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分子

作者: Apr0 (#)   2025-11-14 14:50:29
很佩服老闆,
明明是個將屆退休的年齡,卻很跟著上科技的進步;
從excel公式瞭若指掌,到AI科技運用自如,
時不時跟我們分享公司購買了哪些AI服務,推薦我們都去試試,
在管理層面也是負責推動AI與系統合作的推手之一,
忍不住懷疑到底誰才是老人?
五年前才不好容易從傻瓜手機進階成智慧型,
至今使用AI的經歷只有問他胸無大志的我該如何寫goal setting,
然後複製貼上那串被華麗詞藻遮掩的凡庸按下送出鍵。
甚至還在用批兔。
有一定的自我認知,自己成長速度極度緩慢。
價值觀可以很新穎,或許只是腦負荷不了複雜,所以簡單化很多事,
但在做人處事方面遠遠比不上同齡人,
好似大學時做事像高中生,畢業後還像大學生,現在出社會好久卻彷彿才剛畢業,
而且像是邊際成本似的年齡愈長差異愈大,
某種程度來說是停滯了。
前不久去做健檢,去前還想著有必要嗎?
固定的紅字:膽固醇、脊椎側彎、貧血,收到報告也沒打算做些什麼。
這次婦科超音波的醫師很認真建議之後去給大醫院做檢查,
當下意識飄遠,好像在討論的不是我的身體。
然後公司進行一年一度災難的演練討論,今年的主題是戰爭。
忍不住想像,當砲彈來襲,
我會眼看著它逼近我呢?還是身體本能會帶著我逃竄?
可預測風險的話,與其苟延殘喘地活著,不如痛痛快快地去。
對生死消極,卻執著於活著的難易度?
甚至想著,啊要是戰爭使人們分崩離析,
我就能謊稱天地間惟我一血脈,開啟全新的存檔。
說起血脈,弟妹前些天生產了。
看著instagram的照片,客氣地為她和弟弟開心,
像是看哪個路人的客氣。
是不是該傳個訊息表示祝福呢?還是該主動探望她呢?
我模擬著正常人該有的作法,
偏偏又太想維持我的異於常人,
最終屈服於「反正那又不是我家」不聞不問。
可哪裡是家呢?哪裡是立足點?
那所謂家,已經演變到彼此同住卻不相往來;
那所謂他們家,僅僅是偶爾吃飯、帶著我出國玩耍,其餘的沒有關聯;
那所謂國家,台灣或臺灣或中華民國或中國,站在這片土地的人眾說紛紜。
看著海外的綜藝節目,多羨慕那些以自己國家為傲的人們,
自己卻弄不清家和國家,好可悲。
漸漸不明白這些那些與我有什麼關聯?
存在身體裡的異變又有何相干?
游離於世間,捧著自己的根無所憑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