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1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4-05-07 21:52:17
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
,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限縮
別再買那麼多書 看那麼多新聞了 沒搞頭的
你需要知道的只是怎樣照顧好自己的實際行動內容
猜佛陀的日中一食可能在9-11點 222
半夜裡不能出去托缽的 僧人的聚集地跟普通人的聚集地應該有點距離
天微光 走出去行乞 走回來東西放好用餐 吃完收拾乾淨也不過中午 這樣差不多?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
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
,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
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二百五十戒是出家的比丘(像我這樣的身份稱為比丘)所受持的具足戒,也就是完全要遵
守的戒條,有二百五十條。這二百五十條,共分成七類:(一)四波羅夷,(二)十三僧
殘,(三)二不定法,(四)一百二十舍墮,(五)四提舍尼,(六)百眾學,(七)七
滅諍法。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
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簡單來說 佛陀那套 你大概玩不動
你現在也許還是一身病 有點變化了
就算沒辦法一次達到彼岸啥 摸著石頭過河總可以試試
你無路可退啊
吃好睡飽 多動少勞 全穀類蔬食 主動生活 被動投資 具體化內容細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