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GPUMINE創辦人朱昱翰2013開始的挖礦之路

作者: victor18606 (冬梅)   2019-01-30 06:37:12
新聞來源連結:動區blocktempo
https://pse.is/ET7RT
新聞本文:
「漫談2013年開始的挖礦之路,到建立台灣最大的以太坊礦池」——GPUMINE創辦人.朱
昱翰
朱昱翰目前為以太坊(Ethereum)礦池「GPUMINE」、「GPU Mining 顯示卡挖礦」社群的
創辦人,GPUMINE為台灣算力規模最大的以太坊礦池。於2013年接觸比特幣,為密碼貨幣
挖礦礦工兼開發者,至今持續參與區塊鏈生態發展。
在2013年的時候,看見了新聞報導比特幣,那時候比特幣漲到了1000多塊美金,在那時候
我開始透過學校的電腦教室開始挖礦,當作是個體驗。當時都是使用CPU或是GPU進行挖礦
,ASIC礦機才剛開始出來。一直到2015年,一位剛好也在挖礦的親戚送了我一台雙卡礦機
,算是邀請我真正加入密碼貨幣挖礦的行列。
但作為挖礦的礦工,其實不一定要選擇特定的密碼貨幣來挖礦,那時候比特幣價格下跌,
我也會去參與萊特幣(LTC)、達世幣(DASH)等貨幣的挖礦,當時狗狗幣(DodgeCoin)
價格太低,甚至還跟萊特幣一起混合出塊。一直到2015年10月,透過區塊鏈媒體巴比特的
文章瞭解了以太坊(Ethereum),才漸漸成為一個大部分專注在以太坊挖礦的專職礦工。
當初一顆以太幣(ETH)才30塊、40塊台幣,礦工也不多,有許多分散的小礦池。沒有人
知道以太坊(Ethereum)能夠走到今天這樣的規模,那是一個獨立挖礦(不加入礦池,俗
稱solo)的礦工還能生存的時代,一天也可以獨自挖到2-3個以太坊區塊(以太坊一個區
塊獎勵為 5 ETH)。
不過作為一個礦工,就算有囤貨的習慣,當時還是會將挖到的幣過2-3個月後賣出,因此
我也曾在台幣50塊的時候賣出過數百顆以太幣。
創立以太坊礦池,做挖礦社群
隨著挖礦經歷越久,挖礦生態也跟者改變,礦工逐漸的從獨立挖礦轉移到加入礦池,台灣
那時候並沒有自己的以太坊礦池,必須加入國外的礦池,常常一遇到問題卻求助無門,剛
好在網路上看見了一些礦池的開源代碼,才嘗試自己架設礦池,也邀請挖礦的同好一起加
入。
在2016年,我開始以顯示卡(GPU)作為主要的挖礦硬體來經營自己的礦池「GPUMINE」,
這個礦池除了以太幣(ETH),也會挖門羅幣(XMR)跟以太經典(ETC),當時台灣礦工
不多,我常常會到PTT上去尋找同好一起加入,自從開設礦池之後,許多礦工的問題可以
互相的得到解答。
在以前,如果在挖礦上遇到問題,就算寄信去給國外礦池詢問也不一定會有回覆,但有了
台灣自己的以太坊礦池,一旦遇到問題就可以馬上找出原因,挖礦所遇到的問題有時後不
是礦工本身,而是礦池,要找到問題的源頭才能快速解決,這也是在台灣成立礦池最大的
好處之一。
礦池其實是大家一起聯合挖礦,共同分潤的概念。假設一個新礦工今天挖的少、沒有收益
,往往會找不到原因,認為礦池不夠強,但由於台灣的礦池較小,沒辦法一直挖到區塊,
有些礦工便會疑惑為何國外較大的礦池挖到的以太幣餘額一直增加,自己卻還沒有收入;
不過這些礦工卻忘記了礦池小,挖到區塊時的分潤也相對高,所以一旦挖到區塊之後,得
到的收益不一定會比較少。
許多礦工會在一開始加入礦池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疑問,但因為有著自己的礦池社群,馬
上就能幫助他們解決。
在台灣有個礦池也帶來了一些好處,像是我們自己架設了台灣的節點,這避免了加入國外
礦池會造成延遲過高,就算挖到並傳送到了外國的礦池也已經超過了挖礦時間、不是正確
答案的問題。若連接到外國的礦池,延遲可能會到100-200毫秒,但台灣自架節點的話就
可以達到16毫秒,有著良好的優勢。
在2017年的區塊鏈愛好者大會,透過台北以太坊社群與宋倬榮的介紹,GPUMINE跟星火礦
池(Sparkpool)開始合作,加入了星火礦池一直到現在,GPUMINE從一開始的180G到最高
曾經達到2.3T的規模,有著12倍的成長,現在仍有著1.5~1.7T左右(至截稿前,一月以太
坊全網算力介於174T~188T之間),台灣能夠有一個自己的礦池與挖礦社群,著實幫助到
了許多想要參與密碼貨幣的礦工,在未來也希望這樣的生態能繼續成長。
工作量證明可以達到高度安全性,卻存在兩難
以礦工的角度來看,挖礦對於一個密碼貨幣來說非常重要,一個密碼貨幣絕對需要礦工,
因為相較於其他共識機制,透過工作量證明(PoW)的方式會讓一個密碼貨幣變得更加安
全,像是明年推出的許多新貨幣,很多依舊選擇了工作量證明來保護他們的區塊鏈網路。
從工作量證明挖礦的起源比特幣(BTC)來看,從2008至今,除了本身軟體出現的問題,
其網路本身並沒有遭受到任何的51%攻擊,這足以證明了成熟穩定的PoW網路維繫區塊鏈
安全性的強大。
不過同樣的,我們也必須面對工作量證明的缺點——「耗電」,甚至有人提出工作量證明
挖礦其實不需要這麼多的礦工,一個節點透過CPU挖礦即可起到網路防禦的作用,何必需
要這麼多人一同加入?
然而,這就是目前在挖礦世界的兩難,過多礦工造成了大量的運算耗能,但礦工數量的不
足卻會直接影響到區塊鏈安全性。以礦機大廠比特大陸(Bitmain)先前推出的Z9 ASIC礦
機為例,就曾讓Zencash被駭客利用交易確認次數太少,引起多次的51%攻擊回滾交易。礦
工的不足的確威脅了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因此,我不會稱像比特幣這樣的區塊鏈因為太
多算力而「過度安全」,而是「較為安全」。
在未來,以太坊的共識演算法改動可能在接下來會對密碼貨幣的生態發展造成很大的改變
,這樣的改變不是大好即是大壞,從工作量證明過渡到權益證明(PoS)一旦成功,勢必
會引起其他密碼貨幣的跟進,新的公有區塊鏈共識機制將會大大改變區塊鏈的發展。但若
失敗,整個生態也就會繼續停留在採用工作量證明的階段。
礦池生態走向獨大
而礦池的出現與大量成長,也是個公有區塊鏈網路走向不平等狀態的隱憂,現在的以太坊
礦池在歐美最大的就是Ethermine跟Nanopool,亞洲最大的就是星火礦池(Sparkpool)跟
魚池(F2pool)。
礦池獨大,也讓區塊鏈網路有著遭受51%攻擊的疑慮。
理想上,礦池當然是越多、卻分散越好,而且也必須要是「優質的礦池」;此外,也至少
要有著全網1%的算力,才會有礦池該有的收益;身為一個礦池經營者,做一個礦池並不
容易,會出現少數礦池獨大,其中技術門檻會是很大的原因。
「礦池」的經營跟單純「挖礦」行為相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雖然礦池的程式碼都
開源,所有人都可以在網路上架設礦池讓其他礦工一同聯合挖礦,但「如何優化礦工挖礦
的效率」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舉例來說,礦池之間挖礦的Uncle Rate(挖到分岔的區塊,也就是叔塊(Uncle Block)
的機率,在以太坊中礦工挖到叔塊只會有 2/8 ~ 7/8 的區塊獎勵)就會有高低之分。以
礦池比較,星火礦池可以將Uncle Rate壓到10%以內,但歐美許多礦池卻會遠高於這個數
字,Uncle Rate越高,礦工分潤的收益越低,然而許多礦工並不知道這件事,一旦加入Un
cle Rate過高的礦池,收入甚至會直接跟著打了8、9折,這些都是礦池優化挖礦效率的專
業。
很多人會將當一個「礦工」跟做一個「礦池」搞混,一群礦工可以聯合開實體的礦場、累
積算力加入礦池,這樣的抽成其實相對容易;相較於礦場直接使用客戶端,礦池卻是一個
提供所有人一起聯合挖礦的服務端,除了要有工程師背景,也要比一般人更了解區塊鏈運
作,並且從記帳到分潤,都要保障所有人的收益公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以太坊礦池發展至今,以太坊挖礦走向了四大礦池:歐美的「Ethermine」
與「Nanopool」,中國的「星火礦池(Sparkpool)」與「魚池(F2pool)」。
技術門檻是這些礦池能夠持續成長、獨大的原因。
算力:即時的投票權
雖然礦池持續的成長會讓區塊鏈網路出現潛在的安全疑慮,但對於礦工來說,手上的算力
就是最好的投票權,就像在台灣不滿意某一個執政黨的施政,可以透過選票表達個人的意
見,在區塊鏈中也是如此,今天若一個礦池做了不好的行為、被報導,礦工最大的權力就
是「瞬間」切換手上的算力離開這個礦池。
「要不要讓支持一個PoW礦池,礦工有著充分的決定權。」
過去兩年,許多人不了解挖礦卻過度投入
從2018年年初一路到年底,以太坊挖礦的收入從一天180塊台幣,跌到一天只有10塊錢的
收入,顯示卡價格大約從12,000塊台幣到現在一張卡2,000塊。有些人會血本無歸,源自
對挖礦有著錯誤的想像。
在2017年的時候,許多人認為購買密碼貨幣跟挖礦是一樣的概念,都有著高度的回報;其
實,挖礦與購買密碼貨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當時甚至有許多項目為了吸納這些不懂的入
門投資人,開啟了「雲挖礦」的服務,宣傳用戶只需要投入金錢,負責人就會幫你購買好
礦機、挖礦,再進行分潤。
雲挖礦的確有具有規模的案例像是Genesis Mining,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在這種項目
中,投資人看不到自己的礦機,也不了解複雜的挖礦背後實際上是怎麼進行分潤,是正規
經營還是金字塔騙局的資金盤,許多人根本無法分辨,例如有人付出了100台礦機的投資
,但實際上經營者只購買了80台,透過「超賣」的方式詐騙,然而剛入門、不了解挖礦的
投資人也無從分辨。
許多人認為挖礦就是一個「穩定」的被動收入,這是錯誤的觀念。同時相對於直接購買密
碼貨幣,更是一個不一樣的投資概念。
挖礦比較像是開一個工廠,隨著時間不同,幣價、電費、全網算力都是成本計算的因素,
一翻兩瞪眼,會不斷影響你的挖礦收入,挖礦作為被動收入的優勢在於:隨時可以衡量「
進退場時間」,若今天在考慮到上述變因後,只要整體收益為負,隨時可以關掉你手上的
礦機,直到評估後收益為再重新開機。
幣圈常說:「你投資要利息,實際上對方要的是你的本金。」就是反應出許多人利用挖礦
的專業知識行騙。密碼貨幣市場的好與不好都是無法預測的走勢,挖礦市場同樣必須面對
受到密碼貨幣市場波動影響的事實;實際上,挖礦並沒有所謂的「穩定獲利」。
每一項投資都必須要了解背後的原理,在過去兩年的密碼貨幣市場熱潮中,許多人來找我
,希望可以計算出挖礦的「真實收益」,在評估過台灣電力公司的電費、以太坊全網算力
、難度後計算出數字,反而許多投資人無法接受,認為報酬率過低,但這確實就是挖礦所
能做到的實際產能。
然而奇怪的事,許多人寧願去相信能算出高收益(我也不知道這些專家如何算出高收益)
的「專家」、並投資,而不是去相信經過真實計算的挖礦收益。
礦工:非常務實的角色,需求隨著幣價走
礦工在區塊鏈生態中是非常實際的角色,收入為正就繼續挖礦,沒有收益就拔掉插頭,十
分簡單。
所以在挖礦市場中,沒有收入就出售礦機是常有的事,在2013年比特幣暴跌後,許多人也
開始在二手拍賣出售自己的ASIC礦機。來到2018年歷經的熊市,許多人開始大肆報導礦機
甩賣的新聞,之前早就已經發生過了,現在不過是再度經歷一次而已。
挖礦的礦工乃至於整個挖礦產業鏈,其實就是「需求隨著幣價走」,然而從ASIC礦機到顯
示卡的製造商無法預測下一個季度由幣價帶動的挖礦需求,按這個原則,從比特大陸的擴
張失利到魚池公布的礦工出走潮,一般人看見挖礦世界發生的一切神奇事件,都會變得十
分合理。
看更多:《動區動趨BlockTempo》——『2019,台灣區塊鏈產業指南』獨家內容
評論:每個礦工心中都有gpumine~
作者: JoyRex (JoyRex)   2019-01-30 09:34:00
台灣首富第一筆金是盜砍山林.這位是學校電腦教室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才是大戶
作者: darkdixen (darkdixen)   2019-01-30 11:45:00
我覺得不行
作者: JoyRex (JoyRex)   2019-01-30 12:02:00
先從免錢電和無本設備開始.教室.機房.頂樓加蓋.夜市.公設
作者: GDs ((# ̄皿 ̄)凸)   2019-01-30 14:37:00
不挑合夥人 找了幾個合大生為了利益嘴臉超難看
作者: IHD (終於要等到時空變異了嗎?)   2019-01-30 17:10:00
交大很棒的啊 無名不就是靠交大學網? XD
作者: omegaisgod (nihowfriend)   2019-01-31 02:06:00
星火的節點還是自己的節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