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reepig1015 (kk)   2016-03-21 16:41:16
六點半響的鬧鐘切斷了真實的夢境。
在虛幻的現實張開雙眼,對於一切的背景資料須先複習一遍。
貓咪在三點半方向的椅子上,check。
電視遙控器並排在右前方,直指前方,check。
然後一如往常的燒水,開電視,聽著彩色屏中的人物用誇張語氣敘述
微不足道的小事,凝視前方一公尺的空氣發楞。
check。
==========================================================
最近怎樣?還好。
過得如何?還好。
上次那部電影?還好。
到底是真的還好,還是越來越懶得去解釋、辯解、爭論剖析,乾脆一翻兩瞪眼的說著:
還好。
反正說者無心,聽者無意。
就跟越來越無力去打開facebook一般,鬼扯蛋的罐頭新聞、吃飯照人物照小孩(?)照風景
照。越來越不了解打卡的用意。兩個人擺美美的姿勢拍照上傳,一句"好幸福喔"是就會
讓自己更快樂一些?還是這就是一種幸福的認證?
打卡上傳說好幸福,恩,check。(????)
ridiculous
於是機械式的,早上起來邊聆聽主播妹妹(變妹妹了!天啊~!)的聲音,邊按著一篇又一篇
的讚。大概就跟某些男性看見兩顆脂肪就會按讚一樣的意思。
ok我看到了,很好。
什麼?他寫什麼?他寫什麼那很重要嗎?
真是荒謬至極。
就像是永遠搞不懂上網集氣的用意,當自己是孫悟空嗎?
還是相信"念力"的存在?這是不是另一種"人定勝天"????
也許這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肯定,進而堅持自己其實已經有所動搖的決心 ?
=================================================================
總是忘不了花蓮常常看到的耶穌光。或許是在上課前,在彎道休息中,在市區回家路
途上。
在豐濱,在193,在一個又一個已經消逝殆盡,留存下單純感覺的印象畫面中。
是否在已經快發霉的城市角落,總是祈求會有救贖的光芒?
我更相信 那祈求早已變成空集合的 現實的連結。
於是看到了你(妳們)開開心心的回去了原本的地方,卻提不起勁。
看到了一堆的拍照打卡,合照活動,卻仍只是按讚。
因為那終究只是一個"活動",而非"回去"。
時間不可逆,我們終究是選擇了重新回去,以一個旅人卻假裝是在地人的身分。
那麼"懷念"的動機與目的,決定了這過程的價值程度。
如果你只懷念於那個地方,那些活動,那些面孔那些長廊。
that's fine~ 就去吧,any time,總是會讓你得到滿足。
所以我不願意回去,因為一切早已喪失意義。
日出依然還會有某個人朝大海奔跑?然後比誰最晚上岸?
橋上的蘿蔔坑依然會有人親親我我,晚上騎腳踏車釣魚去?
那終究就是一個洞。存在於自己的深處。
縱然稻草填補,花朵裝飾,倒了感情的水下去,依然會消逝不見。
而洞的存在與傷疤,就成為了那回憶中 唯一不會改變抹滅的證據。
==========================================================
當我遠颺 當我遠颺
哭泣的音符串聯成了記憶中難忘的語句。
在深吻與毒藥後,
清醒與否早已沒有意義。因為那過程,就是存在。
當我遠颺 當我遠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