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韓國梯子肢體實驗室:女僕

作者: Atica (吉米布蘭卡)   2014-11-14 23:26:58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14.html
時間:2014.11.14 7:30PM
名稱:韓國梯子肢體實驗室Sadari Movement Laboratory 女僕The Maids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原本抱持著沒看過韓國團體的心情去看《女僕》,沒想到超喜歡這場演出的啊!
過去台南人劇團曾經搬演過《女僕》,劇名改為《穿你穿過的衣服》;而近期國際間最受
注目的一場《女僕》,莫過於Sydney Theatre Company的 Cate Blanchett 與 Isabelle
Huppert 版。當時的消息一出,不少人笑說「到底是哪個女主人這麼大膽,敢使喚這兩位
神級般的女僕。」不過,我在今天這場演出之前,對於《女僕》的認識僅止於「兩個像瘋
子般的女人,趁著主人不在家,玩起扮演的家家酒遊戲。」雖然事先上網查過故事大綱,
但沒有讀過紙本劇本,也沒看過其他詮釋。
舞台上立著個衣櫃,上半部的窗格紋路複雜,下半部則有數組成對的抽屜。衣櫃的左右兩
邊各擺放著一只站立型的長型螢幕,打從觀眾入場時,兩個螢幕上所撥放的落葉影片就是
呈鏡向相對,而這樣的鏡像概念一路貫穿到整場演出結束 (特別是在兩名女僕身上)。角
色間的關係隨著演出時間進行,透過外在服裝的表現,可分成三個不同階段:前半段穿著
俗艷大紅色禮服的女主人,與兩名窮酸狀似沾滿灰塵的女僕,是為不同階級的兩個群體;
接著,兩名女僕在扮裝遊戲裡,一強一弱,是為分開的獨立個體;當女主人從外頭回來,
褪下服裝,顯露出的垂墜肉胎與女僕們並無不同。此時的三個人彷彿成了一個人,所有的
對話與思緒似乎都是這「一個人」自己與自己的腦內戰爭。在觀眾眼中看來,場上的爭辯
與討論,終究只能鎖在櫃子裡,無法說與人聽。
因此,這衣櫃已經不只是個實體的場所,如床鋪、桌子或大門,而是容納「女性」,甚至
放大到「人性」這單一角色的虛擬空間。裡頭所有扭曲的負面個性:虛榮、懶惰、嫉妒、
刻薄,到最後衍生殺機與恨意,在在都是人永不消失的陰暗面。即便中間試圖想掩蓋些什
麼 (女僕將女主人硬壓進衣櫃裡),他也只是換個方式,從不同的缺口冒出。
之前提到兩名女僕的鏡像關係,不論是動作還表情,抑或是來往飛快、偶有重複卻富有節
奏感的對話,讓原本分開的兩個人,互相融成了對方的鏡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演員
的肢體非常好看,彼此間的搭配也相當有默契。最有趣的,莫過於是我聽不懂韓文,但演
員在講台詞上下了功夫,讓整齣戲自然而然有了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高潮起伏。
演出的結尾和原著有些許的不同。導演透過兩名女僕,傳達想將故事,或者可以解釋成真
實與真相,說給別人聽的意願,還在充滿框架的衣櫃上打上兩隻眨呀眨的眼睛。原來不是
只有美麗純潔的心靈需要被看見,醜惡貪婪的一面也渴望被認真看待與接受。
演出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MpEz3AQJ8
作者: fairysan   2014-11-24 07:29:00
這真的是很棒很迷人的一部戲,高雄場演出有演後座談,演員們的回答都相當有誠意和熱情
作者: Atica (吉米布蘭卡)   2014-11-24 22:29:00
方便分享演後座談的內容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