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方向

作者: s9131313 (14)   2014-06-26 21:39:00
競爭激烈的上班族間,正流行著「午餐時間茶水間症候群」,大家聚集著附和某人抱怨待遇少、升遷無望、老闆不講理,然後同事一個個跳槽,半年後的茶水間,換成你來對新同事抱怨同樣的內容,問題是半年的時間裡,你是絲毫沒有長進的。全球性的不景氣,逼使企業放棄照顧員工的天職,強者、適者才有生存的權力,職場社會變得殘酷,美其名是每個人都得追求競爭力,有相對、絕對的競爭力,才不致淪為茶水間的抱怨者,畢竟景氣谷底才能看清事實,也才有時間反省佈局,究竟你該有什麼樣的競爭條件?
條件1──語文能力國際化,第二外語不嫌多美國趨勢大師梭羅大師指出
,跨過二十世紀國家疆界將完全打破,真正進入全球經濟時代,加上我國戮力推動加入WTO或成立亞太營運中心,在在都會將國內企業與人才推上國際舞台共同競爭,既然國際化已是必然趨勢,流利的英語自然是職場生存的必備要件。然而只是生存還不夠,想要比別人更具競爭力,就要擁有英語以外的第二種外語能力,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表示,受到東南亞金融風暴與美國動輒以反傾銷條款要脅的影響,不少企業都將設廠、貿易的觸角伸向中南美洲或歐洲,因此擁有第二外語能力絕對會派上用場。很明顯的,外語能力不只是外商公司的員工才需要,只是外商的要求
標準高些,而因大陸市場的魅力,在設置前哨站的需求下,登台的外商日益增加,偏偏外商素來職位與薪資給得大方,如果你的外語能運用得有如母語,不僅職場機會不受限,也更有籌碼和資方談判。
條件2──資訊收集網路化,解讀轉換更搶手也許才剛剛適應Windows95,Windows98又上市了,電腦軟體的更迭日新月異,但在資訊化的社會裡你一定要會使用。然而會使用文書軟體只是及格的上班族而已,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取代你,重要的是能掌握資訊、解讀資訊,有資訊才有權力。而認定下一世紀是「數位化經濟時代」一書的作者表示,取用資訊要能無國界,而且最好是第ꐊ@時間的第一手資料,網際網路正好滿足這項需求,以你已培養好的外語能力,透過網路隨時掌控國際資訊,甚至直接跨國應徵、會議、交易等,與競爭對手完全零時差,成功機會自然大增。只是當網際網路深入家庭、企業,國際資訊垂手可得之後,擁有資訊解讀能力的人才能更勝一籌,文化觀察家楊照指出,真正有競爭力的人不照本宣科,有敏銳的商機鼻挑選有用的資訊,最重要的是,能做個國際資訊的文化轉換者,以達因地制宜的效用。
條件3──掌握主流趨勢,趁早儲備戰力其實擅用外語及電腦的能力,是在學期間就該培養好的基本功夫,只是踏入社會後必須經常溫故
知新;而無論就業前後,都應養成閱讀報紙及網路求才資訊的習慣,才能隨時掌握社會需要哪些人才,哪些產業、企業就業機會較多,也較有發展前景,所需人力需要哪些職能,據以強化自我競爭力。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長指出,觀察全球電子相關產業的產值,資訊、通信及消費電子三C產業,仍會是下一世紀的明星,而科技文明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戕害,使得生化科技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這幾類人才的匱乏都是全球性的問題。而理財觀念的普及,也會使金融服務業持續看好,事實上隨著國民所得的成長,人們益發重視生活品質,因此與民生攸關的流通、休閒及傳播服務뜊~幾乎不會退流行,無論你是專業或通識人力,投入熱門行業都較有出頭天,因此釐清主流趨勢趁早儲備戰力,可少走許多冤枉路。
條件4──持續深化專業,永遠不被取代「專業」幾乎是所有受訪者一致認為,未來職場競爭的必要籌碼,彼得杜拉克曾明確指出,二十一世紀是專業知識份子的工作天堂,他們有超強的學習力,腦力就是他的生產工具,而且有毅力持續累積,根本不怕在資訊社會被機器取代。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秘書長表示,想要成為這種高價值的人力,應先在高等教育中紮好馬步,並在工作實務上持續深化,不要輕易轉換不相關的跑道,而且最好取得專業證照,
更能為履歷加分,如軟體工程師、律師或會計師、產業管理師等證照都很有國際競爭力。專業,除了幫助你不被電腦淘汰外,在組織扁平化、職位虛級化等企業減肥、專案外包的風潮下,擁有專業不僅較有保障,還很有創業的契機,任賢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就表示,未來社會因為講求專業分工更細,三百六十行可能變成三千六百行,只要專業就有出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