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陸缺故事 台編劇西進成風潮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1-19 14:12:39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7000994-260301
記者賴廷恆/專訪
「《三個諸葛亮》劇本連一個字都還沒落筆,大陸版權就已經賣出去了!」成立剛滿周年
的「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日前用此來形容「大陸缺故事缺得兇」;不僅《三個諸
葛亮》明年將出現「大陸版」,目前黃致凱幾乎每個月也都會接到來自大陸影劇界隔海「
邀劇本」的電話。
黃致凱感慨地說,近10多年來,台灣編劇人才紛紛西進大陸,一開始「賺人民幣」無疑為
最大誘因。但近幾年對台灣編劇來說,大陸影劇界需求呈現「井噴」;對埋首數月、甚至
創作整年的編劇而言,心血結晶能交由大陸或兩岸更佳的團隊製作,乃至演員卡司、行銷
宣傳等,均提供創作者更多、更大的揮灑舞台,也讓「西進」成為台灣編劇趨之若鶩的「
新大陸」。
講故事功力 陸方買單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身分,我會選擇編劇。」黃致凱的名片上除「藝術總監」外,並堅持
放上「編、導」二字,甚至意猶未盡地添加「工頭」的職稱。他笑稱,「故事工廠」的「
作品即商品」,一切只為「製造感動、製造驚喜、製造有生命的故事」。
黃致凱不諱言,身為已故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的弟子,師承李國修「講故事」的功
力長達11年;讓他與北京哲騰文化洽談時,一提到《三個諸葛亮》的「故事」為屏風《三
人行不行》的「變種」,「對方就買單了!」除屆時北京、上海等地推出,大陸演員卡司
、台灣編導黃致凱的「大陸版」外,河南也在洽談台灣「原版」登陸中。
語氣、用詞 入境隨俗
心懷「大陸、台灣通吃」的企圖心,創作《三個諸葛亮》的過程中,黃致凱「有意識地」
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為題材,以3個「說書人」舞台上狹路相逢,施展法庭審判、新
聞播報、光影秀、默劇及雙簧等,讓兩岸家喻戶曉的嫦娥后羿、牛郎織女、梁山伯祝英台
、白娘子許仙,一一先後被解構、新詮。
《三個諸葛亮》為「故事工廠」第二部作品,去年10至12月完成首輪全台巡演後,4月30
日至5月24日將於台北水源劇場,與創團作《白日夢騎士》共同連演4周。未來推出「接地
氣」的大陸版《三個諸葛亮》時,大體上結構不變,除語氣、用詞等入境隨俗外,劇中安
排的「本土劇」橋段,也改由大陸「宮廷劇」如《武媚娘》來上場搞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