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1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8-13 17:40:03
下大雷雨回來,貓在家說要煮麵吃
開始看人性的弱點啥,我記得以前翻過,沒啥學起來的...-.-
咳,吃診所醫生給的喉片,晚上接寶寶經過藥局再買些?
如果你想過得好些,也許該學習怎麼從過得差變過得好的人
而不是去觀察人家過的有多爛,沒有人希望自己過得爛吧?
也許有些人趴在爛泥裡找自尊,也許...-.-都是其他人的錯,爸爸的錯,媽媽的錯
社會大眾的錯,政府的錯,環境的錯?人有抱怨的權利,不過抱怨完會變好?
唸佛
謝謝
人們所最注意的是健康,其次是想知道更多些人與人之間關係發展上的技術,他們要學習
與人交往和影響他人的技術。他們不希望成為一個演說家,也不要聽那些離了譜的心理學
——他們希望聽到立即可以在事務上、社交上、家庭中,所能應用的建議。
從前在學校時,他們看過很多的書,相信擁有從書本上得來的學識,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

可是在事業中掙扎數年,受過困難和歷經挫折後,他們深深感到失望了!他們發現有些建
立起重大事業的成功人物所具有的知識,並非是在過去課本上所學到的。那些成功的人,
善於談吐講話,能移轉或是影響他人的思想
由於不斷的訓練,使他們開展了他們的勇氣、自信,和熱心,且自然地移轉到他們私人的
談話中。如何克服他們的恐懼,而開展他們的勇氣。
「應付人的能力,也是一種可以購買的商品,就像糖,和咖啡一樣。」他又這樣說:「
我願意對那種能力,付出酬勞,它的代價要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高。」
教育最大的目的,不僅是求知識,而是實際的行動。
你如果要從這本書裏,獲得真實持久的益處,不能草率的看過一遍就認為夠了。你把這本
書詳細閱讀過後,每月應該抽出若干的時間加以溫習,同時要放在你書桌上,不時的翻看
。別忘記,只有恆久的,深切的溫習,才能使這些原則的運用成為習慣。
不要批評,責怪或抱怨。
獻出你真實,誠懇的讚賞。
引起別人的渴望。
能接受批評改進的大概至少都混到大人物了...-.-對凡人省下批評的時間
你好歹讚美自己一下?家人?
你的渴望是啥?
改進自己,比要求別人改進的可能性大些?至少屬於有希望自己動手做的範圍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8-13 17:58:00
等待晚上round3的驗證上帝在末日之前,還不打算審判人!去保母家接寶寶,早了,晚一點出門買白板筆跟板擦給寶寶洗衣服,洗碗,收垃圾,泡奶,買了加藥喉片,一天最多3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