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們開學了...

作者: tzboy (tzboy)   2022-02-13 02:48:00
參考書目:寶德大道院 人生遊記
觀世音菩薩 降 甲午年七月初七日
第九回 追求學問宜盡心
菩薩:今夜, 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瞬間蓮台昇空,只見四周星光閃耀,下方燈火通明;
不一會兒時間,蓮台逐漸慢慢下降在一處校園裡。
此時,正是學生們上課之際,大部份學生都聚精會神的集中精神在上課,
講台上老師們非常用心的在傳授課業,令人感到「師者苦心、學者精勤」的精神,
可敬可佩!〉
菩薩:賢生啊!觀看學子們認真上課,有什麼感想乎?
邱生:學生愚昧!只知求學之路漫漫長長,似乎每一個環節都懈怠不得;
若稍有懈怠,或許將永遠無法接續得到。
菩薩:確實。學子求學問,必須堂堂認真,並且盡其全心全意的將所有精神
都灌注在課業上,認真吸收教師們的傳道心法;唯有如此,方能修練成為
本身之記誦內涵,一堂課下來能記誦多少算多少,其餘的便仰賴課後的複習。
邱生:學生感同身受,因為過去求學期間都未能重視課業之重要性,
^^^^^^^^^^^^^^^^^^^^^^^^^^^^^^^^^^^^^^^^^^^^^^^^^^^^^^^^^^^
導致現在做什麼都不行,非常慚愧之至。
^^^^^^^^^^^^^^^^^^^^^^^^^^^^^^^^^^^
菩薩:賢生有何感受,不妨提供眾生有所知其改進。
邱生:往日學生對於英文,總是覺得那是洋人的語言,因此,
並未用心吸取課堂上之教授,形成「一字誤,萬字皆昧」之地步;
最後曾經有數次之機會,正面臨有人以英文與學生交談時,卻是雞同鴨講,
絲毫不知對方所言為何,實在連比手畫腳都有問題,
真是對當初教授英文的幾位老師感到慚愧不已。
菩薩:求學問必須時時用心,遇有未能明白之處,理當適時發問,再有不懂之處,
應該於課後向教師們請教才是。若本身遇有不明白之處,又懶得詢問教師或同學,
將使自己不了解之處永遠不了解。
如若本身因智力未彰,但能確實上課用心學習,並且反覆練習之後,仍然多有不解,
因為本身盡力而為,故可以感到驕傲,因為自己已經盡力了;
但有些學生則不然,明明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卻未肯用心學習,那應該感到慚愧的。
邱生:聽菩薩如此言道,方才學生特別注意了一下,課堂上比較後方的學生,
有二、三位老是在東張西望、傳紙條以及聊天,完全無視於教師在講台上的殷勤教授,
實在令人感慨不已!
好像求學問而不肯認真上課學習之現象,已然成為有些學子千古不易的毛病。
菩薩:求學問,一旦在課堂上不能認真,並且不能用心的學習,
不肯盡力將當天的課業弄懂者,便要對不住三群人。
邱生:對不住三個人嗎?還是哪三群人呢?
菩薩:其一,對不住課堂上的教師群:因為教師們都是經過數十載的苦心攻讀,
有時甚至於挑燈夜讀,幾經考場進出而通過各項國家考試,才有資格站在台上教授學問;
一旦學子們未能用心學習,荒於課業,則對於教師過去的用心教育,乃是非常對不住的。
其二,對不住父母:因為父母終日在外辛勞工作,換取微薄工資,除了養家糊口,
為的就是供給學子們有一個學習向上的機會,不至於輸在起跑點上;
學子若是不認真學習,不能努力求學,則非常對不住父母供給求學的苦心。
其三,對不住社會上許多沒有辦法上學堂求知的群眾:眾生當知,能有福氣成為學生,
乃是人生中最幸福的,要用認真來感恩社會的。試想,當本身置身於學堂上時,
在這個社會的某些角落,有許多同年齡的同胞們,必須為家計而放棄學業,
努力工作養家,或者是半工半讀,以維持求學之途。
如今,我人有福免於太早勞動於工作,又免於為教育費用而奔波,理該以認真學習
並用心求知,來回應社會及父母的工作勞苦以及教師們的盡心傳道才是。
邱生:非常感恩菩薩的教示!
菩薩:其實,尚有一位才是真正對不住他的。
邱生:是哪一位呢?是不肯用心學習者最對不住的人呢?
菩薩:怠惰於學習,最該表示難過的人,便是至聖先師孔夫子。
孔夫子孜孜不倦,傳下學問,教育英才,成為華夏民族五千多年屹立不搖的國家基礎;
若有學子怠惰於學習,則非常對不住孔老夫子。
是故,眾生求學問期間,務必做到用心能無愧也。
邱生:感恩菩薩給予眾人之勉勵!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觀世音菩薩 降 甲午年七月廿一日
第十回 求學寶貴莫蹉跎
菩薩:今夜, 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瞬間蓮台升空,但見星光閃耀,不一會兒時間,
蓮台徐徐下降,來到一處校園。觀看學子們大都是認真上課,
唯有少數幾位同學似乎東張西望,不曉得在做什麼?〉
菩薩:賢生可有觀察到學子們普遍都是很用心在學習的。
邱生:是啊!很多同學正努力學習中,令人敬佩不已,尤其學生望塵莫及,更為欽敬。
菩薩:身為學子本該用心於學問上,認真聆聽教師們的指導及傳授,如此才能有所吸收,
也才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邱生:為何求學與生命有所關聯?
菩薩:一個人的生命旅途當中,求學時期便佔用掉黃金歲月十數載,
在那十數載的求學歲月當中,乃是人生記憶能力最強的時候;
因此,若能善加運用求學的歲月,課堂上多用心聆聽師長們的指導,
遇有不明白之處,便予以發問,不但自己可以爭取多一次瞭解的機會,
同時亦能製造其他不明白的同學有多一分學習的機會。
邱生:求學問,除了學習,也要發問,從學習中發現疑問,藉發問取得師長解釋
以增長更寬廣的知識,轉化為自己所能擁有的知識。
學生打從求學以來,完全沒有一次發問過,真是感慨往日之未能重視學問的因緣。
菩薩:眾生縱使本身領悟力特別高,通常還是會為了驗證自己的見解是否有誤,
因而會向教師們請教,以本身之解析方式,請教師們給予指導。
何況大部分學子對於學習上之理解力通常不高,勢必更應該有許多問題要提出來發問
才對;但理解力不高的學子,若連發問都懶得提出來問,那麼無疑是虛度光陰,
浪費了學習的青春歲月。
邱生:菩薩所言甚是。但願同學們能夠有問題而勤發問,為自己增長知識,
為社會多明白一些理諦,將來步入社會,才能儘快為民服務,並且每一次的服務大眾
都能很有機會派上用場;因此,平時多用心些,可保存知識,並轉化為智慧。
〈此時,似乎有同學乘著沒人注意時,偷偷溜出校園,其翻牆能力卻勝過學習能力。〉
菩薩:眾生既然有幸成為學子,就該好好將學問弄懂,才不枉父母供給上學的苦心。
求學乃是為本身未來謀職以及於人際間應對進退上,都有一些相關聯性,
倘若此時疏於學習,選擇蹺課去過不正確的自由時光,等待有朝一日,
才來自覺過去學習期間浪費掉太多寶貴求知的日子,恐怕欲找尋已不容易,
畢竟隨著年齡逐漸增長,學習力愈來愈差,便要花費更多時間,重新學習那原本
只需要認真一分鐘便可得知的能力。
邱生:原來年紀愈高,學習力愈差,難怪學生總是學東忘西,原來學生也是上了年紀。
菩薩:眾生其實不用擔心年紀高而學習力差,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方面
永無止境,因為人外有人,自己再如何學識淵博,都有比自己更有妙智慧的人存在,
只是每一個年齡層,都不應該荒廢掉該年齡層所應學習的範圍以及所應該保有的精神。
如此便可不斷增長見聞,達到無人可以擊敗自己的境界。
若是本身經常蹉跎可以學習成長的光陰,則必日漸萎縮自己生命的氣度,
^^^^^^^^^^^^^^^^^^^^^^^^^^^^^^^^^^^^^^^^^^^^^^^^^^^^^^^^^^^^^^^
慢慢的將無法與他人相比擬,最後終將落入失敗而損耗生命的情境。
^^^^^^^^^^^^^^^^^^^^^^^^^^^^^^^^^^^^^^^^^^^^^^^^^^^^^^^^^^^
邱生:感恩菩薩指導!相信將有不少學子們受益無窮。
菩薩:但願如此。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作者: tzboy (tzboy)   2022-02-13 10:36:00
又消災劫-400 日子難過了…不化的話又不行 上次沒化搞到焦頭爛額 外送也無法做 怎麼辦?只能先跟媽借了…神明早就開示過我災劫重重了…懺悔累世都在害人 orz只有短暫幾世當好人的 from 天心佛道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