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報] 《西施歸越》一齣悲劇拆盡父權史事的虛偽

作者: NEKObus (我美好的記憶就是我的神)   2016-07-19 12:40:54
文/張硯拓
說起臥薪嘗膽,乃中文最知名的典故之一,然除了刻苦地勵精圖治,越王勾踐的復國
之路還有一計,是獻上絕世美女西施,令吳王荒朝廢政,而終能滅之。
於是千百年來,西施「女間諜」的形象和智勇雙全的越國大夫范蠡裡應外合,常駐讀
史的人心。但這位女英雄為了家國政治,而把個人身體的自主放一旁,甘為玩物的經歷,
到了現代當然值得商榷。沒有哪本典籍曾經告訴我們:在這過程裡,這位芳齡十多的少女
究竟在想什麼?她是慷慨自願,還是百般無奈?她在復國後的宮廷處境又如何?
由此,編劇羅懷臻在1989年寫了越劇《西施歸越》,以西施懷上吳王的孩子為引,看
她在越國戰勝後返鄉,所遭遇的人情世事。此劇再在1992年由雅音小集推出京劇版,而今
由國光劇團推出全新設計的2016年版。
既是以西施為核心,這位傾國之女的悲劇宿命,當然是最大推動力。戲一開場,西施
在充滿悲歉的王與滿心慚痛的戀人范蠡面前,悲憤地接受命令,既唱道「西施豈無報國心
?」,也怨道「難道越國男兒盡戰死,唯有西施一女娃?」但范蠡一句「捨情取義非我願
,君命既出難抗爭」,其實已道出了他的男性價值觀,或說是在那時代,公與私的階層考
量。
藉由還原一個「人」,在歷史情境中的心態、處境,這部新編戲看西施的身不由己,
或更準確地說,是被男人們的權謀榮辱、妒恨猜疑左右於股掌間,無從反抗,只能被動承
受的痛。那些怨與恨,讓人心寒,更是悲劇核心的美感。
而劇本的用心還在於,它細細描繪了兩個男角:勾踐與范蠡的思路。踏上征途之初,
西施曾憂憤地表達要「拼一死,不辱女兒身」,但勾踐和范蠡同聲制止她,要她無論如何
活下去。這可以是情人的溫柔懇念,也可以是在家國大業面前,個人情慾的自主淪為次要
的(父權強加在女性上的)擺佈。何況勾踐一句「用你的美貌殺敵,比這髮簪鋒利萬分!
」意味著即使捨身殺王,也不見得能滅吳,要長遠地用美色毒害這個朝廷,才能真正使之
腐敗。這當然是算計。
更精彩的是戰後,返鄉的西施深知懷孕一事不得張揚,在此同時,劇本先從政治和愛
情兩方面揣摩她的處境。勾踐面對這功臣,感佩的心很快被「功高震主」的憂慮給蓋過,
不但嘆唱「西施一朝稱首功,臥薪嘗膽竟成空!」還暗忖「難道我勾踐是靠女色復國不成
?」(讓人很想問「怎樣,靠女色不行嗎?靠肌肉就比較厲害嗎?」)至於范蠡對她這些
年的受苦,更是過度敏感地袒露「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忘了吧莫再提!」的玻璃心。
這其中,第三場有個亮點,是在慶功宴上西施喝得醉態盡顯,甚至伸出光腳要情郎蹲
下穿鞋。這是她在整齣戲唯二忠於自己的作為(另一次是劇末,在君令名節及死亡威脅面
前,仍選擇守護自己的孩子),更是唯一主動流露的情慾。然在此,范蠡一方面口口聲聲
說我會包容妳照顧妳,一方面又面露難色地提醒她:「別太放浪了!」
這背後,一種大男人式的父權控制慾表露無遺。亦即我希望妳自由自在,但這一切不
能超出我的掌控,不能挑戰我的安全感/佔有慾底線。一旦超出了,就變成放浪,而這和
那「忘了吧忘了吧,忘得越乾淨越好!」「再提只是徒增煩惱」的過去傷痕一樣,是父權
的虛幻玻璃罩無法承受/收編的不穩定因子。
這樣的心態在尾場更是無所遁形。懷孕一事終無法遮掩,即使躲回故里產子,仍引來
范蠡和勾踐同時抵達。范一登場,看到襁褓中的嬰兒,從頭到尾只有一句話:快把孩子摔
死!這是仇人的種,何況王上如果看到了,後果不堪設想——心上人的過去原本還能埋首
不看,但如今有這孩子當「明證」,再加上他一旦長大,會怎麼看待自己的身世?這都是
當下難以掌握的變數。於是這位(自認)深情滿滿的「七尺男兒」,再次面對溢出掌外的
因子,這和掌內一切寵愛、包容、隱忍皆不相容,故絕望地嘆道:「范蠡救不了西施,我
走了!」——但是天曉得,不是你救不了,是你不願出手相救啊!
此時的勾踐,掌權近十月,更從圖謀重起的攻方變成害怕失勢的守方。古來君王在意
名聲、權位的特質,在他身上盡現,何況堅忍之人必有多疑之心,所以讓西施心死的是范
蠡,但最後逼死其身的,其實是越王。
在舞台上,戲的主樑是兩名男角的挺拔身段,與其懦弱言詞的反差;丑角吳優的靈活
和犀利直白,則是作者的代言。當然真正亮眼的,是西施柔而不「空」的步態,作為某種
價值衝撞的受體,勢弱的她有傷感,更得在這政治操弄的焦點處,折射出百般心思。由她
獨自撐起的第五場,荒山雷雨中產子的戲,以水袖疾舞道出那生命關卡的身痛與心亂,扣
人心弦,最是叫人難忘。
而整齣戲看完,在我熟悉的電影領域,我則會聯想到日本導演三谷幸喜的《清須會議
》。劇中描寫戰國時代名將織田信長逝世,家臣們舉辦了一場爾虞我詐的會議,欲決定繼
任人選,沒想到最後出線的是年僅兩歲的小娃兒三法師(織田秀信)。但劇末也透露了,
這其實是三法師之母,過去被滅門強擄來當媳婦的(武田信玄之女)松姬的計謀,為的是
總有一天為娘家報仇。
如果產子的西施沒有死,而是靜靜在鄉下度日,把孩子養大,那故事會怎麼發展?勾
踐會如他在劇中所擔憂的,「二十年後又臥薪」嗎?或范蠡可以學會放下嗔恨,當個真正
的父親?西施又會決定怎麼養大這個孩子,教導他什麼價值?如果有機會,真想看看這樣
的後續。
======================================================================
本文亦刊登於女人迷womany網站:
《西施歸越》的美人悲劇:當西施懷上了吳王孩子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11148
作者: Atica (吉米布蘭卡)   2016-07-20 23:09:00
竟然在抓馬版看到時光之硯~
作者: Mazer (Mazzy Desert)   2016-07-22 21:15:00
真的,時光之硯耶!
作者: petercjt (武告跩)   2016-07-24 10:20:00
松姬根本不是被滅門強擄來做媳婦的好嗎? 是政治聯姻,這相關資料很好找,滿好奇滅門強擄之說是從哪看來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