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1 期末焦慮

作者: htx9 (螞蟻)   2016-06-11 10:38:08
期末焦慮還是找不到方式來解決,雖然現在離開了學校,
但偶爾這樣焦慮週期還是會或顯或隱地出現,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逃避現實,沉溺在虛擬世界中,尤其是網路世界中,
不斷地消磨時間,企圖用一大堆不重要的資訊塞滿內心焦亂的心靈,
但等到期末將至、deadline將至,才不得不面對現實世界,
這種逃避痛苦的行為,結果就是導致作業交不出來,或者是考試沒唸考很差。
曾經有兩次想要休學,向母親大人哭訴,雖然最後總算是熬過去了。
但是目前還是找不出任何方式可以處理這種期末焦慮的症狀。
心理障礙的部分,該治療的還是必須去治療,如果因為事情過了而不去在意,
在下次等到遇到同樣的情況時,悲劇還是會一再地上演。
= = = =
有些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是沒有去瞭解孩子,站在對方立場角度來看待事情。
如果認為不對的事情,就一昧地指責說不行,這是錯誤的行為。
但是孩子身心都還在成長的階段,心智還尚未成熟,所以常常想法和行為都很幼稚,
常常無法明辨是非對錯而做錯事情。
如果父母此時用指責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反感,認為父母都不瞭解自己。
也確實有些孩子的行為簡直不可理喻,但是他們並未認為自己所做所為是錯誤的。
如果要引導孩子至正確的成長方向,還是必須先瞭解孩子。
瞭解孩子的想法,為什麼會這樣做,動機是什麼,瞭解其原因之後,
再以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及下次應該怎麼做。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告訴對方下次應該怎麼做,
以及如果捅了簍子或者傷害到其他人,應該去怎麼補救。
而不是孩子有錯誤就指責或處罰對方,也不告訴對方錯在哪裡,
這並非一個好的教育方式。
現在的小孩子都很聰明,除了一些發展遲緩或者有智能障礙的,
大部分的小孩經過不斷地良性溝通可以適度更正對方的價值觀和行為,
讓他們能夠往良善的方向來發展。
父母和孩子之間也要時常保持好的溝通管道,而不是等孩子長大了就直接放生。
要不然像我這種有心理障礙的,也不肯向其他人包括父母來求助的個性,
很容易就會鑽牛角尖,父母如果不能時常瞭解孩子的情況、關心孩子,
等到遇到問題時,才驚覺自己其實不太瞭解孩子的苦惱,
然後急亂章地處理孩子的問題。
當然我並不是想把責任推給父母,其實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是自己選擇要這麼做的,是自己封閉自己的內心,是自己不肯向外界需求協助,
所以才會導致許多問題和煩惱的發生。
但是事情已經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畢竟已經長大了、出社會了。
總之就是繼續加油吧。
最近廢文比較多,因為看一些有關心理勵志的文章而有感而發吧,
是對於自己現況不滿而提出的一些反省和情緒抒發。
今天下雨所以就沒有出去外面了,宅在家裡看視頻、雜誌書籍等等。
作者: htx9 (螞蟻)   2015-06-11 10:38:00
來去運動一下好了~
作者: cvcc (滴水穿石)   2016-06-11 11:25:00
淚推 期末焦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