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接物貴以誠

作者: tzboy (tzboy)   2022-12-21 01:05:49
摘自 寶德大道院 人生遊記
第十四回 待人接物貴以誠
觀世音菩薩 降   甲午年八月廿七日
菩薩:今夜, 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剎那蓮台升空,穿越雲端,但見星辰光明無量。
不久,蓮台徐徐下降,落在一處人家的上空,觀此戶人家正好有親友來拜訪,
主人親切招呼,彼此客氣非常。〉
菩薩:賢生啊!待會兒,可得仔細觀察這戶人家的應對進退,以傳佈給世間人
做為日常依循之方針。
邱生:菩薩啊!只不過就是一般生活的訪視,究竟有什麼值得傳頌之處?
菩薩:人生在世,往往最平常之事情,就是世間人最容易將它疏忽之處;因此,
待會兒,盡量將眾人對談等情形,做一番詳細敘述,以利教化社會群眾。
邱生:好的。
   
〈此時,但見此戶人家,主人開啟大門,迎接前來拜訪之親友,容顏笑瞇瞇,
兩眼恭敬的看著來客,雙手作揖,合抱於胸前,頭部向下頂禮約四十五度之間,
類似是古禮的見面招呼法;然而來客的禮節,則是雙手併攏而平貼於褲縫,
乃是行現代化的鞠躬禮。此一情景,讓人產生有古今交錯、穿越時空之錯覺感。
   
主人家隨後恭敬有禮的迎請客人入內就座,客人亦斯文的在主人家之引領下,
有禮貌的坐下,並且未任意抖手、翹腳,乃是正直的端坐,身體挺立,
絲毫沒有東倒西歪的情形;主人家亦復如是,正襟危坐,有條有理的招呼著客人。
   
在客人尚未正式聊述展開話題之前,先行為客人奉上一杯茶水,在奉茶水的當下,
透露出主人家一片法喜之意,緊接著客人亦不失禮度,隨即雙手恭謙的向主人家
接過茶水,並立即予以飲上一口茶水,隨即稱讚主人家茶水清香,溫潤怡人,
主人家則連忙道謝過獎了。〉
菩薩:賢生啊!可有從中領悟到什麼呢?
邱生:學生太慚愧,似乎沒什麼較佳之體會。
   
不過,感覺現代人幾乎由於工作繁忙,時間緊湊,精神緊繃;因此,在待人接物上
顯得不足,幾乎人人都在「趕!趕!趕!」,甚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彼此靜下心來
飲上一口茶。
菩薩:確實。現代化的生活,雖然物質豐富,而且多元,幾乎稱得上是極享受的年代;
但是眾生卻在享受之中,喪失了享受的意涵與情境。
邱生;享受也有意涵及情境嗎?
菩薩:當然有。所謂:「享受」,並不僅僅是只有在享受物質而已,
必須在享受中充分展現令人嚮往的深刻優雅氣度,使外人看起來便感受到祥和與寧靜,
不急不躁,風度翩翩,氣質優雅。
   
即使只是簡單的飲上一口茶水,卻能盡露其中法喜,給人的禮儀有一種鍾靈毓秀
之格調。
邱生:菩薩所言,有所深奧,學生不甚明白。
菩薩:簡而言之,就是在美好的自然環境中,產生出傑出的人物。
邱生:意思就是說「地靈人傑」,是這樣的意思。沒錯吧!
菩薩:待人接物,其意境可深可淺,但眾生若欲有所深刻之妙智慧及威儀,
則盡可能的朝每一件事物的最深層意涵去領悟,方有助於增智開慧,
否則永遠只能停留在某個受限的程度罷了。
邱生:未知對待人群之好情境,該怎麼培育呢?
菩薩:世間人欲營造出良好的待人接物之情境,首先必須讓本身減除雜念。
因為若是雜念太旺,容易令一個人心思不純淨,一旦心思不純淨時,
又要勉強去接待他人,則必然容易表現出毛躁不耐煩,坐立不安;
如此一來,則無論本身是主人家或是訪客,都將讓對方感受到不被尊重,
看在外人的眼裡,則失去優雅之境界。
   
有智慧的主人家,雖然本身有事待忙,但突然遇到訪客前來,若不是直接向來客
言明本身之有事待忙,便是將原本已約定好但不迫切之事情,趕緊向約定好之對方
說明原因,且請求延後處理之時間,然後專心的接待眼前之訪客,
必然可令訪客感受到最禮遇的一天,則本身在客人的眼裡乃留下最好的印象。
   
然而客人受到尊重,亦充滿法喜,直至許久的時間還能感到懷念,這便有了價值,
意涵便在於此也。
邱生:感恩菩薩教示!但願人人皆能受用並施行,以提昇人我之優雅氣度。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