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b12467 (miumiu)   2016-05-08 22:23:56
從前你和我說你不正常,每個人都不正常,
比現在更為年輕的我不懂你,對此嗤之以鼻。
直到接觸更多人,更靠近社會之後才明白你的理所當然。
我是不正常的,不懂得大愛,不會說愛,感受不到愛。
做不到關懷安慰親暱溫馨感人將心比心任何被粉紅氤氳繚繞的美好名詞,
很可惜的是,我的世界有的是憤懣憂愁以及等價交換。
數不清積累了多少成長經驗會造就如此的思考。
從小到大畫面最清楚的仍是黑暗、苦悶、哀傷的記憶。
包括幼稚園班上有個女生被捧作公主。小一的班導兇狠嚴厲的打罵因此翹課、
小六幾乎每天吞番茄還得聽全班嘲笑性的倒數、
國中三年更是對世界充滿憤恨、高一想著要如何自殺。
在以往的求學經驗中我懼怕師長,說話時錙銖必較,深怕說錯一個字就換得破口大罵。
我遵循上課的規定,當個文靜乖巧的好學生,開始討厭人與人之間聊天的歡笑嘈雜,
因為那太刺耳。上了高中開始想拓展人際關係,結局是更加討厭說話,
我寧願待在一人的舒適圈也厭惡在眾人之間做任何交際應酬、推銷自己。
我就這樣甘願跳過與人聊天而學習相處的過程,只懂怨憤、只懂唾棄。
心理學說到,內向的人比較自私。我想我是非常內向而已吧。
我從來認為愛是與生俱來,但現在再也不是。不單是感情,更是對親情友情的愛。
我多想知道是曾經錯了哪一步,為何當時認同出現了誤解。
所以我失去了——更或者我沒得到過愛人的能力。
我可以馬上對著圍繞家庭主題的廣告流淚,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生疏。
甚至沒有底線,經歷了幾次感情之後我更自私自利,我只想著我自己。
甚至可以說我是個連自己都不會愛的人,常常想著要殺了自己。
躊躇著二十年來的養育,但敗給了現實與錢、敗給從沒出現在我腦海的愛的表現。
也可能我根本沒有良心,可以像他們一樣打從心底忿恨所見所聞,
再也沒有理智控制然後殺了人。
想起那些畫面還是可怕,在幽暗的房間把作品全數撕碎哭泣的我,
在手臂留下傷口的我,差點要割腕的我。
仍舊寫不出溫暖的話,我偏偏不是個溫暖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