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櫻桃園讀劇計劃 - 演摩莎劇團

作者: a5b4c3d2e1   2016-06-25 11:51:32
難得看到會有售票演出團體想挑戰契訶夫
覺得有點意思,就來去看看
寫觀眾意見單時,我嫌手寫太慢了,就回家用電腦key一份
寫一寫不知不覺破上千字,覺得可以貼上來,給大家當口碑文參考
不諱言的說,一開始是因為製作群裡有朋友介紹才來看這齣戲
不過這不影響我是因為對契訶夫有愛才坐下來看這件事
當然也不影響這篇口碑文的立場
====
觀後感:
  整體來說,這齣戲很好看,很滿足我。
  因為是"Staged Reading"(演員帶稿上台的走位演出)的關係
,有幾個地方,會流露出因為沒有完全背稿、沒有具體的舞台道具
,而無法跨越的缺點,在前十分鐘有讓我難以進入一陣子。
  但那只是形式上的問題而已,整部戲相當地好看。更具體一點
說,整齣戲給了我相當相當多的想像力(可以想像一下我把雙手打
開、看向天空的滿足表情)。1900年的俄羅斯莊園客廳,好像在我
面前一樣──清楚而明確的動線規劃、堅定而明白的走位、能表現
出人物關係的肢體互動、節奏有致的對話與打斷與難以堆疊。
  嗯,特別是這個「難以堆疊」,讓我非常地享受。櫻桃園的劇
作閱讀之難,就在於契訶夫一生對於寫劇本、寫故事、寫情節、寫
堆疊與寫爆點之熟練,熟到都已經再也無法滿足了。所以他寫了一
本「堆不上去的戲」,裡頭充滿了大量的打斷、掉拍、不予理會、
莫名而來的笑點。演員要一直把球堆上去,再看著球掉下來,或者
把別人的球掉下來。
  可如果只有一直掉球,那也不過是另一個爛劇本罷了。契訶夫
厲害的就是,他讓所有角色往同一個方向堆球,再掉球,讓掉下來
的球集中在另一個位置,變成了另一個高高的球堆,直到迎向第四
幕結局的到來。在寫實戲的框架裡頭寫出一部反戲劇的戲,這是他
寫作的藝術與功力。
  所以我很佩服願意挑戰這個本的演員與團隊。在大部份人眼裡
,櫻桃園不過就是個做作又沒什麼爆點的無聊故事而已。但你們將
他詮釋的很好,節奏上,搶拍、斷拍、掉拍、空拍與等待,都做的
很好。
  當然還有一些小地方不夠,一些難以言說的細節。謝幕前我幾
度想要起身鼓掌致意,但沒有,只有高舉雙手拍掌。但那不過是九
十分與一百分、一百二十分的差別而已。細節上的事,就不是我這
個外行人可以講什麼的地方了。
  身為一位契訶夫小說與劇本的忠實讀者,我必須要向願意挑戰
這部戲的演員,以及團隊,深深的致謝。
  謝謝你們讓我看到這齣戲,謝謝你們的努力。
====
演員速記:
  小女兒很有青春洋溢高中生的味道,天真無邪的小女孩。不是
在哪一段台詞特別有形象,而是舉手投足跟在舞台上就很在角色裡
。老實說我翻演員履歷知道她念研究所時一直很疑惑。
  風流男僕也很有味道,台詞不多,但看他瞄人跟歪頭不屑,還
有在一旁細細品酒的懶樣,讓人覺得演員很享受在舞台上的時間。
  女家教擦槍那一段,還不夠活在她自己的世界裡。而且台詞講
的用力了些,太想被共鳴了。如果能夠一邊獨白、一邊擦槍,甚至
一邊拆解槍械然後再裝回去,感覺會更對味。
  老僕人很逗,很安份地、老老地在台上看風景,然後變成風景
的一部份。舞會裡女僕跟風流男僕爭風吃醋那段,老僕人在台上這
麼有功效,真是讀紙本稿讀不出來的。
  結局那時老僕人的SOLO聽不清楚,為了頭上仰跟肢體無力樣,
讓口條散掉了。當然還是肢體優先,不要為了兼顧口條而讓那裡的
身體僵硬。
  養女管家跟商人的感情建立不夠說服我,特別是在女方決定離
開、跟商人起尷尬時有點突兀。會讓我疑惑:之前真的有打算要結
婚嗎?
  商人好俗,真俗,真的蠻俗的。大鬍子跟舉手投足的傻笑會讓
人一直想要皺眉頭。會覺得他在台上很煩,這點還不錯。
  大學生演的還不錯,獨白跟好幾個段落都有讓人感覺到那個改
革年代獨有的、腳沒踩在地上的知識份子氣息。如果再更多一點羅
亭充滿理想與批判侃侃而談的感覺就更好了。
  叔叔也很穩,原本讀稿時以為這角色更不食人間煙火、更貴族
更像個50歲的國中生,天天要人顧,腦中只有撞球。但昨晚的詮釋
蠻有說服力的,讓我改觀。那個年代的俄國真的很難只靠紙本進入

  女主人演的非常好。非常好。
  坦白說幾年前讀櫻桃園時,配角都還好懂,一直無法理解的就
是女主人這角色。字面上讀起來刻劃平板、無端多愁善感而毫無行
動力,整個莊園的人卻都圍繞著她轉,像是一個難笑的笑話。那時
還一直以為櫻桃園的喜劇張力有一部份是建立在要嘲笑姐姐弟弟倆
人的沒落貴族質地上。
  昨天晚上我懂了,她對土地與家鄉是充滿情感的,對自身的無
力與對世事俗務的無力,有一部份也是自己不願意的。對美好感情
的追求也是,她也不願意,但難以不去渴望。那些演員所賦予的、
台詞在紙本字面上所沒有的哭泣與情緒,才為這個角色注入了生命
力。很有說服力。
====
下面這段話是另外寫給製作團隊的
不過各位板眾也可以參考一下
====
  給製作團隊:
  以你們用功的稹密度,宣傳時不應該把"Staged Reading"叫作
「讀劇演出」。我想找朋友一起看時,大家對於"聽讀劇"就要花
$600,相當不以為然。(其實我也不以為然,是衝著有人願意挑戰
契訶夫而來的。)
  但看完戲後,我知道你們做的努力遠遠多過許多「讀劇」與「
讀劇走位」的售票演出。對我來說,這已經是一齣演出了。只不過
它沒丟本,舞台設備沒有要完備的意思(無論寫實抽象)。但它對於
想象力、拉走位、肢體互動、丟接球等等,都比一般「讀劇走位」
要多的多。
   具體來說我也不知道怎麼改翻譯稱呼比較更能做區分,但真
的很容易混淆。
====
貼上這篇文之前,在youtube查了一下
"Staged Reading"好像有蠻多不同等級的
1.演員不離開椅子,讀樂譜架上的稿、純用聲音表現的是一種
2.演員手拿劇本,穿排練服,在上舞台坐成一排,輪到角色出場時就到下舞台讀稿對戲
3.手拿劇本,穿戲服,一樣分成上下舞台,退場就坐著,上場就進下舞台,是一種
4.最後就是拿劇本、穿戲服,舞台擺設成演出的樣子,有走位,有實際上的進場退場
演員的肢體互動也很多,是一種
這幾年在台北看到的讀劇,大部份就是"讀劇本",通常是1.或2.
3.的話,看過一個叫"Redroom"的外國人團隊用英文讀〈馬克白〉(在台北,好像是同好會
)
4.的這種,演摩莎的《櫻桃園》是我第一次看到
覺得蠻有意思的
一來不用準備到完全放掉劇本的程度,可以降低排練時數
提高一些角色數量多的劇本面世的機會
二來也可以將背台詞省下來的心力更集中在拉走位、丟接球、角色營造上
這在做戲成本越來越高的台北劇場界
也許不失為一種挑選劇本與呈現製作給觀眾的突破點
作者: vitabella (la vita e bella)   2016-06-25 15:20:00
作者: wesley10000 (wesley)   2016-06-25 23:50:00
謝謝你來看戲,契訶夫真的是不容易的作品,很高興你會喜歡
作者: angelgrass (夏天。)   2016-07-15 21:33:00
看完來推、喜歡這篇評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