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騎驢/反省

作者: db12467 (miumiu)   2021-07-09 03:07:22
今天去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沒有什麼急迫要做的事情,
太無聊,所以又破了很多戒,好需要反省,但我還是想記錄網友們的意見。
(1)不自覺的看了很多網友留言
今天宣布微解封,但在記者會之前就有看到醫師貼那張圖。
很自然地點開留言區,畢竟還算是同溫層,但發現許多人對政策有很多意見。
以下:
a.最一致的意見,就是安親班這類孩童相關的還是不開放很有毛病。
家裡有小孩,所以很明白家長想把小孩送出去的心情,
但也因此能猜想為何會有這樣的決定,
沒法獨自在家的年紀,口水鼻涕到處抹是正常,打噴嚏、咳嗽當然不會遮嘴巴,
還有廁所乾不乾淨也是個問題,所以我也會擔心自家小孩去幼稚園的風險。
我想,背後還有許多理由比這個重要許多吧。
b.有人靠北表演場館沒觀眾是要看什麼
這個我就覺得很沒必要罵,有很多能罵的,挑這一點出來也滿薄弱的。
日本之前也執行過無觀客演出,當然會差很多,是我也不會想要看,
但...疫情之下我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法,表演就是人擠人啊不然呢...
相信台灣今年內就可以恢復有觀客演出了。
c.電影院、健身房可以,為什麼圖書館不行?
有人回覆圖書館不具營利性質,繼續停業也不會造成生計影響才有此決策,
但提出問題的人當然不接受這個說法。
圖書館停業對許多愛書人應該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家裡附近的圖書館藏書很少,我乾脆都用買的了所以沒有這個疑惑。
確實,一本書用借的,數量多起來也會省下很多錢,家裡沒空間的人也差很多,
但是,說真的難保每個借書人都會乾淨的讀書,一定有人會抹口水翻頁吧...
我知道這樣說,一定有人會講那健身房器材還不是一樣會沾到汗水等等,
我想,可能又會扯回是否關乎生計吧,館長都出來罵業績很慘了。
d.室內不得超過X人,但允許戶外9人旅遊。
有人表示旅遊又不會只在室外,一定會去吃飯的吧。
我覺得這一點主要是想開放戶外旅遊,讓大家可以當天來回出去透透氣,
吃飯這一點真的有矛盾到,或許就得外帶找個地方吃?去夜市?
延伸:個人感覺旅遊完全是看個人勇氣問題及道德問題...
在這個節骨眼我不會想要出去人擠人,尤其要擔心是否有暗藏的感染源,
以自身來說,出門後要常洗手、酒精消毒、手不能碰到口罩、到家馬上洗衣服...
這些防疫措施真的真的已經很累,出門旅遊簡直會累死。
撇開疫情好了,這個天氣也根本不會想出門,中午都不出公司買午餐了^^
e."不支持解封,應延長到暑假完" vs "只北部有確診了,應趕快解封或分級解封"
看到這種民眾vs民眾的對立留言,我就會想如果我是政府,到底應該怎麼擬政策?
不支持解封的人擔心開開封封,一定會像國外一樣日後產生另一波高峰,
我明白我懂,我不想解封,居家上班很爽很好,我不想要在尖峰時刻在捷運人擠人。
而且國外的例子歷歷在目,台灣人和國外一樣都是"人類",絕對不會是例外。
想解封就很好懂了,當然爸媽們快發瘋、各實體店家業績慘到快倒閉等等,
我也好希望吃那些口袋名單,但對我而言也不是最必須的事情,所以還能忍受。
可是三級警戒對很多人來說是日子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我明白那個急迫。
QQmei有分享,英國是供給半年紓困費用,所以店家才得以停業,
但這又得牽扯到英國是高稅金高福利的國家,台灣人能接受高稅金嗎?
這又得扯到台灣薪水偏低,再說如果改成高稅金,又真的有高福利嗎?
扯遠了,只是習慣把網友的延伸問題打出來而已。
總之根本上,「解不解封」民眾就有對立的意見,真的很兩難啊。
f."開放健身房還不如開放泳池,比較安全" vs "泳池比健身房風險高多了"
 這個我覺得超好笑,也是個人意見偏多的留言,下面吵成一片。
我自己是不太能接受泳池,即使我知道有大量消毒。
小時候上游泳課潛下水時看到水裡飄著三四坨白白的鼻涕,
那個畫面仍然歷歷在目,更別說口水隨時會分享到水裡了。
g."健身房又不是必須,要運動不會去公園?" vs "館長日前直播靠北停業業績慘兮兮"
最近有在看幾位健身網紅的貼文,看了三四個都表示即使在家,而且有用道具,
那個運動強度還是不比去健身房來得好。
我相信對很多運動是每天作業的人來說,沒有健身房也影響到了生活,
當然不去運動也不會活不下去沒錯,那開健身房的人呢?
我有看到健身房的經營者發文表示,這波疫情被影響而不為人知的還有健身房,
虧損什麼的,相信去看館長的直播就一清二楚了。
像這種民眾完全對立的意見,我還真不知道健身房到底應不應該開放?
h."什麼都要政府給標準答案,巨嬰?" vs "不說清楚被罰六萬你甘心?"
補充:"什麼都不說清楚明白,標準華國"、"故意說得含糊讓民眾放棄乾脆繼續三級啦"
我原本是保持前者的看法,但看到後者,也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我也覺得"基本的"遊戲規則弄清楚比較好,如果自己真的身處違反風險的話。
但是,有沒有那麼衰被檢舉、遇到警察好像又是另一回事了,
脫下口罩抽菸的,有沒有上萬人?甚至有8+9完全沒戴口罩,三個面對面聊天,
而那位屏東的先生,只是脫下口罩擦汗就被路過的警察罰錢。
-
看完指引,我問問自己,這個時間一定非要出去玩不可嗎?非要在餐廳內用嗎?
如果要,那我就必須得弄清楚規則。還好沒有,我只能慶幸自己不需要煩惱這麼多。
台灣有兩千多萬人,兩千多萬種生活型態,
有人跟我一樣宅又自由,解不解封根本沒差(除了可能得回公司上班:()
有人視健身/游泳/出門散步/旅遊/上餐廳吃飯為必要行程...
真的沒有標準答案。
今天的政策真的有很多可以拿出來被罵的東西,也被罵得很慘。
看完網友的留言,我的頭又開始痛,心跳也變得比較快,
我真的是自作自受,又開始不自覺地吸收字裡行間的負能量。
現在想想,看完這些留言也讓我知道政策不可能是完美的。
還有,在某一位醫師的某一則貼文的留言罵,政府看得到嗎?
不會吧,那我會想把打字的時間,拿去做對我自己更有正面的事情。
2.我忍不住留言,也回覆說"要運動不會去公園"先生的留言
今天忍不住換了留言用帳號,我留了:怎樣都有人罵,還是做好防疫比較實在。
所幸沒有人來和我筆戰,我只是想提供一些不同意見,
接著我告訴那位先生有人就是認為健身房是必需品,在公園運動的強度差太多。
有位阿姨回我「現在是以全體利益為優先還是個人考量?強度不夠不會去推輪胎?」
我回覆「其實我也不是會去健身房的人,只是看很多運動人士這樣說,
想和大家分享總是有人會因為個人考量而抱怨而已。」
阿姨好像就再也沒回我了,後來我也不想再登入看通知。
我的動機是,想要讓這些人知道\有些人的意見跟你是對立的哦!/,
就像阿姨來回覆我一樣,他認為我是一個想要去健身房想瘋的人,
所以她知道有人覺得健身房應該開放,我也許還是達成我的目的了,吧。
但我還是覺得,達成目的還是空虛的。我不應該浪費時間和陌生人討論政策。
他們想罵就讓他們好好罵,反正不管怎麼罵,也不會被查水表。
(但如果有人說罵政府會被FB封鎖的話,我很慶幸區區小國居然還能控制FB)
他們就是需要把負能量通通吐出來,絞盡腦汁打出酸言酸語才會比較舒服吧?
我覺得打字好累,無論是電腦或手機,斟酌字句也很麻煩,
打完句子看到不通順也很困擾。跟陌生人吵架也沒意義。
-
所以我不要再留言了,也不要再沉迷看留言了。
要記住兩千多萬人,就會有兩千多萬個意見。
我太容易接收別人的情緒了,我最重要的事情是遠離所有人的負能量。
EN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