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香妃》

作者: oberon48 (靈魂代理人)   2016-12-09 03:32:40
《香妃》;戲曲學院演藝廳;11/19 14:30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此次公演的劇目《香妃》,說的是乾隆朝滅回後迎香妃回京,然而香妃
思念回族家園與夫君抵死不從,最後在得知丈夫已死後自盡而死。
雖是戲曲學院往年的舊作重演,但是回族文化在中國帝國主義下的語境,是邊疆/番王,
而中國是天朝/京城/萬歲。於是,這呈現出《香妃》弔詭的文化價值階序。一方面,用中
國文化的虞姬形象來形塑香妃的角色特質,另一方面,則不得不呈現清朝乾隆的盛世氣派
。一套中國禮法的價值觀合理化了侵略,並讓香妃(不得不)走向死亡,以維護貞女不事
二夫的道德價值。香妃,這位劇場作品的核心,即使在舞台上萬語千言,卻沒有自己的聲
音,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成為作品的客體,連帶地,將新疆回族的伊斯蘭文化,變成中
國文化異國情調的客體,這成為本劇最大的悲劇。
今天會在這裡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演出與製作《香妃》的多是戲曲學院的學生。希望
他們能帶著省思,理解自己的演出經驗。京劇的程式與唱腔自然是極為需要下苦功,在演
出時博得華彩的根基,但是當代戲曲的改編,絕不只是舊戲重演,也不是秀身段跟唱腔的
封閉場域。
放在中國文化本位的藝術形式:京劇,來演出,仍可讀出另一種後殖民的視角與用中國文
化本位的表演藝術再現多元文化隱藏的偏見。這在現今的台灣戲曲新創作中,已有所省思
,但是當我們搬演過去的作品時,仍要面對文化本位的幽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