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嗯

作者: jatan (絕天)   2023-08-28 20:25:13
郭台銘今天宣佈參選,賴清德笑而不語。三個打一個還打不贏,哪來的蝦皮爛將?
中國民眾抗議日本排放核廢水活動加劇(謎:請正名是核污水),還有謠傳中國自己排放的
核廢水更多(謎:是冷卻水不是核污水)。誰知道呢? 結果臺灣這邊也有一些智x在搶鹽。
= = = =
看完一本書《成長思考力》,看完覺得這本書在寫啥小? 感覺就是結構很鬆散,作者想寫
什麼就寫什麼。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使自己成長。首先要思考自己過去不能成長的原因,
去思考自己過去能夠成長的原因,然後就是思考自己在未來如何成長? 之後就是不斷地實
踐,從建立自信心,累積一連串的小成功,創造良性循環。成長之路不是一蹴可幾,它必
須經過不斷地琢磨,累積足夠的經驗值才能夠不斷地突破極限,完成更大、更艱鉅的目標
。但一個人的成長幅度其實很有限,如果要挑戰更大、更艱鉅的目標,我們難免需要其他
人的協助,所以建立起好的人脈關係十分重要。在職場上能力很重要,但是人際關係也很
重要。交際能力差很容易在職場上受挫,除非你的工作偏向埋首苦幹性質,不太需要跟上
司或同事打好關係的。在職場上受挫很容易會失去幹勁,而失去鬥志、失去自信是成長的
大敵。
當然每個人對工作的態度不盡相同,有些人生活重心在家庭,有些人喜歡過多采多姿的生
活,有些人只想得過且過下班後耍廢。但如果你想要自我成長,只要願意思考並付諸行動
,你總能夠找到能夠讓自己感到成長的事物。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是人類普遍存在的高層
需求,我們能夠從滿足這些需求的行為中得到極大的成就感,自信心也就從完成一系列的
目標中逐漸建立起來。我們都渴望享受自我的成長,就像看著自己的小孩逐漸長大懂事一
樣(謎:你沒有小孩子。),會得到極大的滿足感。如果我們總是把心力和時間放在讓我們
感到不快樂的事物上,那麼將會妨礙我們的成長,甚至會讓自己退步。因此我們必須調整
好自己的心態,面對壓力和壞情緒時,能夠儘快從負面狀態中回復,找回自己的步調。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尤其許多的不如意都跟「人」有關係,活在這世上我們
難免要跟人打交道,因此打好人際關係相當地重要。當然有些人可以遠離,有些人則不
行。當我們無法遠離那些討厭的人,例如親人、上司和同事,我們也要減少衝突的發生。
因為衝突的加劇只會讓不如意的事情變得更加煩人,不會讓不如意消失。
作者提供促進成長的七個行動法則,讓讀者可以參考遵行:
(1) 果斷降低難度: 如果目標過於困難,那就先降低難度,先求有再求好,或者將大目標
拆解一系列的小目標,依次去完成。能夠完成較小的目標,就會產生更大的自信去挑戰更
困難的目標。
(2) 堅持不痛苦的努力,能令人感到快樂的努力: 持續的努力是達成目標的條件之一,
但如果努力的過程是痛苦的,很容易會讓人半途而廢。因此我們的目標首先必須是你熱愛
的事物,再來就是必須時常拿出成果或完成階段性目標才能夠讓自己讓到快樂。
(3) 設法建立自信: 只要累積微小的成功體驗,就能夠逐漸建立自信。作者提供寫成長日
記的方式,透過每天紀錄自己的成長,讓自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而感到快樂有自信。
並且去接近那些能夠時常讚美你的人,遠離那些時常貶低你的人。
(4) 創造良性循環: 創造讓自己能成順利成長的環境,除了選對公司,打好人脈。還要時
常去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持續地去分享自己的所學和經驗。如果只是在閉門造車、埋首
苦幹,很容易因為所知有限、能力有限而成長幅度有限。(謎:我靠Google和ChatGPT就成
長不完了。)
(5) 培養樂觀的思維方式: 看似容易不過做起來卻很困難。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有些
人天生很樂觀,有些人天生很悲觀,或者愛杞人憂天、鑽人角尖。我們都知道從不同的角
度看待事物,可以得到不同的觀點。同樣的事情要抱持樂觀還是悲觀的心態也是取決於個
人。不過要讓一個悲觀的人變得樂觀並不簡單,除了去多接觸那些樂觀的人,有個談心的
對象。自己能夠做到的大概就是從事有益的休閒娛樂、多運動和看書解悶之類的吧。
(6) 下工夫保持狀態: 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是做大部分事情不可或缺的部分。
失去了健康,很容易失去了人生。所以儘可能要注重保健養生,平常就要注意自己的身心
狀態,如果有非短期的不適症狀或不良狀態就要及時改正,免得時間過久變成慢性疾病。
平常作息也要有規律,不管是壓力、睡眠、飲食、運動、排便、心情等方面都要時常留意

(7) 借助他人的力量,與同伴一起成長: 人脈確實很重要,因為自己的能力和所知有限,
所以需要靠其他人的幫助和提點,或者和同伴一起同心協心朝著共同目標來前進。
有同伴你就不孤單,陪伴的力量讓人們有更大的動力向前進。有競爭對手會激發你的鬥志
,讓你能夠超越潛能,創造佳績。
每個人都想要有所成長,但每個人所投注的時間和精力並不相同,每個人的能力、天賦和
運勢也不盡相同。我們並不一定要跟其他人有所比較才能夠獲得優越感,我們可以跟自己
比較,每天進步一點,感受自己的成長。就算薪水、地位不如人,只要能夠感受到更多的
滿足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快樂。就算哪天不能動了,或退化到某種程度,也許屆時也能
夠找到能夠進步的事物(失智患者表示:?)。好吧,不需要討論那些極端的事情,這本書本
來就不是寫給那些人看的。
作者: jatan (絕天)   2023-08-28 20:26:00
PO錯隻...Orz 我的P幣啊~ (謎:P幣又不會跑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