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作者: hsimufei (修道緣君)   2020-12-15 11:31:01
教國文,實在有好有壞。
為了能更深入淺出講解文本,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又能學到東西,
備課時必然得不斷自我淬鍊,於是自己對詩文的體會更深了,
貶謫文學讓我在身處逆境時,得以淡然處之;
孔孟學說讓我在最有熱忱時,盡情揮灑;
老莊思想讓我在燃燒殆盡時,懂得重新休生養息;
親情詩文讓我更思父母恩與兄妹情。
然而,已從十足理性轉變成感性居多的我,
在講解文本時,經常受到情意影響,在講臺上、學生面前、研習分享當下,
情緒彷彿衝破圍籬的猛獸,難以控制。
「相見時難別亦難」
今早講解李商隱的〈無題〉,突然憶起週末送別妹妹,
以及身留他鄉,目送家人回台南時的畫面,
鼻子一酸,聲音也微微出現哽咽,所幸下課鐘響解了危。
我想大多數的學生無法理解,該句蘊含了多深刻的悲傷與無奈,
但這不能怪他們,畢竟經歷得不夠多,我在他們這年紀,還「不知愁」呢!
又,想念家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