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15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作者: tingpiau (林恩)   2014-12-15 23:23:26
141215(一) 台北。雲多到陰
  消耗經常性用品會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無論是洗完肥皂、洗面乳、洗髮精,或是寫
完一枝筆、磨平鞋底、撕完日曆紙。
  好想吃香香軟軟的雞蛋糕啊。(突然冒出的念頭)
  然而這和閱讀完一本書,或是寫完一本筆記本的飽足感,又不太相同。真是奇妙。
  沒想到今天就把《魔鬼與普里姆小姐》讀完了,比起思考人類同時具備善與惡的本性
之前,我更先想到的一點是:即使想與世無爭過著自己的生活--無論你感到生活充滿抱
怨、一成不變或滿溢的幸福--總會有人懷著複雜心思擅闖你的平靜世界,試圖打擾、挑
釁你。然後再理直氣壯的告訴你:這一切是源自於你對本身生活的不滿,而我只是提供一
個讓你認清人性本惡的媒介,告訴你有改變的選擇。更可怕的是,他逼著你面對,連冷處
理的迴避都無法。
  人類是行使善與惡的工具。因此魔鬼存在人心,同時天使也存在人的一吸一呼之間。
  生活的平衡,事實上太容易被打破了,只是人在渴望新鮮感的同時,又眷戀著長久以
來所追尋的穩定,假裝平衡、假裝一切在軌道上、假裝這樣子的自己內心快樂又富足,否
則為什麼偶爾需要一段出走的旅行?甚至願意擔負社會譴責,進行一段不道德的秘戀?在
保有平靜生活的前提下,做一些時限內的改變,這樣的風險最小,即使改變失敗了,與夢
想的美好狀況不相符,還有一個已經熟悉的舒適圈等待出走的遊人歸返;縱使原初的生活
環境並不舒服,讓人充滿怨懟與困擾,種種原因仍然會讓人願意選擇繼續待下去。
  如果鼓起勇氣像喝水一樣簡單又沒有責任風險,那麼我也許會像聖狄雅各一樣,成為
遊走四方的牧羊人。
  可是我沒有。所以我只敢夢想,能擁有那樣的自由。
  做想做的事,和「任性」兩個字,是那樣相似。定義這回事總是困難,雖然大家說,
只要記得尊重別人,不一意孤行,就不是不成熟的「任性」;但如果每件事情都以社會給
的期待與準則進行,加減乘除後還剩下多少的自己?那樣的界線太不分明,一旦被扣上「
任性」的罪名,似乎做什麼都只是為反對而反對的叛逆期青少年。
  
  再怎麼安分守己的度日,也總會遇見那麼幾個人,說你是一意孤行的荒野巫師,四起
謠言你以神秘咒語殺人,但你只是遵從神諭每日虔誠的低聲禱告。
  那麼,魔鬼究竟是誰呢?是你,或者與你無關卻終日議論長短的人們?
  善行惡行是相對應的存在,如果只存在其一,不能互相彰顯的話,就沒有了爭辯與分
別,而世界仍然是伊甸園的和樂融融。
  「相信別人是很冒險的。」
  不去相信卻難以建構世界的和諧。

  「如果今天這裏進來一個在城裏到處逛的漂亮妓女,你能想她不漂亮不誘人嗎?」
  「不能。但我可以控制自己。」聖人回答道。
  「如果我給你很多金幣讓你放棄隱居山林的生活來和我們在一起,你能視金子如石頭
嗎?」
  「不能。但我可以控制自己。」
  「如果有兩個兄弟來找你,一個討厭你,一個視你為聖人,你能對他們一視同仁嗎?

  「雖然難過,但我也能控制自己。」
  尚塔爾停頓了一下。
  「人家說這次對話對阿哈巴的改邪歸正至關重要。」
  外國人不需要尚塔爾為他解釋故事;薩萬和阿哈巴有同樣的直覺--善和惡為他們而
戰,就像為地球上所有的靈魂而戰一樣。當阿哈巴明白薩萬和他一樣時,也明白了他也和
薩萬一樣。
  一切都是控制的問題。還有選擇的問題。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一切都是控制的問題。還有選擇的問題。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這已值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反覆練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