-05 10:26:00
英國在英倫空戰期間庫存飛機數量就比自家飛行員多很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