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

作者: silense (寧靜的韌性)   2019-03-04 22:36:57
完美主義在這代人中比例增高並不意味著這代人會更加成功。相反這意味著我們正在變得
更加脆弱、焦慮,甚至破壞我們的潛能。
總之,完美主義是通過最終的自我挫敗方式來應對世界。但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極具諷
刺的是,在現實世界中,犯錯誤承認錯誤正是人們成長、學習和學會為人處世不可或缺的
部分。犯錯誤和承認錯誤也能使你的職業生涯、人際關係和個人生活得到提高。完美主義
者不惜任何代價避免錯誤,卻因此更難實現自己崇高的目標。
面對失敗,「完美主義者通常情緒上反應更強烈。他們感受到更多的內疚,恥辱。」他們
也感受到更多的憤怒。
「他們更容易放棄。當事情不可能完美的時候,他們傾向於以逃避來應對。」
麻煩在於,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成績與他們的自我意識是交織在一起的。 當他們不成
功時,他們不僅會對自己的成績感到失望,也會對自己本身感到羞愧。 具有諷刺意味的
是,完美主義隨後會成為一種對付恥辱的防禦策略:如果你是完美的,你永遠不會失敗,
如果你永遠不會失敗,那就不會有恥辱。
結果,對完美的追求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 而且,因為完美是不可求的,所以追求完美
也就不會有成果。
抵制焦慮和抑鬱最強的方式是自我同情——這正是完美主義者缺少的東西。完美主義者擅
長自我批評,而自我批評也會導致抑鬱症。
非黑即白的思維會導致完美主義者把失敗看成大災難
為何完美主義者會不斷增加?當一個人把自我與成就合二為一時,就會出現完美主義。如
果你明白這一點,這個問題就會變成: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自我定位?
在當今我們許多人生活的社會中,每當遇到一個人,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靠什麼為生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的個人價值太過於由我們個人成就的高低大小來衡量,而所謂的個
人成就往往又直接與我們衣食住行的實力相掛鉤。完全陌生的人通過衡量記錄在文書上的
價值來決定我們能否租得起房子、買得起汽車,以及能否接受貸款等等的所有一切。然後
,我們通過我們的外在表現——我們穿的鞋子,或我們的健美體魄——來獲取這些資源,
反過來,其他人也以同一方式來衡量我們是否值得一個職位面試,或是一頓晚餐的邀請。
「如果重點在取得成就上,那麼孩子會非常討厭犯錯,」柯倫說。「如果孩子將這種以嚴
格而狹隘的成就來定義自己的方式內在化,那你就會發現完美主義傾向開始出現。」一項
深入研究發現,專注於學業成就可能導致後期完美主義膨脹。
「比如這樣對孩子說『你確實努力過了。我為你所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這就是在創造
如此一種環境,在這裏,不完美並非不可以接受,而且還值得慶幸——因為這意味著我們
是人,而非神,」
阻止對自己的犯錯過度反應,這點很重要。可笑的是,這還包括在我自己沒有達到這個去
完美化的目標時也不要責難自己。
「允許不完美髮生,接受並讚美不完美,可以令人得到自由,」拉斯穆森說。「因為要保
持完美真的是很累。」
引用自https://reurl.cc/9RG7X
完美主義者很早就學會以「我成就,故我在」的信念去生活
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是那種竭盡全力(通常是病態的)去避免碌碌無為或平庸的人
且奉行一種「不勞無獲」的崇高信念。
雖然完美主義者並不一定都是成功人士,但是完美主義常常與工作狂緊密相關。
「『完美主義者』坦承他們的標準的確是會造成壓力且有點過分的,
但他們堅信這樣才能驅使他們實現從未達到過的卓越和地位」。
強烈的成功慾,但同時也可能會成為妨礙成功的東西。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者中,猶豫不
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他人反對意見的預感。
不斷的被「我還不夠好」的恐懼所折磨。
為了保護他們脆弱的自我形象,以及他們向其他人展示形象的方式
一個完美主義者總是設法採取自我防禦的方法以免受到任何威脅
--即使完全沒有必要防衛時。
以別人的失敗為樂
懷念上學可以量化的成功
「完美主義不僅僅是追求卓越或者奮力拼搏」Brown 在和 Oprah 談話時說到
「這是…一種就像是說:如果我看起來完美,做的完美,工作完美,生活完
美,那麼我就能避免或是減少羞恥感、責備和批評的思考方式和感覺。」
那麼給完美主義者忠告是什麼呢?
試著學習面對真實。讓他人理解你,做最真實的自己
卸下完美主義的保護盾去表達脆弱。
「真誠就是一種修行,每天都應該練習」Brown說「有時候是每天的每時每刻。」
出自https://clickme.net/24887
因為極度重視結果
所以忽略自己靈魂的存在
我一直在想我錯在哪裡
未曾發現我對在哪裡

甚至無關對錯
單純就只是我
用不到
清乾淨
沒有必要
沒有一點多餘或者滓渣
容不得錯誤和犯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