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乾式防寒衣不再遙不可及

作者: jacokon (jacokon)   2019-11-15 00:27:00
東北角從八月底開始水溫常低於25度後,潛起來就不是那麼舒服了
PADI教材有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潛水中會感到冷 那麼潛水就不有趣了』
對於這段話深有同感
這之後嘗試加了背心頭套、電能發熱衣,最終撐到11月份
水溫低於20度實在太冷,還是走向乾式防寒衣的路線
在我印象中,乾式防寒衣是高不可攀的,價位6萬-13萬之間
直到實際做了功課才知道早已不是如此高貴:
https://i.imgur.com/7NXNz1E.jpg
可以說兩萬台幣左右就有不少選擇
在確定價位是可接受的之後,如何在琳琅滿目的乾衣中選擇
適合自己的就是個難題,因為中文資料真的非常少,身邊有乾衣
的人也是屈指可數,只好到國外的論壇爬資料
另外之前曾看過水下三十米有一集介紹乾衣的,沒看過的板友可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38624137009933
對乾衣有興趣的人可先考量這幾點:
1.秋冬是否會繼續潛水
對我來說答案是肯定的,東北角偶有浪平的日子,只要能克服溫度障礙
魚群又多又大隻,也不用再人擠人排隊下海
2.是否很怕冷
不太怕冷的人,以6mm以上的溼式或半乾式防寒衣繼續潛水也是不少
(但其實半乾式的價位已接近便宜的乾式防寒衣
怕冷的人穿上乾衣會看到新世界
3.以後是否有可能去低溫水域國家潛水
我今年為了看Mola和manta ray去了一趟印尼藍夢島,水溫18度穿5mm溼衣
直發抖,每支下水都是煎熬
雖說一件乾衣可以解決上面三個難題,但繼續往下看就會知道乾衣
也會帶來新的難題
一件理想的乾衣最好是便宜、保暖、穿脫方便、堅韌耐磨、重量輕、浮力小..
但實際上這些優點很難同時兼顧,因此乾衣的選擇上有幾個大項:
1.材質:
Neoprene(氯丁橡膠)
這材質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也就是溼衣的材料
在溼衣上的Neoprene含有許多空隙,由於溼衣內外壓是平衡的不會有問題
但在乾衣上會由於內外壓差而導致很大的壓縮,直接影響了浮力和保暖性
為了解決這問題,許多新式的乾衣都採用了
Compressed neoprene (預壓縮氯丁橡膠): 以高壓縮的方式將原本例如8mm的
氯丁橡膠壓縮為4mm厚度,這能增加防水性、堅韌性、與舒適性,且由於空隙
都被壓縮了,上述問題就變得不明顯
另一種則為Crushed neoprene (重構式氯丁橡膠): 經過特殊程序將氯丁橡膠
的結構改變成另一種材質,更薄、更堅韌、以及更小的浮力,這種材質的價位
是氯丁橡膠中最高的,兼具了氯丁橡膠與薄膜式的優點
各家廠商有自己的製程技術與材質命名,但大致不脫以上兩種,
價位上便宜的乾衣多為neoprene,但在高端的乾衣上也能看到
總結Neoprene材質的優點有:
堅固耐磨、阻隔低水溫不需再穿底衣、更合身較流線型與很大的延展性
缺點則為:
重量很重、在夏天穿會很想死、較難穿脫、需要更多配重(+4~8KG)
Membrane(薄膜式)
最常聽到的薄膜式材質為Trilaminate(三層板):由三層材質組合而成,以達到
防水。這只是一個通稱,許多廠商有自己的專利,使用更多層的材質來組合。
薄膜式的潛水衣本身並不具保暖功能,主要是提供防水性,保暖則由底衣來
達成,好處是在不同水溫潛水時,只需要改變底衣的厚度,壞處為底衣是
一個額外開銷
其優點為:
重量輕、好清洗且易乾、穿脫容易、可適應不同溫度水域
缺點為:
較不耐磨,拉伸性差
杜邦有一種合成纖維叫做Kevlar,強度為鋼鐵五倍,密度則為鋼鐵的五分之一
常被用於防彈背心、防割手套上,現也被拿來製成乾式潛水衣,它解決了薄膜
式較不耐磨的缺點,但價錢上則不便宜
2.前開式或後開式:
前開式:
防水拉鍊開口在前面因此可自己穿脫,大致上是易穿難脫,如果有考量一定要
自己來的人只能選前開式
後開式:
防水拉鍊開口在後面,大致上易脫難穿,沒別人幫助下幾乎不可能開關拉鍊,
外觀上可能較好看些,便宜款式的乾式防寒衣幾乎都是做後開式
3.腳部防水選擇:
Socks(襪式):
襪式的材質通常和你選擇的乾衣材質相同,不太有合不合腳的問題,就像市售
襪子通常只有一個Size,而乾衣依身材至少分三個Size,所以不用擔心襪式的
合腳問題
襪式外面還需要穿套鞋,我自己是沿用原有的套鞋就行了,雖然塞下去有點緊
優點是沒有合腳問題、沒有空氣跑到腳的問題、外面的套鞋壞了換掉就好
缺點暫時想不到,至少我很滿意襪式
Boots(靴式):
靴式則最好先試穿過,否則萬一不合腳會很麻煩
萬一磨損破洞了需要整件乾衣一起送修,友人的乾衣是靴式的他極度不推
他的情況是靴子尺寸很合,但當腳比身體高時空氣會跑到靴子裡,造成踢水
的空踢感
4.防水封口:
一件乾衣通常有脖子和手腕兩處防水封口,極低溫的水域還需要考量一起的
乾式頭套和手套,乾式頭套標榜潛完連頭髮都是乾的,但我買來測試後覺得
舒適性實在太差無法推薦。
脖子封口的舒適性則十分重要,購買前務必考量清楚,主要材質有以下三種:
Neoprene(氯丁橡膠):
優點是堅固耐強拉,缺點是較另兩種材質來說延展性差,亦即難穿脫
我選擇的乾衣脖子封口就是此種材質,十分後悔,脫不下來時都覺得快死在
這件乾衣裡了
Latex(乳膠):
優點是便宜、延展性好、封口性強
缺點是時間久了容易鬆、容易拉破、覺得太緊
Silicone(矽膠):
最舒適、容易更換、最佳封口
缺點是矽膠很難和其他材質黏合,因此需要環狀系統,但也因為環狀系統
的關係,就算破了在更換上也十分容易
從以下影片可了解到更換有多方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b3-9ungK8
封口可能的話請選矽膠>乳膠>氯丁橡膠,但有環狀系統的乾衣通常較貴
==== 以上是簡略介紹分隔線 ====
水下三十米中介紹的乾衣都是薄膜式的,如果你嚮往裡面提到的優點
像是寬鬆好穿脫、夏天冬天都穿同一件、輕便好攜帶、易乾
請一定要選薄模式,我自己選了neoprene已後悔,且薄膜式並沒有貴
很多
節目中那兩件都很輕,有一件不到1KG (當然四元素價位也是非凡的..
我這件則為2.9KG,且封口和衣服同材質,這並非絕對,
有些neoprene材質的乾衣就並非搭配neoprene封口
Neoprene封口買來後無法直接穿上,友人直接穿上的後果是臉紅脖子粗
他用自己的脖子潛了N次來完成擴孔
參考國外論壇正確做法是先找圓柱狀的東西來做擴孔:
https://i.imgur.com/5kuT7Bk.jpg
https://i.imgur.com/7RHBfxe.jpg
擴了一個禮拜後才能讓我的大頭穿過那個小洞,但脫下時還是很想死
相較之下乳膠和矽膠封口可直接修剪封口大小來適合自己頭圍,且材質
上本身也有較大延展性可穿過頭部。
這件neoprene也並非沒有優點,相較於寬鬆的薄膜式,我第一次下水時
並未出現很多人提到的空氣在乾衣裡跑來跑去的問題,整個潛水控制上
和溼衣相去不遠,排氣閥是自動調節式的,我只要設定好就會自動維持
乾衣內的空氣量,潛深當身體感受到擠壓時再點充,整趟潛水過程中
BCD是備而不用,即可達到中性浮力。
水溫19度下潛水感覺非常舒適,潛完裡面稍微流汗。
如果這件乾衣的脖子封口是其他材質,基本上我可以給到85分了。
在此次乾衣購買前我並未進行過試穿,查好尺寸表直接網購,寄送時間
約為兩週,由於乾衣多於歐美等高緯度國家銷售,走海運到台灣兩週屬於
合理時間,雖說網站都支持退換貨,但這個時間和運費...
請一定事先作好功課,一次買對,多看乾衣網站評比也有幫助例如:
https://www.scubadiving.com/scubalab-best-scuba-drysuits-reviewed
測試團隊針對穿脫容易/舒適性/封口舒適性與防水能力/浮力/充排氣閥..
等做了一系列測試,並選出2019年的testers choice
先寫到這 想到再補充...
作者: ccm110   2019-11-15 01:06:00
感謝分享
作者: susanzernike (zernike)   2019-11-15 04:13:00
材質還有一種是尼龍編織,雖然便宜但是更薄更容易破損。靴子通常是橡膠底,不適合台灣海邊藻類多的環境,襪子配菜瓜布底的套鞋比較適合台灣。口的確如同作者所言,neoprene很難穿脫,且較易滲水。
作者: nv5236 (棠棠)   2019-11-15 07:06:00
推詳細
作者: bobbob18 (Eason淋為你融化了XD淋)   2019-11-15 07:28:00
乾衣比較不建議自己買來就穿,建議學一下怎麼使用,畢竟他跟BCD一樣,瘋狂充氣的時候要懂得怎麼處置,腳部集中太多空氣也要能夠排除
作者: kotoyan (kotoyan)   2019-11-15 08:48:00
感謝分享,非常實用!擴孔那段笑了XD 記得穿乾衣下水之前要先上課?
作者: uska (Aroma)   2019-11-15 15:36:00
一樣峇里島看mola, 美國人19度穿海灘褲還跟我說不會冷
作者: magicfx (去南半球度假)   2019-11-15 16:37:00
19度穿海灘褲真的母湯 冷吱吱!
作者: tomwdc (等待)   2019-11-15 16:43:00
幫推
作者: qaz90427 (回收業者永遠不敗)   2019-11-15 18:19:00
習慣寒冷 5度也水母衣下去
作者: ekimlcl (ekimlcl)   2019-11-16 00:13:00
冰島兩度,西班牙17度,濟州島11(?)度我都穿wetsuit,然後我就去拿乾衣照了
作者: paipipi0123 (Mr.White)   2019-11-16 00:52:00
感謝分享]
作者: x284yk6cjo5 (腦叮噹)   2019-11-17 08:56:00
感謝分享
作者: blueandblack (十字韌帶一路好走)   2019-11-17 09:30:00
謝謝分享!!
作者: hung0724 (三頭)   2019-11-17 12:21:00
有人知道節目中是哪兩件嗎
作者: solidmiss (索德米斯)   2019-11-20 13:53:00
推 非常受用
作者: cuiudshaos (cuiudshaos)   2019-11-23 06:53:00
我24穿5mm就快中邪了你18xddd
作者: linchear   2019-11-25 18:07:00
之前澳洲冬天上班都是兩件3mm下水,18度,潛水熱情消磨殆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