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2018.12.26 - 旅行日誌與紙膠帶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18-12-26 22:11:51
下午剛剛把《旅行,重新打造自己》送掉,
一本我似乎買了它十幾年,之中沒看過幾次的書。在送掉它之前再稍
微翻一下。
發現也許這本書比較適合曾經在多國工作或旅遊很久的人,對目前的
我來說大部分書中內容都講得太遠了,用不太到。在書後面的章節卻
有讓我眼睛一亮的部分,是講說如何寫旅行回來後的日誌。也提到這
種文體會受重視,是因為大航海時代國家及政府或民間團體都很看重
探險家去遠方記錄的見聞,譬如說像達爾文寫下的旅行日誌變成重要
的生物學文獻,而其他隨船的博物學者,植物學者,考古隊的日誌也
是給後來的人不少範本參考。所以我想有時候STAR TREK 開場有時候
會講星艦日誌編號幾號艦長某某人記載,就是歐美國家這種重視旅行
日記的傳統再現吧。
然後我摘要一下這本《旅行,重新打造自己》的旅行日誌書寫重點,
◆生動逼真的描述。
◆捕捉具有代表性的鏡頭。
◆結合過去的經驗。
◆意外的自我發現或者刻意的自我反省。
◆特別警覺的意識。
◆面對的挑戰。
◆內在的失序狀態。
◆激情。記錄最讓你有強烈情緒感覺的事。
◆對話。可以假設想和沒有真正見面的人說些什麼。
◆新技巧。練習旅行在異地甚至異國新的思考方式和感覺方式。
◆備忘錄。記下回家後未來要做的事。
◆宣示承諾。譬如說回家後要做什麼。
我2018年有在玩旅行青蛙,青蛙回家後在自己的房間桌子前振筆疾書
,不知道在寫些什麼,不過那讓我想起幾年前有幾次出去玩回來,也
是像回家的青蛙那個樣子,在電腦前拼命打字想多留下一些旅遊的記
憶。有了這本書建議的重點,我可以往更多方向去書寫旅行日誌。
紙膠帶,在2018年底買了特多,本來我並不那麼熱衷收集紙膠帶,原
本是隨緣,買什麼東西附贈紙膠帶我就收。後來逛手作平台網頁,發
現有很多我很喜歡的圖樣,就買了打算跟自己的筆記日誌互相搭配使
用。
我從不同的作家買了動物、文具、花草、瓶子罐子,可以讓那些動物
手持不同的文具或花草,或站瓶子上或裝瓶子中或捧著瓶子來創造更
多變化,表達我當時要記錄的感覺。
然後想到客廳中有幾張貼紙,翻出來知道那是我國小的時候從郵購社
買的,過了幾十年變成從網站訂購。到底演化出什麼不同呢?當時是
只有貼紙,沒有和紙膠帶這種東西,而且貼紙少,紙膠帶在小小體積
中就有很多張圖案,貼紙的材料多半沒辦法讓人搭配重疊貼上變新花
樣,相比之下和紙膠帶對筆記本的黏性也恰到好處,有十年以上歷史
的貼紙很多都不黏了。就圖案來說,現在當然分得出來哪些貼紙做功
用料比較細緻,哪些粗製濫造,不過對童年的我來說,粗製濫造也可
以接受,粗製濫造的似乎不是郵購的而是附近的甘仔店買的。最後通
得過時間考驗還保有黏性的就是做功用料比較細緻的那些,史努比的
圖案,應該是正版的,我把他們像便利店的點數貼紙一樣,重新收回
我現在的筆記中。知道自己跟幾十年前一樣喜歡小圖案感覺還是不錯
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