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反應 2021/11/4

作者: ilapsara (ilapsara)   2021-11-05 00:09:32
今天又在主計畫會議上被分系統補刀
我想如果功能組沒有很用力去面對
畢竟我也不是那方面專業
該轉達的我會轉達
但對方會不會有feedback就不是我能掌握的
對於不能掌握的事情我不想去想太多
諮商心理師也說:
私人企業看重對組織有正面效應的員工,
會用制度獎勵留人才下來,
公部門有績效的員工對同事是種威脅,對長官是種方便
所以事情會越堆堆多
所以何必替他們扛責任與面子,還比他們認真
這邊的戰場不是在實驗室跟技術上,
而是在政治層面跟會議室。
不過畢竟在所謂的F3反應中(戰鬥/逃跑/僵住),
我的情緒反應都傾向逃跑
所以這段時間要想辦法控制自己的恐懼感跟情緒反應
看懂人性就不要太埋怨,順勢而為就好,不要做到都過勞了還顧人怨
在真正無懼的身心防彈術中作者提到:
"了解自己的F3反應,能讓我學會控制自己,提前辨識自己打算怎麼做
並評估這個反應的成本跟好處。"
"如果沒辦法很快分辨自己屬於F3的哪一類,可以列出你遭遇威脅的三個過往經驗,
你當時做了甚麼?你的反應有無因應局勢不同而改變?還是你習性基本上都一致?
你找出了自己天生的F3反應後,就可在激烈局面發生前,先預測自己會怎麼做,
並想出不同方法來控制"
由於我的F3反應傾向逃跑
也就是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誤)
面對長官或情緒容易失控的人總是唯唯諾諾
也許在下次逃跑前,我可以花點時間判斷這是不是最佳解?
也許逃跑真的有用,但留在原地評估現狀或做出反擊也可能是更安全且務實的選項
作者說 如果更了解自己與自己的F3反應,就能列出更多選項進行決策
而不是單靠潛意識來應對某個威脅。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F3反應控制力越大,
就越能控制困難局勢與挑戰,而這也是打造防彈人生的基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