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區塊鏈技術發展火熱,IEEE 醞釀製定產業

作者: DarkerDuck (達克鴨)   2016-08-25 11:07:04
新聞來源連結:
http://technews.tw/2016/08/24/ieee-block-chain-standard/
區塊鏈技術發展火熱,IEEE 醞釀製定產業標準
據 IEEE 旗下 The Institute 消息,區塊鏈技術因其做為比特幣電子貨幣交易、安全認
證、公開透明的去中心化操作流程的核心而聞名。使用區塊鏈技術系統的每一個人都能清
楚看到交易的明細,而且外界很難對帳戶進行攻擊破壞。這高度的安全性正是讓其在數位
支付領域具有強大應用潛力的原因。未來不久,該技術或也將廣泛應用於保障醫療紀錄以
及投票選舉等領域。
但是,致力於區塊鏈技術研究的卻是相對較小的一部分人群。於是,IEEE 於上月組建了
一個特殊的區塊鏈團體,給那些有志於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發的人士提供繼續教育課程,並
且促進該技術的標準制定。
「區塊鏈的潛力幾乎是無限的,它不可否認地將形成一股顛覆性力量,」IEEE 標準協會
全球商業戰略和情報部門高級主管 Alpesh Shah 表示,「對於許多行業來說,接受區塊
鏈帶來的變革可謂到了時機成熟的階段。」
在過去的 7 年,該技術已經在比特幣世界中被應用於追蹤數位支付,因為其難以篡改的
特性,它可以安全地將數位資訊儲存在網路上。
區塊鏈系統分為一個個區塊,一個區塊就是一個記錄交易的資料庫,另一塊就是「礦工」
的網路──數據庫的用戶,不斷為系統添加區塊。由於區塊鏈的設計是後一個交易產生後
前一個交易將被封鎖,這樣外界幾乎不可能回到先前的交易並進行更改,這就是其不可篡
改性,可有效避免交易糾紛的發生。
專門幫助開發者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應用的服務提供商公證通(Factom)董事 Peter
Kirby 在其一篇 IEEE Spectrum 文章中對該技術的安全性做了解釋。「這就像你在構築
一堵巨大的牆」,他說,每一次有人創建了新任務時,「你就相當於在上面砌了成千上萬
的磚,也就是說,誰要是想在牆腳改動其中一塊磚,那就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由於其架構的特殊性,區塊鏈比銀行的安防和信任保險多了。相比較之下,區塊鏈依靠一
個完全陌生的通用網路來構建分布式公共帳本,並能利用戶公鑰 / 私鑰加密來進一步保
證每個交易和驗證的安全。每一個加密的分布式帳本都會和系統中的其他帳本連接。
因此,一個駭客想要攻破一個帳戶的話,那就不得不同時將與之相連的所有帳戶都搞定。
按目前的技術水準來講,那必定是得不償失的。
然而,區塊鏈技術並沒有被廣泛應用於其他產業,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很難使用。也因為如
此,市場上,出現了第三方服務來幫助人們使比特幣交易,而不必真正使用區塊鏈。
BitcoinNYC Meetup 創始人 Jonathan Mohan 以及另一個加入 IEEE 區塊鏈特別共同體的
成員預言稱,銀行、衛生保健服務提供者以及其他行業的企業將會讓區塊鏈系統變得對任
何人來說都足夠容易去使用。
區塊鏈的應用潛力早已不限於比特幣
Mohan 表示,醫療衛生是與該技術天生適用的產業,因為醫療紀錄必須是安全的和可連線
的。
在一個區塊鏈醫療紀錄系統中,人們將無法改變以前的條目。比如,他們無法篡改一個幾
年前記錄下的診斷結果,而這些紀錄對醫療衛生人員和病人來說都是可以輕鬆讀取的。此
外,由於區塊鍊是一個匿名的公共數據庫,醫療人員可以利用其中的數據進行科學研究,
而不必擔心隱私問題。
區塊鏈的匿名特性對電子投票事務來說也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應用。因為該系統可以立即統
計選票,可以實時看到每位候選人得到多少選票。丹麥自由聯盟是第一個使用區塊鏈技術
進行電子投票的組織,烏克蘭計劃今年嘗試。
但在這一切實現之前,我們還要解決很多問題來為其發展掃清障礙。
專業人士的教育培訓
Shah 表示,培訓區塊鏈程式設計師的需求也顯得相當迫切。目前行業有大約 500 名開發
人員,但 Shah 預計很快對專業人士的需求將會上升至 10 萬名左右。這些新人們需要培
訓和證書。
標準的建立及遵循
隨著該技術利益空間的不斷壯大,行業內將不乏一些渾水摸魚的企業,比如一家明明算不
上區塊鏈技術公司的企業,卻明目張膽地以區塊鍊為旗號斂財。這時我們就需要一個標準
,IEEE 區塊鏈特別共同體的目標是在當不同公司都在以同樣的目的開發區塊鏈系統時,
確保它們彼此之間能夠相容。
IEEE 高級會員、區塊鏈共同體主席 Greg Adamson 表示,在區塊鏈的好處被行業捕捉之
前,我們需要先建立起統一的標準。「很多情況下,標準的統一能夠給企業避免不少麻煩
和安全隱憂。」
評論:
IEEE標準的影響以後可能不光是通訊領域而已,而是金融、法律甚至政治領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