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49

作者: KC90   2025-04-29 19:33:51
2025年4月29日(二)
天氣:晴轉陰
地點:台北,公司,家中
今天整體的節奏其實有點像是開在低速檔的汽車,勉強前進,但引擎聲卻怎麼都提不起來。或許是週末出遊、接連熬夜追進度,又加上天氣突然轉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有點像中空的馬克杯,外表完整,裡頭卻空空如也。早上鬧鐘響了三次我才掙扎著起身,刷牙的時候還不小心把牙膏擠到洗手台外頭,一整個人迷迷糊糊的。洗完臉望著鏡子裡的自己,只覺得今天的臉比昨天還浮腫——難道真的是年紀到了,不能熬夜也不能吃宵夜?
出門時陽光還算明亮,街上的人流比昨天多了些,也許是因為週初的疲憊已經稍稍回神了些。捷運站裡一如既往地擁擠,我手裡拿著前幾天買的小說,試圖用閱讀轉移注意力,不過今天早高峰的晃動特別劇烈,連翻個頁都覺得像是在參加訓練營。最後還是認命地收起書,拿出耳機改聽音樂,把音量稍微調高,與這個城市隔開一層薄薄的屏障。
到了公司,先照例泡了一杯熱茶,然後打開電腦檢查信箱。主管昨天臨時交代的專案果然如我預料一樣,經過開會又延了一週,這讓我鬆了一口氣,也多了一點空間去處理其他瑣碎的事。今天主要是在改一份簡報,有一半內容是前陣子的同事交接來的,格式亂七八糟,圖片比例跑掉、字體五花八門,看得我頭都大了。改到中午眼睛已經開始酸澀,我只好決定外出覓食順便讓腦袋透個氣。
中午選了一家離公司不遠的小飯館,以前常來但最近很少光顧。老闆還記得我,見我坐下便笑著說:「最近都沒看到你,工作很忙喔?」我笑笑回:「嗯,有點小忙,不過還活著。」點了一碗牛肉湯麵,加了一些酸菜和辣油,味道一如記憶中那樣安定。吃完後我沒立刻回公司,而是多繞了一圈,去公園的長椅坐了一會兒,滑手機,看看新聞,結果就看到那則讓我心情一沉的體育報導——
「湖人陷入淘汰邊緣!名宿Pierce:James與Doncic組合只是看起來比較優秀」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正坐在一株榕樹下,陽光從樹葉縫隙灑下來,地面上是一片斑駁光影。起初我還以為是某個記者的無腦標題黨,點進去看,才發現這是名宿Paul Pierce親口說的。他不只是批評,甚至已經下了定論:「這個系列賽不會打到第七場,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讀到這裡我心頭其實有些悶。作為一個喜歡籃球的普通觀眾,我對這支今年重組的湖人隊其實一直抱有某種希望。Lebron James,老將之尊,與年輕的Luka Doncic,歐洲球場出身的天才,在紙面上確實是足以讓人血脈噴張的夢幻組合。特別是今年季中那筆震撼全聯盟的交易,把Anthony Davis送走、換來Doncic,當時我甚至在朋友群組裡喊話:「這下湖人又有戲了!」
但紙上的戲,走上現實的球場,卻不總能演出預想的結局。
比數1比3,灰狼遙遙領先,甚至可以說,幾乎已經關上一隻門了。新聞裡說教練Redick已經對替補席失去信心,只靠先發那幾人硬撐。這樣的語氣,這樣的分析,不禁讓人覺得惋惜。是的,湖人這幾年的確總給人「紙上談兵」的印象。帳面上強、話題性足,但比賽一打,就像有個魔咒在,總在最關鍵的時候出問題。
我繼續滑著評論區,看到一則留言寫:「這樣的結局,對Doncic來說也許太沉重了。」這句話特別觸動我。Luka Doncic,不過才二十幾歲,雖然早已是全明星級的實力,但背負整支球隊,甚至是一整座城市的期待,那種壓力,即便是超人也會喘不過氣來。再怎麼天才,他也不可能一個人撐起整個體系,尤其是當這體系裡本就存在不少裂縫的時候。
我在公園多坐了幾分鐘才回公司,腦中一直在想著這則新聞。其實不只是湖人,這種「看起來很好但實際卻不如預期」的狀況,在很多人生階段都曾出現過吧。不論是工作、感情、朋友關係,甚至是自己的目標與現實,表面上似乎一切就緒,但走著走著就會發現:原來少了最重要的「化學反應」。
回到公司後繼續工作,時間一下子就到了六點半。我收拾桌面、關掉電腦,走出辦公室的時候天色已經灰沉。捷運裡人很多,我靠著牆站著,一邊聽音樂,一邊又把那則新聞翻出來看了一遍。不知怎地,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Lebron還會再打多久?這位我從學生時代就一直在看的球星,如今已經40歲了。他還有力氣承擔多少失敗?還願意為什麼拼下去?
也許我之所以會這麼在意,是因為從這些球員身上,看到了某種「不甘」——對時間的不甘、對現實的不甘、對命運的掙扎。像是一種自我投射,當我們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奔波勞碌,有時也會問自己:「我現在做的這一切,還有沒有意義?」
晚上回到家,點了個簡單的晚餐。吃飯時開著電視,轉到體育新聞,果不其然,又重播了湖人與灰狼的比賽片段。Doncic投進三分的瞬間、James灌籃的畫面、灰狼球員在場邊興奮慶祝……這些畫面快速地切換,而我看著卻有種複雜的情緒。
人生,有時就像一場球賽,打到最後你可能會發現,真正讓人感動的,並不只是勝負,而是那個過程中不放棄、不逃避的自己。就像今天,我雖然只是個在台北上班的小人物,但當我在捷運裡望向窗外的城市燈光時,內心還是默默對自己說:「再努力一下,說不定明天就不一樣了。」
也許,這就是看球賽的意義——不是為了分數,而是為了相信某種「翻盤」的可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