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實驗劇坊 貓脖子上的血

作者: ChappelleTai (夏培爾)   2015-03-31 14:44:50
原文網誌->http://chappelletai.pixnet.net/blog/post/273708958
「文字,人類傳遞訊息最精緻的象徵符號之一。
沒有了真實情感的支撐,會造成什麼樣的局面?」
有幸擔任了20%實驗劇坊的前台志工,也因此賺到了免費觀賞兩場演出的機會,在這邊要先感謝製作人林俞希小姐給了我這個機會並且讓我連續兩場跑進場地看戲。
必須先提到這次演出的場地──位於台中火車站後站的20號倉庫藝術特區21A實驗劇場,用平台堆砌的座位讓人在觀賞時不時感覺腳痠,而且高低不均的舞台會導致若前方坐了比較高的觀眾就會被擋住,完全平行舞台的座位也會讓坐在邊緣的觀眾沒有辦法仔細看到整個舞台的情況,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戲劇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講外星人菲比來到地球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人,他們分別擁有不同的身分,他們或者獨白,或者跟外星人對話;下半場則是演員倆倆出場,又分別飾演不同的腳色,比如兩名酒醉的男客人,一夜情的男女,或是小三與元配的對話,而外星人就從這些對話中學習了許多的話語,最後外星人參加一場派對,在派對中運用了他所學到的話語來與人對話,但是只了解句子而不瞭解其意義的菲比與其他參與派對的嘉賓發生摩擦與不開心,接著外星人菲比咬了每個嘉賓,每個被咬到的人都開始慢慢失去語言能力並且癱倒在舞台各個角落,而在所有的人都看似死去
時,菲比出現在台上並且流利的說了一長串台詞。大致是說我們一般人所謂的理解並非正確。理智的判斷,而是一種帶有偏見或是固定觀念的領會。在台詞結束後,一旁的投影幕又再度出現剛才台詞的段落,然後演出結束。
戲裡面外星人菲比遇見的腳色分別是女孩、屠夫、警察、情婦、模特兒、軍人、教師、情人、寡婦,九個不同身分地位不同生活圈的人物,而其中的每個人雖然扮演著相同的身分,但是他們的本質卻並非同一人。也就是說你在上一場看見的女孩,到了這一場後又是另外一個女孩,他們有著類似的特徵、個性、特質,卻不是同一人。我想,這些段落代表的正是我們對這些身分抱有的想法、理解,或者說是一種偏見。
在上半場,菲比在遇見人時並不說話也不做任何回應,只是觀察著,觀察不同的人物如何生活,有怎樣的思考以及他們想說的話:戲謔、哀怨、思念、反省、忠告,每一段都不相同,也代表人生的各種樣貌。
下半場則從腳色獨白變為腳色對話,演員的腳色又更快速的變換,原本節目單寫的每位演員擔任的腳色也更不相同,而外星人則在每一墓結束後重複剛才演員說過的幾句台詞,選擇的台詞有長有短,深情、怒罵、調戲、哀求,各種情緒的台詞都有,但每當這些台吳經由菲比複述時,即使語氣相近音調相同,但卻失去了這些語句原本的意義。
整齣戲因為要表現出世界上各層級人們的不同情況,所以每一段劇情的長度都只有三到五分鐘,快速轉換的結果容易讓觀眾覺得資料量太大難以吸收,如果是新看戲的觀眾可能沒辦法了解腳色之間的關係還有劇情,在收回饋單的時候也看到一些比較嚴厲的批評,我在想這就是小劇場戲的特色,可以嘗試一般不常出現的表演形式,接受度也是一翻兩瞪眼,喜歡的人就會喜歡,看不懂的人就容易一頭霧水迷失在劇情中。
題外話,其實我也是看第二場才看得更清楚,第一次看的時候,因為位置還有沒有使用麥克風的關係,有些台詞會聽不清楚,第二次看的時候才比較能夠聽懂演員的台詞,還有因為沒有麥克風的關係,一旦演員轉過身說話,坐在邊緣就聽不見台詞了哈哈。
從節目冊中了解原來20%的團員都是在大開劇團認識的,在都有訓練的前提,每個演員都表現得相當好,我特別喜歡飾演寡婦的劉黛蓉,雖然身材比較矮小可是充滿爆發力的演技讓人印象深刻,而整齣戲經常出現刺激的場面也讓第一次觀賞這樣風格戲劇的我心跳加速,對於演員勇敢嘗試的心態覺得很佩服。
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樣充滿實驗性與哲學性的演出還有創作,跟團員聊天的內容中,也感受到團員之間的好感情還有對戲劇的熱情,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觀賞甚至是能跟20%實驗劇坊合作。
作者: ChappelleTai (夏培爾)   2015-03-31 16:04:00
第一次發心得文請多多指教
作者: ortuortu   2015-04-04 15:52:00
推一個XD
作者: bigfeeru (大丁)   2015-04-05 19:36:00
路過推一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