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的嫉妒

作者: silense (寧靜的韌性)   2021-12-11 23:55:24
我才明白那種沮喪無法消失
他就只是,變換到不同的時間發作
每當我脆弱下來
我就為此變得起起伏伏
那種差別待遇
掏空我的知足與平靜
足以讓我忘記所有我所擁有的東西
我跟他冷戰
作為他不公平的懲罰
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好過
相反地,我感覺更糟了
這世界公平嗎
世界從來就不公平
或許我想要追求的也不是公平
我只是想要他向我這邊傾斜而已
我永遠沒有辦法成為第一名
如果我做的很多,我是這樣
我做的很少,也是這樣
那憑什麼我要做的很多
到底為什麼
你知道
如果你不懲罰邪惡
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懲罰正義嗎
你說你知道
你真的知道嗎
你知道什麼
我就只知道
在你面前
我什麼都不是
Maybe I just one of the way to prove you are same with all the people.
And you are
重男輕女
都一樣
使我感到憤怒的
原來是嫉妒
我嫉妒我的兄弟
嫉妒會蒙蔽我的雙眼
使我忘記自己是誰
我常問
我哪裡比不上他們
可是發明這個問題的人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像是作繭自縛
Stuck in there
還是樂在其中
為什麼他做錯事情不用受到懲罰呢
你們也會這樣困惑嗎?
I did.
And I’m suffering.
人類在評斷他人的時候,
往往依據兩個主要原則:能力與親切。
缺乏能力又不親切的人,
會成為我們藐視的對象;
能力高又待人親切的人會受到尊敬;
親切但缺乏能力的人會受到同情;
能力高但不親切的人就會讓人嫉妒。
那些各方面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在某些地方超越了自己,
嫉妒的感覺最容易襲來。
嫉妒和七大罪中其他罪惡的另一個重大區別,便在於嫉妒是由外界驅動,
而不是完全發自於內心。
對手的衣服更漂亮、
度假品質更高、
休閒嗜好更刺激、
事業更成功、
擁有的特權更多
──在在凸顯出「差異」,
他們有而你沒有,這才會讓人嫉妒。
嫉妒的要件
1.差不多
2.把自己的處境跟某人比較
3.難以取得的目標
4.覺得較優越、有利的事物並非對方應得。
嫉妒:保護自己有的、想要得到別人有的
叔本華:
人類看到他人的快樂與財富,
就會更深刻體認到自己的不足帶來的痛苦。
康德:「嫉妒的人會想要摧毀他人的幸福」。
但丁可能希望減輕嫉妒帶來的痛苦,
那些犯嫉妒之罪的人眼皮會被縫起來。
如果我們看不到別人過得多好,
也就無從把自己與他人做比較,
這樣就消除了嫉妒造成的禍害了。
人類天生就有競爭心理,
嫉妒是由「別人比較幸運」所造成的情緒。
我們注意到他人與自己有差距,
且自己比不上對方時,會感到嫉妒。
這會在我們落後於同儕時帶來提醒效果,
而這種社會情緒
就是在驅策我們要努力「跟上別人」。
我們可以把嫉妒看成一種情緒指標,它會在我們面臨到自己正處於劣勢的不公狀態時,警
告我們。這種不愉快的體驗來自其他人勝過自己所造成的社會痛苦,如芒刺在背,而它也
推著我們採取行動。舉例來說,嫉妒心可能讓我們主張得到公平分配的權利,只要我們抱
怨得夠多,或許就足以讓自己將來不被其他人占便宜。在這些狀況下,不論是我們要改進
自己的舉動,又或者是自己受到不公對待,而他人需要改進他們的舉動,我們都必須要有
所作為,以減少痛苦。
就像是我頑強的生長
卻只讓你掘起 作為他的肥料一樣
Why should I b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