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

作者: jonathan8907 (Skrillaxs)   2022-04-12 00:06:43
Coya Paz Brownrigg: The haunting truth of ghost stories | TED
分享自TED https://youtu.be/_P68Vkp-h7c
譯者: Lilian Chiu
審譯者: Helen Chang
十五年前,我在做我的畢業報告,
主題是加州淘金潮時對
墨西哥人和拉丁美洲人的私刑。
那時我很難找到
我需要的證據來支持我的主張。
我不知道各位有多了解私刑,
但根據定義,私刑就是
未出現在官方記錄上的公開行刑。
技術上來說,這些死刑
並非由州所批准,
且通常小鎮和社區會
否認曾經發生過這種事。
讓我更難證明私刑的確發生過。
不過,就算官方記錄
沒有記載暴力行爲,
地方傳說通常也能
扮演記錄的功能,
成爲另一種記載歷史的方式。
傳說有人被殺害後
在小鎮上陰魂不散的鬼故事
就是個重要的指標,
暗示我們可以更深入
挖掘這個地方的歷史。
大部分的時候,如果
地方傳説的主軸故事是
有人被吊死、謀殺,或以私刑
處死之後在鎮上陰魂不散,
去挖舊檔案、報紙、信件、日記,
就會發現這個事件,或類似的事件,
確實發生過。
所以,社區用鬼故事這種方式
保存一個地方的暴力歷史,
將故事一代一代傳下去。
我不知道這些地方是否真的鬧鬼,
但對它們的歷史肯定是存在的。
我對此的立場大致上是這樣。
鬼是不是真的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真有鬼故事。
且,我們可能會相信鬼可能是真的,
這個現象很明顯,
我們應該多注意它。
順道一提,不只是我有這樣的想法。
有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
稱作「幽靈研究」,
這就證明了學者什麼都想得到。
不過,這個想法對我仍然影響很大,
不只影響到我的研究。
我大半生怕鬼。
我甚至不想聽鬼故事,
因為我不想接受鬼魂也許真的存在。
為什麼不呢?
在流行文化中,
鬼魂被描繪為卑鄙、
復仇心很重、具毀滅性的力量。
鬼魂有可能非常恐怖,
再怎麼好也會讓人很不安。
未預期地出現,
不計代價要求你情緒上的注意力,
我們被教導要懼怕赴死、死亡
以及亡者。
但,當我不再擔心鬼魂
而開始擔心鬼故事,
我發現我和自己周遭的
世界建立了新的關係。
除了是歷史學家,
我也是表演創作者,
大約五年前,我很榮幸
能和芝加哥的自由街道劇院合作,
創作一場表演,
名為《百件鬧鬼事》。
為了創作這場表演,我們
詢問了許許多多芝加哥人,
他們是否有撞鬼的經歷。
我們感興趣的是
我所謂的平凡鬼故事,
不是出現在都市傳說
或鬼店裡的那種鬼。
而是一般人說他們
剛簽下新公寓的租約
就在浴室裡撞見的鬼魂。
隨著研究,
我們不止好奇這些鬼故事
會訴說什麼被埋沒的芝加哥歷史,
也對鬼故事的形式很感興趣。
和其他的說故事方式都不一樣,
鬼故事讓我們要圍成一圈,
湊得很近,很緊張地相信,很有可能
有些非常可怕、非常驚悚的事情
確曾發生過,
同時又確信並未真的發生,對吧?
對吧?
我發現,幾乎每個人都有個鬼故事。
就連嘴巴上說不相信鬼的人,
通常也有個「嗯……」的故事,
他們相信一定有個合理的解釋,
即使他們自己也不確定該怎麼解釋。
而這種未知,讓他們心神不寧,
有種他們不太能解釋的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我熱愛鬼故事——
它們通常會直接進入感受。
在樂趣和冷顫的背後是
和人生、和死亡、
和彼此的複雜關係。
每當有人跟我說鬼故事,
我會問他們兩個問題。
第一:
「你認為這鬼魂想要什麼?」
第二,因為大部分人對於
到底有沒有鬼其實感到很矛盾,
我會問:「你想要從
這鬼魂身上得到什麼?」
第一個問題很容易回答。
我發現,大部分的鬼魂
可被歸為三種類別之一,
他們想要的都大同小異——
被認可。
第一類的鬼魂
是我一開始研究的鬼魂,
是帶著憤怒回來的鬼魂,
慘死的鬼魂,
他們希望我們活人記住這事。
他們是極度不公正的受害者。
最常見的是謀殺,但也有工廠大火
和監獄中的神秘死亡。
讓我舉個例子。
有一次,在我們的節目
《百件鬧鬼事》的故事圈中,
有名男子跟我們說了
他青少年時期的一個故事,
他闖入城市西北邊
一間廢棄的精神病院。
我們從來沒有聽過這間
精神病院,且老實說,
這聽起來和所有你聽過的
「青少年闖入精神病院」的
故事沒兩樣,
輪椅很詭秘地跟蹤他們,
門突然砰一聲關上,
有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聲。
但別忘了,
這種故事很可能是重要的指標,
所以我們去追蹤了。
沒錯,多個城市記錄
指出曾經有個救濟農場和貧民所,
就位在城市的西北邊,
後來成為美國最大的
監獄精神病院之一。
那樣的地方會把人,
大部分是窮人和移民,
強制關上數十年。
他們如果死在那樣的地方,
通常就會被埋在後面
沒有標記的墳墓裡。
芝加哥論壇報報導
那後面有多達三萬八千個
沒有標記的墳墓。
這是芝加哥歷史中很重要的一段,
但我認為沒多少人知道。
大部分住在這裡的人
對此事一無所知。
但鬼故事要我們記住它。
第二類的鬼故事可能最為常見,
我們把他們稱為「別來煩我」鬼魂。
這種鬼魂只希望我們活人滾出去。
通常,人對這種鬼魂的感受
會是不好的能量,
或者在房子的某些地方
有毛毛的、不歡迎的感覺。
通常大家把這種感覺想像成
前任住戶不爽有新住戶搬進來。
我認為這種鬼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
這種故事通常都發生在
佔用的空間裡——
比如仕紳化(中產階級化)的鄰里
或「建在神聖墓地上」的古老比喻。
在此,我想再次提醒大家,
重點不是鬼魂是不是真的,
重點在於鬼故事。
也許確實有鬼魂在那裡,
想把我們趕出去,
或者也許我們的無意識當中有一部分
還在掙扎我們到底
有沒有權利待在這裡,
我們是否屬於這裡。
的確,我們現在住在這裡,
但應該嗎?
先前這裡的人發生了什麼事?
第三類鬼魂是我的最愛,
我稱他們為「還與我們同在」。
這些鬼魂是你親愛的祖父母,
孩子還在走廊上跑來跑去玩球,
還會去上工的電梯操作員。
有時,這些鬼魂
對我們來說是陌生人,
不是我們以前認識的人,
但他們沒騷擾我們,
也無意傷害我們——
他們就只是在那裡。
讓我舉個例子。
許多人相信
我的劇院所在的那棟大樓鬧鬼。
我自己沒遇過,
但我無法告訴各位
有多少人說他們看到
有半個人坐在我們的大廳。
他不會以任何方式
和我們互動或打擾我們,
他就只是在那裡。
不過有些時候,
這些鬼魂會比較主動。
我聽過很多人說這樣的故事:
他們以為他們的孩子
有個想像出來的朋友,
直到突然間
他們的孩子會下棋了,
或者,會唱完全不同語言的歌曲。
故事說到這裡時就會非常情緒化。
通常,大家會深信
這是某位家人回來了,
被派來照顧他們。
有位女子跟我說過
一個故事,她的先生來訪,
那天她很傷心,除了
哭泣之外沒辦法做什麼。
另一名女子告訴我,她很肯定
她家浴室的水龍頭
開開關關,是她姐姐弄的,
因為那很像是她姐姐
生前的惡作劇方式。
我很喜歡這類故事,
因為它們顯示出我們有多想要連結,
不只連結活人,
還有亡者。
請別人說他們的鬼故事
是種很恐怖的樂趣,
但這也會帶到很親密的問題。
我們怎麼看待死亡?
我們在害怕什麼?
我們愛誰愛到甚至希望他們會回來?
我們希望別人記得怎樣的我們?
我們希望我們本來能改變什麼?
是什麼/誰在我們心頭揮之不去?
不論恐怖片和圍著營火
說故事讓我們相信了什麼,
大部分的鬼故事顯露出
一種深刻的渴望:
渴望冒險、渴望意義、
渴望連結、渴望來世;
渴望不要被忘記
以及渴望不要忘記。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
感覺特別辛苦。
政治讓我們彼此分裂,
而全球疫情的現實意味著我們許多人
有段時間無法接觸
我們最愛的人和地方。
好多人在哀悼過早的死亡,
悲慟籠罩在我們周圍。
不幸的是,我認為我們未必總是擅長於
處理失去或者談論死亡,
或談論我們的歷史仍然存於現在。
鬼故事可能很嚇人,
但脆弱也很嚇人,
任何未知都很嚇人。
所以下次
當你在想辦法建立連結,
而你不確定如何是好,
容我提供一個建議。
試著請對方說個鬼故事。
它肯定能開啟對談。
是啊,也許他們會笑你;
也許他們會反過來問你;
也許他們會告訴你
一個讓你毛骨悚然的故事;
也許他們會告訴你
一個讓你落淚的故事。
也許,如果你很幸運的話,
他們會告訴你一個故事,
讓你好奇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對一個地方、一段歷史、
一個人,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對彼此、對你自己
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別忘了問:
「這鬼魂想要什麼?」
更重要的是要問:
「你想從這鬼魂身上得到什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