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嗯

作者: htx9 (螞蟻)   2021-12-29 19:59:14
要改變習以為常的慣性相當地不容易,一開始可能感到痛苦或不自在。
但如果能夠撐過難熬的適應期,也許接下來等待著是一個光明的未來。
當然要維持一項新的習慣更加地不容易,稍微不注意或者有意外狀況發生,
很容易又回到原本那般安逸的狀態。
改變並不難,難的是害怕改變,難的是要維持改變的狀態。
美食與甜食確實會誘惑人們去享用,就好比電玩遊戲很容易讓人沉迷於其中。
如果是適當的享用或使用可以調劑身心,但如果過度攝取或者沉迷其中反而有害。
這兩年雖然減少零食的攝取量,不過還是沒辦法完全戒掉甜食。
身體不好也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應該去承擔相關的責任。
比起到處怨嘆自己的不幸,還不如積極地去面對、去處理。
雖然這幾年有控制進食量了,但是成效似乎沒那麼大,血糖會漸漸飆高也不是沒
有原因的。目前的飲食習慣可能還要再調整一下才行,舊有的習慣可能是延緩病症
確診的時間,但還不到改善的地步。
有時候常常覺得明明吃很少了,卻感覺問題還是繼續存在,難道必須再吃更少嗎?
= = = =
一般的健康檢查是只注重空腹血糖值,但一般糖尿病的進程,首先是飯後血糖值失控,
然後才是空腹血糖值失控,最後是罹患糖尿病。當然在這些病程之前,可能會先罹患
新陳代謝症候群,只是一般人看到自己膽固醇或內臟脂肪偏高可能也不會太在意,
或者一開始注意不要吃太多肉,然後過一陣子又開始不忌口了。
一般人除非家裡有血糖機,不然沒事也不會去測量自己的血糖值,更何況大部分的人
包括我也只重視空腹血糖值。如果能夠在飯後血糖值失控的時候就減少醣類的攝取,
也許不會讓胰臟太過操勞。
其實我蠻好奇的是,人類從事農耕社會已經有數千年以上(一萬年?),這時人類的主食
以醣類為主的話,身體卻沒有跟著進化,導致身體用來降血糖的機制只有胰島素而已。
也許是演化的時代不夠長,畢竟人類之前過著採集狩獵的生活可是比農耕社會長很多。
也許我們人類比較適合以肉做為主食。
因為降血糖的機制只有胰島素可用,所以一旦胰臟過度疲憊或者出現胰島素阻抗的話
,很容易就會演變成罹患糖尿病。雖然打胰島素或吃降血糖藥看起沒什麼,
但也只是延緩疾病惡化的速度而已,如果不調整自己的飲食作息,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的話,胰島素也只會愈打愈重而已。
沒人希望自己得病,最近在八卦板好像看到有人3X歲就罹患糖尿病的,想想我也是高危
險群所以不得不注意。另外我在醫院的洗腎室也看過3X歲就在洗腎的,想想我也是高危
險群,真的不注意不行。
= = = =
不過過往的習慣要一次改變實在是很困難,要我不吃主食或者斷食相當地困難,
可能試個一、兩次又恢復以往生活模式了。雖然有減少進食量,不過我的飯量比正常人
少很多了,再少下去乾脆不要吃好了。
想想一天三餐如果這樣吃的話:
(1) 吃兩、三顆蛋(蛋黃只吃一顆),再配個牛奶。(牛奶也含有乳糖等醣類,而且有些人
提倡牛奶有害論。)
(2) 吃糙米飯搭配蔬菜湯。不吃高纖蔬果也不行。
即使是低GI食物也是醣類,血糖高也不建議吃太多。
(3) 生菜莎拉配現打蔬果汁。
好像熱量不夠?
(4) 魚肉或雞肉料理。
沒有主食光吃肉實在是很難習慣。又不是中秋佳節在烤肉。
= = = =
嗯? 不打了。
作者: MadCaro (實踐!!不接寵物溝通謝謝)   2021-12-29 22:14:00
要不要試試看減醣飲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