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嗯

作者: htx9 (螞蟻)   2022-01-14 19:57:57
晚上量飯後一小時的血糖值111,看來減醣飲食有起到效果? 再觀察看看。
我還是常常會吃醣類,不過比以前少一點就是了。
聽說時間空腹不會啟動長壽基因,讓人變得健康長壽?
= = = =
看完一本書《錯誤的保健反而不長壽》。作者是高須克彌,前陣子大陸禁
臺灣鳳梨後有上網支援臺灣,好像還有認為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爭議新聞。
這本是主要想表達節食或斷食並不能使人健康長壽,反而可能會早死的概念。
想要長壽就要順從身體的慾望,多動多吃。
我是覺得節食或斷食能不能讓人變得健康是見仁見智,不過如果想要這樣做
要注意營養均衡和控制理想體重的問題。
太胖和太瘦對身體都不好這點我同意,常常可以看到微胖的人比較長壽的研究
成果。太胖固然要減肥,但如果體重本來就處在正常標準就沒有必要減肥了。
如果為了愛美或者以為瘦=健康而繼續減肥,反而可能因為營養不良而早死。
太胖也許容易得生活習慣病,不過太瘦可能也會得生活習慣病。
不管是要依身體慾望來進食還是節食、斷食,要時常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態,
除了那些檢查數值,還要感受身體、精神和心情是否有維持一定的水準。
否則如果為了減肥、降血糖或降血脂而讓自己身體有氣無力、精神不佳,
也不是一個健康的做法。
適合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本來就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天生基因好,一輩子大吃大喝、
隨心所欲還能夠活個8、90歲自然死亡。有些人可能基因或體質比較差的,
稍微吃胖一點就有新陳代謝症候群了。有些人可能很瘦還會得生活習慣病。
書上或網路上所寫的養生方式也不能盡信,不過可以自己嘗試看看,找到適合自己
的養生方式。只要不要去聽信沒有根據的消息或者吃來源不明的飲食就好了。
也許我們無法變得長壽,但我們至少能夠決定我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能夠過得健康又快樂,那自然是相當幸福的一件事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