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道-談持齋

作者: tzboy (tzboy)   2023-11-14 10:08:54
第十篇 持齋
歲次壬戌年六月初一日[21日7月1982]
瑤池仙童&文殊菩薩登台
詩曰
學道先求三業清。正身誠意口德行。
持齋茹素消冤孽。一本慈悲度眾生。
文殊:佛以殺為五戒之一,故主張戒殺放生,將持齋茹素,視為學佛者第一功課。
仙童:佛本慈悲,視六道眾生皆如眷屬,故不忍殺之,這種廣大的慈悲精神,令我起敬,
但因世俗仍以血食為主,要嚴格要求全部不殺,不食,恐有困難。甚者六道眾生之四生皆
是受業報而投生,有時難逃殺業,所以世人對此常持有不同看法,有者言不殺不超生,有
者曰殺生太不仁,這兩種說法,應如何去遵循呢?
文殊:四生常做為人類食品,擺開因果論而言,在含有生靈的動物心態中,有一種共同的
意識︰認為我犧牲小性命供養人類,如果吃我的人借假修真,那麼我心較甘願,亦能借此
得到一些功德的補助。如果我犧牲了小性命,飽食魚肉的人,為非作歹,不務正業,則如
行屍走肉,口裡只是吃了飼料,則等於白吃,最後再排泄出來,那麼動物被吃,當然有些
不甘心!
仙童:修道是否一定要持齋?
文殊:持齋對修道者確實重要,但個人環境不同則不能勉強。如果環境不許可,強行齋戒
,恐難貫徹始終,後日破戒更是不佳,故可從早齋,花齋,方便齋開始做起。修道最主要
的是要有一顆慈悲向善的心,若能先從講話修養做起,不兩舌,惡口,綺語,出口彬彬有
禮;常語善,視善,行善!如此已是半清口。若持全齋者;還是口出穢語,挑撥,批評他
人,他教,雖其不食葷腥,然其舌劍傷人,仍是半清口而已。更有些持齋者,仍是慾念無
窮,心腸狠毒,此種人可謂德之賊也。故心齋比口齋更重要,所謂持齋者不一定皆成道,
而成道者不一定皆持齋也。修道的課程主要有四維,八德,三綱,五常等等,持齋乃是其
中一門功課,上體天心,下憫畜道,此亦是一個造功立德的機會;但你若捨此,而在其他
方面勤加行功立德;亦是未嘗不可。
仙童:若已發願持齋修道,但事後家人反對;不知該如何是好?
文殊:此乃魔考。故持齋須先經家人的同意方可行之。若已發願持齋,則須和家人協調,
以免和父母傷和氣。持齋後,侍奉父母更須比以前更加孝順,受辱不怨,受考不退。並要
多行功立德,祈求仙佛慈悲化解難關,相信以其孝心,耐心和決心,必能漸漸使家人接受
。千萬不可與家人頂撞,否則將會導致家庭失和,則違反孝道啊!若有因故而破戒者,應
勤加行功立德!以補其過,將來再找機會恢復持齋此亦是補救之道。上天慈悲,亦必見諒
。千萬不可一破而不知回頭,則是被魔考倒矣。須知對天背誓,願力未行,一旦無常,自
墮幽冥,痛苦萬分,則仙佛亦難伸出援手了。自古修道皆有考,修道者發願當慎重其始!
善謀其後。念力,願力一齊發出,則非同小可。雖一時遭逢魔考,絕不可因而退志,蓋你
犧牲的代價,血汗越多,則將來的道果亦相對更高也。
仙童:觀各地素食館那麼多,足見吃素的人增多了,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因現代的社會
太花了,所以需要以素來培養真正美德。吃素的人身需要素口,素心,素行,才能將靈性
提昇到清淨國土。
文殊:齋戒素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慈悲心,不殺生,不食肉,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新鮮味
道,如果滿桌血腥,相信眾生不會有何胃口的!
現在唱首︰吃素好。
吃素好,水果蔬菜營養高。
吃素好,味道新鮮吃得飽。
吃素好,廚房乾淨好打掃。
吃素好,沒有葷腥蒼蠅少。
吃素好,培養仁心不急躁。
吃素好,容易消化胃腸好。
吃素好,修道唸佛最可靠。
吃素好,不結冤家免爭吵。
吃素好,萬物為朋友誼高。
吃素好,學仙學佛素心抱。
吃素好,清心寡慾少須惱。
吃素好,修德積功西天到。
吃素好,吃素嫌晚不嫌早。
吃素好,素口素心果位高。
仙童:
文殊菩薩說得好。吃素持齋無價寶。
但願眾生少煩惱。人人學道上九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