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7-23 05:59:39
12點多起來,去小床躺,2點多起來,回去大床,5點左右貓鬧鐘響起來吃藥,貓起來
寶寶還在睡
唸佛
謝謝
拖命活著
晚上預定去看中醫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722/1766265.htm
大學校系怎麼選?台大教授嘆「世界已經不一樣」:大家醒醒!
葉丙成也提到台灣的各層面問題,包括「勞健保的財務狀況、產業更迭、區域政治的對立
、許多職業被網路/AI/自動化取代淘汰」,「我們連當下的世界會變什麼樣、該怎麼自
處才『好』都不知道了,誰還能告訴你,你念大學填哪個學校、念哪個科系才『好』?」
最後葉丙成提醒大家,請放下專家可以幫你斷言人生好壞的想像,應該思量自己到底對甚
麼有熱忱,最重要的是,要讓未來的自己培養出在這天翻地覆的世界能繼續存活的關鍵能
力,「如果沒想清楚,就算念第一志願,也不會變人才;只要想清楚了,不管去哪裡念書
,都能成為人才。當思考你的未來時,請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已經不一樣了。This
is a crazy world, no one can predict the future, no more。」
就以前唸台大唸到去自殺,哈佛出來做郵包炸彈啥的人也不缺吧...-.-
印象裡還有獨生女出國留學回來在人行道上被車撞死的?
前幾天一個女醫生開車在路上被翻倒的大車壓扁?
我們啥時候清楚的知道未來過了?無常大鬼 不期而至
房市名嘴Sway曾在節目中表示,如果是退休族,要考量「醫療距離、陽光空氣水、市場採
購便利、安靜住宅圈」,退休族買房就是要好住,隨著年紀增大,往返醫院次數也較多,
有沒有公園綠地運動休閒,對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原文網址: 退休住郊區爽爽過一生? 網:恐直接「領便當」了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83674265897.html
就沒退休,這些不是問題?
還是一樣不清楚要做啥,對政府的信賴度越來越低
偶爾看看歷史書,幾十年的平安,蠻運氣的?
索羅斯算蠻厲害的人,索羅斯老爸的應變跟決斷力?也許跟政府官員撈錢背景有關?
不知,持續擴張在股市的資產...-.-
考慮下午請假去處理老媽振興券啥的事...
老到可以死
很多染上二十世紀晚期健康「狂熱」的人,即便他們運動、注意飲食、不抽菸而且飲酒有
節制,還是死了。引領我接受健身文化的女性連鎖健身房老闆露西兒.羅伯茲(Lucille
Roberts),五十九歲時,很沒道理地死於肺癌,儘管她「自稱是個運動狂」,而且《紐
約時報雜誌》報導說她「連一根炸薯條都不碰,更別說抽一根菸了」。魯賓晚年致力於嘗
試所有據稱有益健康的飲食風尚、治療和冥想系統,五十六歲違規穿越洛杉磯的威爾希爾
大道(Wilshire Boulevard),兩個禮拜後傷重不治。要是這趨勢繼續下去,每個參與健
身文化的人──還有每個不那麼做的人──總有一天都會死。
這些死亡案例有的著實令人震驚。《預防》(Prevention)雜誌創辦人,也是有機食品的
早期提倡者傑羅姆.羅德爾(Jerome Rodale),在錄《迪克.卡維特脫口秀》(The
Dick Cavett Show)時,因心臟病發作享年七十二──羅德爾的死令人更加難忘,因為他
曾在鏡頭之外宣稱「決定要活到一百歲」。暢銷書《路跑全集》作者費克斯相信他可以靠
著每天跑步十英里,以及克制自己基本上只吃義大利麵、沙拉和水果構成的飲食,智勝當
初讓他父親英年早逝的心臟問題。但他在一九八四年被發現死在佛蒙特州的路旁,死時年
僅五十二。暢銷書《抗衰老,更年輕》(Younger Next Year: Live Strong, Fit, and
Sexy──Until You’re 80 and Beyond)作者之一亨利.S.洛奇(Henry S. Lodge)二
○一七年以仍算年輕的五十八歲死於胰臟癌。他的共同作者克里斯.克羅利(Chris
Crowley)在一篇訃聞中寫道:
我想人們會質疑:他的早逝難道不會削弱書中的假設?不會,一點也不會。我們總是說,
我們提倡的生活方式──也是亨利嚴格遵守的生活方式──在種種好處之外,還會降低死
於癌症和心臟疾病的五成風險,但並非徹底消滅。你可能運氣不佳,「滑雪撞上樹」或「
腦袋瓜裡長了顆橘子」,誠如(我們的)書所說的。
讓知情者更惶恐的是洛克斐勒基金會主席諾爾斯的英年早逝,他就是後來被稱為健康「個
人責任說」宣言的頒布者。多數疾病都是自找的,他主張疾病是「貪吃、酗酒、疏忽駕駛
、濫交和吸菸」,以及其他不良選擇的後果。「健康是一種『權利』的觀念,」他寫道,
「應該被個人有道德義務維持自身健康的觀念取代。」但他在五十二歲死於胰臟癌,導致
一名醫師評論家說「顯然健康出問題,不總是我們的錯」。
即便如此,我們認定任何早逝者都該接受某種生物道德解剖:她抽菸嗎?酗酒嗎?吃太多
脂肪、太少纖維嗎?換句話說,她的死是不是自己造成的?當兩位英國藝人大衛.鮑伊(
David Bowie)和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雙雙在二○一六年年初因美國主要報紙
報導的「癌症」而過世,部分讀者抱怨訃聞有責任透露他們死於何種癌症。表面上,這些
資訊有助於促進對相關癌症的「疾病意識」,就像福特夫人坦承確診罹患乳癌,幫助乳癌
去汙名化。這麼做毫無疑問也會引發對死者「生活方式」的指指點點。大衛.鮑伊在世時
若沒抽菸,還會死嗎?──但我們也該指出,六十九歲已經算是還不錯的壽命了。
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二○一一年死於胰臟癌一事持續引發熱議。他對食物相當挑剔,只
吃裸食純素的食物,特別是水果,即便醫生建議他吃高蛋白和脂肪的飲食幫助補償胰臟功
能衰竭,他也拒絕偏離裸食純素的路線。他的辦公室冰箱擺滿了Odwalla即飲果昔;他試
圖對非純素的同事傳教還因此惹惱他們,傳記作家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指出:
有一次和蓮花軟體(Lotus Software)的董事長米奇.卡普爾(Mitch Kapor)用餐時,
賈伯斯震驚地看著卡普爾在他的麵包上塗奶油,然後問說,「你難道沒聽過血清膽固醇嗎
?」卡普爾回覆,「我和你做個交易。你不要來評論我的飲食習慣,我也不談論你的個性
。」
純素主義的捍衛者辯稱,他的癌症可能源自偶爾會吃蛋白質(有人說他吃過一次鰻魚壽司
),或年輕時修電腦接觸到了有毒金屬。然而,我們可以說,殺死他的是果食主義的飲食
:從新陳代謝的角度來說,水果組成的飲食等同糖果組成的飲食,只不過他吃下肚的是果
糖而不是葡萄糖,導致胰腺被迫持續產生更多胰島素。至於個性問題──近乎躁狂抑鬱的
情緒波動──若說是頻繁的低血糖導致也不過分。附帶一提,六十七歲的卡普爾在我寫作
此書時仍舊健在。
同樣地,只要發揮點創意(或不良意圖),幾乎任何死亡都可以怪罪於逝者的某些失敗或
過錯。費克斯跑步首次感到胸痛和緊繃的時候,肯定沒有「聽他身體的話」;要是魯賓不
那麼自顧自的,他也許會在過馬路前看看左右來車。人類的腦袋大概就是會這樣運作,總
之每當有壞事發生或有人去世,我們就想尋求解釋,而且偏好一個包含有意識行動者的解
釋,譬如神明或精靈、惡人或忌妒的泛泛之交,甚至是死者本人。我們看偵探小說不是想
看清宇宙毫無意義,而是想知道,只要有充分資訊,一切都有它的道理。
試著有功能的活下去付帳單,我試著,雖然不知道最後如何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7-23 06:11:00
愛情是啥玩意?不懂被關在玻璃窗裡的小蟲一直飛財政部稱稅收短徵千億以上台東瀑布斷流,農田輪灌美心員工確診新冠病毒,月餅銷毀石門水庫水位同期十年新低安心旅遊補助宜花東離島喊卡寶寶送到幼稚園,上廁所,沒哭北部知名女醫傳自殺,陳屍浴室?長官履新,等同事的彌月蛋糕同事秀出來hero的文件夾,說讓人帶去開庭再給我一天每個家庭都是一個鬼故事,好形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