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64

作者: KC90   2025-05-05 00:41:58
第二篇|凌晨一點的漫遊
大概從晚上十一點多結束第一篇日記到現在,我沒離開過房間,卻感覺腦子像環遊了一整圈地球。現在是凌晨一點,屋外是靜得不能再靜的台北深夜,我的腦袋卻還像一顆加熱過頭的燈泡,還在亮。今天結束得比平常慢一點,好像還沒準備好進入5月5日的時間節奏,但日曆已經無情地翻過頁了。
剛剛看了一會兒老片,《神偷大軍》裡那種對時機與默契的精準掌控,忽然讓我聯想到最近工作上的一些壓力。說真的,每個人的崗位上其實都像是在演一場沒有預演的即興戲劇,只是有人在表演,有人在補破口,有人在等著看戲。從今天早上到晚上,雖然我努力讓自己把節奏維持得穩定,但偶爾還是有些小崩潰的瞬間,比如下午處理的那份報告,數據就是怎樣都兜不起來,或是那通同事打來講了半小時的電話,講完我腦袋也一片空白。可是回頭想想,如果這就是日常,那我們到底要靠什麼才能說服自己繼續撐住?
我最近開始回味以前寫過的日記,從三月翻到現在,其實也沒過多久,卻覺得好像換了一個版本的自己。那時的我比較煩惱未來、比較擔心別人怎麼看我;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焦慮、還是會累,但好像比較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樣子了。這是不是一種成長?我不敢說,但總之,我有點開始習慣這種不斷調整自己的日子。
剛才刷到一則有趣的社群貼文,有人問:「你有多久沒跟自己說聲謝謝了?」我看到那行字的瞬間,其實愣了一下。真的,從來沒想過要對自己說聲謝謝。不是那種客套的、勉強出來的感謝,而是誠實地、真誠地去肯定這個還沒放棄的自己。於是我拿起手機打了一行字:「今天辛苦了,還好你撐住了。」然後自己笑了一下,覺得好像怪怪的,但心裡又突然溫暖了一塊。
這幾個月來,我太常把心力放在別人身上,太習慣當個聽別人煩惱的樹洞,卻很少想過,自己也需要一個避風港。我沒有宗教信仰,也不特別依賴任何儀式,但我開始學會怎麼在日常裡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片刻,像現在這樣凌晨時分寫日記、點杯常溫的水、聽著老派的爵士樂,其實也夠了。
今天的我,並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某種程度上,我更確定了自己想往哪裡走。未來還會焦慮,還會疲倦,但至少此刻的我,心是穩的。也許生活的答案從來不會是一個終點,而是這一刻是否還有力氣繼續走下去。
說來也巧,剛剛結束日記沒多久,手機亮了一下,是「小賀」傳來的訊息。他是一個很久以前的朋友,準確來說,是我高三補習班時期的戰友。我以為我們之間的聯繫早就被時間消磨掉了,但今晚這麼突如其來的一句「你還記得我們那年看完模考分數後一起躲到陽明山哭的事嗎?」卻一下子把我從這安靜的夜晚拉回了那個悶熱又有點絕望的夏天。
那是一種很複雜的回憶,充滿了壓力與掙扎,也有種說不出的倔強。我記得那天我們都考砸了,兩個人拿著成績單也不敢回家,只好騎著車直奔陽明山,一路沉默,到了觀景平台才突然情緒崩潰。也許是那時候的自己太害怕被定義為「失敗者」,太渴望被理解又不敢開口,才選擇跟彼此一起當無聲的戰友。
這麼多年過去了,小賀搬去新竹工作,我也成了個忙碌的上班族,但我們竟然還能在凌晨一點這個不合時宜的時間點回憶那段青春,我忽然覺得一種說不上來的感動。不是什麼激烈的情緒,而是一種「原來你還記得」的安心。那些陪你走過人生某些節點的人,即使日後不再天天聯絡,也像是你生命裡的備份檔,關鍵時刻會靜靜跳出來提醒你:「嘿,你不是孤單長大的。」
聊著聊著我們開始講到最近的生活,小賀說他最近在公司接到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專案,已經連續兩個禮拜加班到十一點半。我問他有沒有想過離職,他說:「以前會,但現在反而會覺得,多經歷幾個這種修羅場,等未來真的要轉職時,才會有說服自己的本錢。」我聽完沒接話,心裡卻覺得這傢伙比過去更穩了。曾經我們都急著找出路,但現在我們學會了怎麼熬下去。
這通訊息聊了將近一個小時,然後他突然說:「欸,我們找一天去吃那家海鮮炒麵好不好?就以前在天母補習班旁邊那家。」我馬上說:「好,這禮拜五下班怎樣?」對話就這麼草率地定了下來,卻也意外地讓我感覺這週變得有點不一樣。生活中有一個可以期待的東西,即使只是一碗熟悉的海鮮炒麵,就夠了。
我開始想,其實我們都被「成長」這件事誤會了很久。以為成長是要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冷靜,甚至是越來越無懈可擊。但事實上,真正的成長可能是:你學會承認自己的軟弱,接受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並且在疲憊不堪的日常中,依舊願意找一點點快樂、一點點溫度去撐過今天。像現在凌晨兩點快到了,我還在打這篇日記,眼睛已經乾到張不開,但心裡卻不知為什麼慢慢平靜下來了。
夜裡有種魔力,能讓白天顯得那麼遙遠,而某些回憶與心事卻會變得特別清晰。當城市終於睡著,我才終於有機會好好跟自己說話。我知道,明天醒來我還是要去上班、還是會為一些報表頭痛、還是要處理那些人際的眉角,但此刻,至少此刻,我覺得自己不再只是日子裡的一個工具人,而是個還有情感、還有過去、也還願意展望未來的人。
這就夠了。夠我再撐過接下來的一天,夠我再把這份不容易的自己記下來。
我關掉螢幕之前,特地又把那家海鮮炒麵的地點用Google Map標了一次。那熟悉的紅色招牌還在,店門口依然是昏黃的燈光,看起來一點也沒變。原來,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會被時間沖淡,有些回憶,一碗麵、一句話、一個夜晚,就能重新變得清晰。也許,這就是生活溫柔的地方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