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防治

作者: dianaphelps (樹)   2019-03-28 13:50:51
昨晚在推特上注意到自殺防治的相關訊息,
其中提到一個關於自殺者的迷思:
自殺者並不是想死,而是想結束痛苦,
但這個念頭通常不是客觀、更是一時衝動造成的,
有自殺意念的人,很可能因為一時的衝動、
從產生意念到實際執行,
五分鐘的時間內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而自殺意念是如何產生的?
首先通常會滿足兩個條件:
無歸屬感:「我總是孤單一人」「沒有人真的愛我」
無能累贅感:「他們沒有我會比較好」「我是別人的負擔」
當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就可能產生自殺意念
如果這時又滿足了第三個條件:
自殺行動能力:「不怕痛」「不怕死」「擁有槍枝」
就容易帶來自殺企圖
「自殺往往是一種為了脫離苦海,卻找不到其他出路,在絕望之中
以及衝動之下的行為。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不再痛苦,大部分的人
不會選擇自殺。有時候,想要自殺的人需要的不是別人告訴他怎麼
做,而是多一些理解。理解不是認同,而是讓他有被了解、不孤單
的感覺。在還沒覺得被理解之前,努力開導只會徒勞無功。當人不
被理解時,很多時候會選擇沉默、不願多說、也有時候會跳針一直
說一樣的事,企圖證明自己真的很慘。當人被理解時,情緒才有發
洩的出口,才有餘力及空間整理思緒、解決問題,面對現實。」
陪伴自殺意念者,最重要的是傾聽、跟同理(理解對方),
最重要的是讓環境保持無害、且沒有工具可以使用,
因為有時候第三個條件容易促成衝動之下造成的遺憾。
然而還有一點很重要,
有時候面對自殺者,並不是我們講了什麼、或不講什麼,
就能夠去左右或影響他的念頭,
自殺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但,對於自殺者而言,這只是他的有限情境下所能做的自由選擇,
並不能歸咎於陪伴自殺者。
很多時候,即使第三人說了什麼、或不說什麼,
自殺者還是會自殺,
這個界限我覺得也是陪伴自殺者很重要、必須要去劃分的。
情緒健康跟心理醫療這塊,至今還不是被人們視為習慣,
當身體不舒服,例如胃痛、頭痛等,影響到健康、情緒的時候,
人們知道必須要去看醫生、必須要好好休息、吃藥;
但是當心理生病的時候,卻常常沒有出口,
跟人說了也不一定能獲得認同。
只是我相信在這世界上,一定還是能夠找的到人、是願意傾聽跟理解的,
即使只是用文字來抒發、
還是打一通求救的電話,
一定能找到方法的。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9-03-28 15:02:00
可以找下密宗頗瓦法的修持資料,據說心念夠強大的人,要走不過ㄧ個念頭,沒那麼麻煩奧修處理自殺議題的方式也可以找來看一下,蠻好玩的
作者: reserved (reserved)   2019-03-28 16:24:00
謝謝原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