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衡雜誌303期

作者: tzboy (tzboy)   2025-08-22 02:18:23
拱衡聖訓
呂仙祖 降 106.12.16
述論:自制力
世人常在惡貫滿盈,或官訟囹圄臨身之際,始有懊惱,悔不當初。需知,我人最難克服之
處,即為欲望;尤其未經歷練磨難,以及人生冷暖等挫折之年青人,更是無以克制此一欲
望,乃至因不知節制之欲望,驅使鋌而走險,終致麻煩不斷,甚至毀掉大好人生!
欲望或可曰「魔障」,因為欲望一起,可使善良人惡向膽邊生,只為遂其欲望而已;若是
不善之人,則倍加可怕!可因自身之欲望,拖累無辜之親友,甚至素昧平生之陌生人,因
而似人,實則與魔無異!
修行之人悉皆明知惟有「心魔」難伏,此一心魔何來?其中一部分即是欲望。一旦修行之
人無法抑制心魔所起之欲望,則平素費盡苦工所奠定之基礎,毀於一旦!是以故,為人無
需奢談如何深入精深奧妙之法教,就從自身最簡單、卻必要之「自制力」作起!
所謂「自制力」,淺顯而言,即是「自我節制、或約束之能力」。每個人都具備此一能力
,關鍵在強與弱。如何使自制力強?當然必要從小作起。人悉皆有惰性,可以為自己找許
多不作的理由,此即在削弱自制力;相對而言,「從小不為自己找藉口」,即是培養自身
,加強自制力之能量。一旦此一自制力自小形成一股浩瀚之動能,則及長深入社會,面對
五花八門之人際社會,許多誘惑、乃至欲望,自然產生抗禦防護能量,可阻絕欲望蔓延,
甚至可使欲望不生!
修行之人更是要有自制力,所謂「天人交戰」即是。天者,正義真理;人者,私心欲望。
前者是道德藩籬(註1),後者是放縱私慾,故修行之人當然必需選擇光明。但是修行人
畢竟也是人,故欲望私心悉皆存在,所以更必要倍於常人有自制力,願諸家行者勉之!
「省思」
人由經驗世事,而有體悟,形成各人不同之人生觀;
此篇鸞文所講「自制力」,要如何訓練呢?
當從做家事著手!
舉例來說,
廁所磁磚日久髒汙,所以一段時間之後便要刷洗;
家裡各種雜物堆積,所以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整理;
棉被衣物藏汙納垢,更是需要時常保持整潔乾淨。
所以,何言之「無事可做」,而來「無聊」之嘆呢?
在做家事的時候,身體的伸展、肌肉的運用,
與健身、運動一樣皆可鍛鍊吾人之耐受力;
(並非要人不去健身、運動:人總是需要轉換空間、透透氣!)
在自家「精神時光屋」修鍊「功夫」,日後到職場面對困難的工作,
自然有能力去克服也!
註1.道德藩籬:吾人道德心之屏障,使之不被破壞。
註2.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色考〕,依照〔儀軌〕,誦經拜佛可解,為何呢?
因為誦經拜佛的過程即為加強自身〔自制力〕,與仙佛〔接碴〕;換言之,
即為自力與他力的成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