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作者: Sureq (賞秋)   2022-04-08 22:40:43
大概是熱血漫畫看太多,以為人真的可以不休息,
拼命工作。如果作的不好的話,就花更多時間去作,
把整個人生賠上也沒關係。
但問題是,這個作法的前提本身就是錯的。當疲勞和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後,
專注力和創意就會下降,撐在那邊只會浪費時間和體力,
並且讓壓力更大,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久而久之,
就會陷入一種惡質的過載狀況,如同機器過熱一樣,會把線路及晶體燒毀,
反而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驚覺到自己陷入了這種迷思,於是去找了一些關於壓力的資料,
發現自己果然已經有了好幾個壓力過載的症狀。壓力並非是越大越好喔,
完全無壓會讓人相對不積極,所以適度的壓力可以提昇士氣,驅動人前進,
但當壓力大到某種地步,跨越了某個不界線之後,就會變成惡性壓力,
對於身心靈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除了暴躁易怒,失眠疲倦以外,血壓也居高不下,
長期下來對身體的傷害應該很大。上有父母、下有兒女,
不能在這時就把身體搞壞。這些症狀就像是安全閥一樣,提醒我身心出狀況了,
不能忽略不管。覺察到這點後,明白自己要有休息的勇氣和信心,
也明白為何上帝會吩咐人要休息。這麼一想後,放下手上的事(反正也做不下去),
上網飛看兩部電影,身心立刻輕鬆了不少,晚上也睡得比較好,真是神奇。
和老婆討論,為什麼我們認識的有些人可以毫無感覺地一直工作呢?得到的結論是,
一方面,他們會忽略身心的感覺,勉強自己上陣;另一方面,
他們的生活沒有其他興趣和嗜好。仔細想想之後,這樣活著不僅不健康,
也很可惜,錯過了生命中美好的事物。總之,我不是那樣的人,
而且一直忽略壓力的警訊也不是好事。一枝草,一點露。
重點是快樂充實地活著,而不是追尋符合他人的期待,或是獲得他人的讚賞,
那些東西沒什麼意義。
想到狄原浩寫的《那一天的選擇》。小說的主角是位過著平淡生活的計程車司機,
有一天在偶然的情況下遇見了初戀情人,
於是心中開始浮現當時要是作出不一樣的選擇,現在的生活該有多好的想法。
因為是將近四年以前看的小說,有點忘記過程和細節。況且,
狄原浩的小說故事情節並不明顯強烈,更多的是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描寫,淡淡地、
一點一滴地將理念、味道和故事熬煉出來,所以記不得具體的內容也是很正常的。
但我還記得,在經歷了許多事件之後,這位計程車司機發現了初戀情人的不完美之處,
也想起了他們為何分手,以及他為何喜歡他的太太。
與初戀情人的小心眼及耍手段截然不同,他現在的太太爽朗直接,令人安心愉快。
之後,他也發現,剛遇到初戀情人所發生的一連串好事的真正原因。
並非是初戀情人為他帶來了好運,而是他改變了生活習慣和行車路線所造成的。
故事發展至此,主角對於生活的不滿及疑惑完全釋懷,
主角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探尋及懷疑後,終於得出了他那一天的選擇是正確的,
於是他能繼續往前行,欣賞擁抱生活中的事物,
對老婆及孩子的愛也更加完全和深刻。
人都會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就像是小說中的主角一樣。然而,現在的生活未必不好,
有可能只是自己眼睛瞎了,看不見美好之處而已。希望我自己不是眼睛瞎掉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