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人工電子耳心得-開頻

作者: newasus (我是蘿莉控我自豪)   2016-05-31 18:02:12
和上次一樣,這篇文章是分好幾天在WORD上寫的(逐時記錄),而且又多有增修,所以不太好閱讀,請見諒。手機的用戶切到電腦版可能比較好閱讀
先大致介紹一下,這個系列是因為我覺得網路上關於電子耳的心得不足,所以我決定在實際開刀裝人工電子耳之後要來寫一系列詳細記錄(發文)當下狀況的心得供後人參考。之前有發一篇手術心得,可以a我的ID或者搜尋”人工電子耳心得”這系列文章(雖說目前只有兩篇)。有問題也可以下面問或寄站內信給我
這篇文章只是我的心得,不是準則。實際還是以聽力師和醫師為主
說明一下我的狀況:我是個準大學生,去年11月發生突發性耳聾,後決定裝電子耳。我在高雄長庚動手術,植入Cochlear N6人工電子耳,本文都是以這個電子耳為例。
其實開頻的日期比我預料的早了很多。我原本預計至少要兩周,但實際上不到一個星期(週二手術,下個週一在醫院回診的時候就順便開頻了)。傷口當然還沒好(但其實己經好了大部份,剩下一條幾公分長的疤就用貼布貼起來)這多虧了進步的手術技術讓手術傷口不會像以前一樣那麼大
然後在配戴的時候發生了一點插曲:磁鐵磁力不夠強。即使換成磁力最強的線圈還是只能勉強吸住,後來靠著修剪頭髮勉強解決了。據聽力師說頭髮會愈壓愈往下長(?)且頭皮會變薄,所以以後應該會好一點。(這也是太早開頻的缺點之一吧)
然後電子耳都很快就沒電了(不到一天)這也是因為頭皮太厚的原因,以後電池可用時間會延長
以下以我貧乏的詞彙盡可能的描述開頻當下的心得:很刺,很平面,完全聽不懂,而且會很暈(前兩個形容詞應該沒人懂吧…不知道要怎麼形容,反正很暈,而且沒有大小聲的分別)。然後聲音像是從頭腦裡發出來的,不像是用耳朵感覺到的,和戴助聽器比較起來有很大的差別。(補述:很刺和頭暈的感覺過幾天就消失了,平面感要慢慢習慣後就會慢慢消失)
提醒大家一件事,請一定要翻說明書,而且可以的話盡量記住。雖然我知道沒幾個人想翻(光看到那厚厚一本就累了…)。最需要記住的是專有名詞(例:聲音處理器、線圈、插入式附件…)這些專有名詞是讀懂說明書的關鍵。接著是操作方法和步驟、遙控器的設定方法等。最後如果還有餘力,可以記住那些燈號代表的意義(以我的電子耳為例,別的可能沒有指示燈等)
以我的經驗來講(各人可能不同),我覺得剛戴上電子耳,最大的不適是頭暈,不過這個過一兩天就好了不需要太在意。另外,我覺得最需要練習的是辨認講話聲和聲音響度(大小聲)。
剛戴上時,講話可以說是完全聽不懂。我最一開始是先練習分辦講話聲和其它聲音(有難度,尤其是在不知道有人講話的情況下),接著練習”講了幾個字”,再來就是多聽別人講話熟悉聲音。至於分辦大小聲,我覺得應該等習慣電子耳的聲音之後自然就分得出來了,所以就沒有特別去練習(也不知道要怎麼練習)。舉個例子,現在(剛開頻完過兩三天)打鍵盤每次按下按鍵發出的聲音聽起來都和敲門一樣的聲音大小。(雖說我是用有鐵板的機械式鍵盤,打字聲音本來就比較大)
然後聽力師會(搭配搖控器)開幾個頻道,讓你逐一切換以逐漸熟悉電子耳的聲音,從一開始只聽得到一點聲音,到後來聽得到愈來愈多聲音
練習聽講話聲,一般要以真人講話為主。但是真人終歸沒辦法一直練習,這時可以以電腦語音為輔。像是Google翻譯就有朗讀功能。或者是用像Balabolka之類的朗讀軟體(這個軟體可以調速度和音調,可以練習不同音色的人聲。雖說速度調太慢的話聽起來會很怪)
Balabolka軟體(免安裝):http://goo.gl/MCae3b
然後一開始練習要以”單詞”為主,且要多次重覆。我找了一份”常用詞彙表”放進朗讀程式裡一直聽。另外就是聽像”琵琶行””長恨歌””孔雀東南飛”等詩詞作品(雖說聽這些練習的效用比常用詞彙表要來得低,但是比較不會累)
程式的聲音聽多了會很想睡且練習效果會降低,所以還是要以真人為主。真人講單詞,而且要多天多次重覆同一單詞以記住聲音
除了詩詞以外,我還有找了很多東西來聽(下面有例子)。但是,這些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單詞”。這些都是許多短短幾個字的單詞組合起來的列表。這樣比較能夠聽到每一個字(其實我還有找三都賦來聽啦但是實在太長了還沒聽完就不想聽了)
出院之後基本上就能回到正常生活了(上學之類的)。但是在練習電子耳聲的時候聽力師會要求你另一隻耳朵不能戴助聽器(不是完全不能戴啦,有必要聽清楚別人講話時還是可以戴,但是就是平常僅量不要戴,要強迫用電子耳那一邊去聽) 所以開刀僅量安排在之後一段時候很閒的時候。以我為例,我就是安排在高三快畢業的時候,之後有整整三個月的暑假可以練習。(我沒有要考指考之類的)。但是這段時間也要有人陪你練習講話。
然後就是如果要練習聲音大小,可以用分貝計(手機app就行了)去測量周圍環境的聲音。不過我是沒有特別去練習
這次文章似乎寫得比上次更凌亂、更不好閱讀和理解,不過就將就一下啦。有問題可以問我。
下次發文應該是等到我練習完、能夠聽懂講話聲時了。可能要過幾個月練習
附上幾張照片
手術完約一周(己出院)。那個黃色的是美容膠布,之後醫生會撕掉。褐色是因為擦了碘酒
http://i.imgur.com/tOjRBQ9.jpg
把美容膠布撕掉之後的樣子。擦了藥膏所以有點濕濕的感覺
http://i.imgur.com/P6PVXxj.jpg
朗讀程式朗誦例子
常用詞彙表就是這玩意
http://i.imgur.com/ufCSPJw.png
詩詞(三吏三別、琵琶行、長恨歌)
http://i.imgur.com/fpLX7W4.png
百岳、美國州、日本都道府縣
http://i.imgur.com/KRKC9WO.png
台灣鄉鎮市區列表、全球國家及特別地區列表
http://i.imgur.com/IXKLpZH.png
作者: eyenet11 (吉他)   2016-05-31 21:50:00
同一個單字,助聽器跟電子耳聽起來有差嗎?
作者: earsky (無聊的日子)   2016-05-31 22:09:00
感謝您的分享,我已開頻快一個月了,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
作者: newasus (我是蘿莉控我自豪)   2016-06-01 14:51:00
絕對有差,尤其是一開始你連那是「在聽」都不覺得。(因為不是真正的「聽到」)不過久了就會比較好一點
作者: wsting (wsting)   2016-06-01 20:55:00
罕見且不錯的心得分享文,大推!另提醒原PO,記得練習以電子耳聽電話(手機及市話都要),要慢慢熟練各種情境的聽力,故不必操之過急,加油!
作者: newasus (我是蘿莉控我自豪)   2016-06-02 06:57:00
感謝建議
作者: soywu (有下雨,變涼了^^")   2016-06-02 21:08:00
感謝分享^^
作者: Dracunculus (醉肯庫辣絲)   2016-06-03 00:41:00
感謝你的分享!
作者: budinfei (Heart)   2016-06-03 22:07:00
謝謝你的分享
作者: amyforestry (森林)   2016-06-06 21:17:00
感謝你的分享,這真的是很好的感想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