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ilense (寧靜的韌性)
2018-08-07 13:29:52由還是孩子的父母養育孩子,
看似大人的身體其實還是小孩的成熟度,
當父母希望藉由孩子來填補自己個案狀況的不完整,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假性孤兒」。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案狀況,
不夠成熟的父母卻希望孩子來填補自己人生的遺憾,
擔任一個照顧者的腳色。
孩子以為只要取越父母就可以得到愛,
所以把真實的自己忽略、壓抑,變成偽自我,常常獨自應付一切,
孩子錯在以為自己可以幫的了父母、錯在以為自己可以改變現狀。
「因為父母愛的不是我,父母愛的是能力。」
強烈的防衛心取代了自我,
因為童年環境充滿了危險,
用「看臉色」「順應環境」來避開危險,
導致沒有充分機會探索自我。
習慣性地拒絕碰觸自我內心的感受。
發展不完全的情感導致
1.害怕情緒。
2.過度重視物質。
3.掃興鬼。
4.情緒激烈卻膚淺。
5.無法體會灰色地帶的複雜情緒。
6.過度簡化的思考能力
(1)缺乏邏輯思考:常覺得自己受到威脅,落入非黑即白的窠臼,抗拒複雜及各種不同的意見。
(2)傾向表面思考:少有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想法刻板、只會描述事情的具體經過。
(3)喜歡單一領域的東西。永無止盡的鑽研。
情緒障礙 否定對方感受,認為對方小題大作。
環境障礙 做事情直觀,沒有覺察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
親密障礙 畏懼親密感。
自我聚光燈
缺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