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oy (XerXes)
2025-03-19 07:53:49https://tinyurl.com/bde4c8zd
735克,102MP搭配5代處理器,全新35mm/F4鏡間快門鏡頭,沒有OIS及IBIS,可俯仰的LCD,
歐元定價5499
搭配原廠遮光罩跟濾鏡環有防塵防滴,各式比例與等效視野裁切等等,這次應該不會供不應
求吧?
作者:
jf7642 (胖丁)
2025-03-19 07:57:00富士一定控制產量到缺貨 他們這套玩上癮了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5-03-19 08:48:00可能會先面臨Q3的考驗
作者:
fromia (大鵬鳥)
2025-03-19 08:51:00價格蠻漂亮的,比Q3便宜,買到賺到,估計要排單很久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19 09:15:00Leica Q的鏡頭有OIS以及大光圈,歷經三代鏡頭品質的風評也沒啥問題,富士這顆35mm/F4能有多威就有待觀察了,老實講我不喜歡X100那顆鏡頭,改了幾代都不怎麼樣
如果之前爆料5500美元沒錯的話,其實跟Q3價差不小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19 09:23:00新聞稿有強調這顆鏡頭因為用鏡間快門以及不可換的特性鏡尾可以更靠近Sensor,Sensor也要跟著調整,不過同樣的話X100也早就講過了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5-03-19 09:33:00鏡頭沒ois有點傷
作者:
wolfjk (一介凡狼)
2025-03-19 09:50:00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外型好不好看,如果外觀跟質感可以達到xpro3的80%應該銷量會不錯,但重量這樣應該還是塑膠感滿滿。
如果是這規格 說真的還挺失望的 一樣的價我去買100SII+35-70就好 而且還有防手震+可換鏡頭
如果我資料沒查錯,100RF與100SII單機身價格相同好像都是開5499歐元不過沒防手震確實使用上方便性就...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3-19 10:27:00鏡頭品質是重點 如果跟x100一樣就算了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5-03-19 11:10:00跟Q3只差800美金,而且Q3市場價還可能更低,實在不容易。當然初期有熱度會缺貨,後勢就…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19 11:27:00富士跟哈蘇再輕的機鏡組合都沒辦法800克以下,100RF的重量幾乎跟Leica Q3一樣,Leica Q有個眾所周知的微距模式,100RF新聞稿也有提到20cm的近拍能力,加上同樣的等效焦段,屆時PK一定是免不了的,不過100MP中片幅如果有到位的鏡頭,成像品質也不是135容易追上的
作者:
Uyen (Uyen)
2025-03-19 13:21:00這重量是沒加電池吧
如果100rf感光元件能力沒被閹割 16bit、畫素、動態範圍表現還是有優勢吧?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19 13:36:00這種機器給IBIS/OIS會變超肥 目標一定是降重跟縮小...不過反正一定又是缺貨 所以...先等它發布再說吧
10年前的單反也沒有IBIS 20年前甚至OIS都沒有 復古的很徹底 這樣F粉才會買單
作者:
fromia (大鵬鳥)
2025-03-19 13:50:00不久前上市的instax wide evo已經缺貨了,富士的產能不太行啊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19 13:51:00新聞稿有說735克包含電池記憶卡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5-03-19 17:04:00就當晴天機吧,快門保持1/100秒以上比較保險
最大光圈只有F4是硬傷 進光量小 景深沒有Q3淺 又沒有防手震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19 19:33:00就當大GR就好,焦段也是一樣的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25-03-19 19:40:00735克的中判呀…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19 22:17:00作者: callmelanpa (HC) 2025-03-19 23:58:00
這是中判欸哥哥不是FF
作者:
JinFa22 (Jin)
2025-03-20 01:42:00看理光會不會跟上出個FF版GR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25-03-20 03:36:00leica q的鏡頭還有使用者交互很雷吧 這台寫了RF但或許沒有RF的使用感
不知道切成等效35跟等效50大概還有多少畫素 @@
作者:
mexxxxem (不便透漏ID馬賽克處理)
2025-03-20 08:52:00材切到70mm視角好像還有1.6千萬,50mm還有3千萬
作者:
nintenblo (nintenblo)
2025-03-20 09:33:00A7CR好像比較划算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0 10:44:00A7CR跟這台客群完全不同 拿來類比有點怪怪的...
作者:
chiahsun (chiahsun)
2025-03-20 11:06:00我會選Q3…
富士中片幅炒不起來的,要賣20萬,一般人可能捨不得花這麼多錢買台相機,X100V極限了,都轉去炒比較親民的XM5。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0 11:50:00Leica Q系列一直賣得不錯,也缺貨過,這種價格不用擔心沒人買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0 12:49:00但20萬的可樂標有人買單 20萬的富士軟片似乎有點難XD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0 13:01:00apsc的機身都這麼散架,如果FF維持體積重量的GR難以想像有多碰瓷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5-03-20 13:02:00富士的中畫幅一直都是最好買的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0 13:39:00這個喔,底片時代有個話題是預算還算夠的時候,135的德國品牌跟120的日本品牌要選哪個?那時候賓得富士其實也有不少死忠的。數位時代富士中片幅的價位都跟在徠卡後面,哈蘇就不用說了,這幾年我是覺得市場是有做起來,這第一台不可換鏡的中片幅市場接受度就再看看了
作者: unihankc (阿蹦) 2025-03-20 18:15:00
香港測評已經出了
![]()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
20萬我選徠卡Q3, 東洋徠卡還是不比正徠卡16萬可以考慮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0 19:06:004899 , 16萬 跟我預期差不多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0 19:40:00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0 20:29:00作者: h311013 2025-03-20 21:26:00
最頂的期貨來了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0 22:30:00其實就裁切來說大致上也就是數位變焦2.5倍,片幅大的相機最難處理的是邊角,但裁切第一個切掉的也是邊角,所以這鏡頭可說是數位變焦專用機,現在就看四周銳利度和光學課題處理就價格而言如果沒亂炒機身10萬鏡頭5萬也差不多是進階玩家的預算,現在就是完全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使用者有多少的問題要淺景深要防震強要寬廣的焦段範圍135還是綽綽有餘
作者:
yuzuki 2025-03-21 09:47:00還是很難想像原gfx用戶什麼時候會用到這個
作者:
ttamura (踢田村)
2025-03-21 10:28:00原本gfx用戶還是會想買,畢竟輕便程度大有差別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1 10:55:00DPreview討論區有個資訊蠻有趣的,小編有問原廠加IBIS的代價是什麼?原廠說機身厚度會多3mm,很多鄉民就覺得這好像還好
作者:
TWeng (TWenG)
2025-03-21 10:56:00建議售價160000炒的了嗎這個喔喔官方還沒公布價格 抱歉
作者:
yuzuki 2025-03-21 11:21:00可能是多3mm的鈔票厚度
多3mm…… 都願意造中判隨身機(?)了還不願加防抖機制這是什麼商業奇才的想法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1 12:24:00我相信成本才是真的,再墊下去都不知道怎麼開價了
厚度+3mm 價錢可能加30000NTD 控制成本下的產物吧富士也會怕開太貴沒人買還看到網評說因為握持手感好 所以1/60 1/25都能成功IBIS不見得這麼需要 這種超業配話術都有 賣相機搞的跟房仲差不多
作者:
keynote1 (So it be)
2025-03-21 15:39:00希望大法RX1回歸,那顆SONNAR現在看依舊經典
作者:
wbenjin (WBJ)
2025-03-21 15:52:00目前看到最好笑的comment 這台相機是給牙醫師用的因為他們很有錢 手又很穩 我快要笑死X100VI控產能搞期貨還真膨脹到當自己萊卡了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1 17:40:00牙醫師看到相機都倒胃口,整天微距閃都飽了說起來63mm模式的淺景深也就是P家35-100 4-5.6縮頭變焦的廣角端,下次可以廣告GFX同級淺景深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1 17:56:00加IBIS大概就要賣18萬了 這樣就撞上可樂標了鏡間快門是有機會做到拍的時候沒那麼抖啦 不過我中幅應該99%都風景照 大概也會上腳架吧?
作者:
yuzuki 2025-03-21 18:04:00只是如果都帶了腳架還差這些重量嗎
作者:
wbenjin (WBJ)
2025-03-21 18:13:00都帶腳架了為什麼不直接用MILC富士官方宣傳片都不敢出現腳架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1 19:30:00所以才會尷尬阿 我覺得這台擠上去大部分應該就是買可樂標了不過我自己其實是沒那麼依賴IBIS,只是這台沒IBIS沒OIS應該會有點難賣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2 06:53:00有的評測是用Auto ISO在點F4沒防手震這件事,有些不算暗的一般室內場景可能是為了超高解析度這台的Auto ISO會刻意拉高ISO到8000甚至12800維持快門,就算是中片幅這麼高的ISO畫質也不會有奇蹟偏廣角加葉片快門理論上對防震的依賴較低,但是為了超高解析或拍攝題材快門就是不能低的時候F4反而是最傷的
作者: h311013 2025-03-22 09:48:00
妥妥的室外旅遊機,重點是夠輕又小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2 10:00:00坦白說S9就輕鬆解決的問題要用一台中片幅打死也是給自己找麻煩,我想問題的根本還是反正都用手機貼圖沒要大圖輸出100mp的吸引力已經不同於當年操持67以上甚至45的人
作者:
ttamura (踢田村)
2025-03-22 17:28:00小眾非專業機種本來就曲高和寡,還是樂見廠家互踢屁股求進步至於高ISO這件事,富士機內甚至還有加噪點的選項,雜上加雜更有膠片風(誤)
會買這台的人本來就知道這台相機的用途跟使用場景啊 就跟買leica m的人不會特意拿去拍運動一樣吧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24 11:49:00作者:
jf7642 (胖丁)
2025-03-24 12:47:00像素密度就全幅61mp 關掉防手震自己試看看 不是鐵手建議要高低於安全快門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4 12:48:00為了出大圖,上腳架關防震是基本,如果用手機看,現在一堆一億畫素的手機也只是webcam用途,所以畫素本身不代表任何意義,相機的初始設定才是操作方式的來源。假使他拔IBIS可以帶來更好的耐用度那這個trade非常划算,主要是現實是否如此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4 23:38:00考慮到買這台拿來真的拍人像或純街景snapshot應該不多,主要對象應該是固定式街景,風景這類主題...腳架其實也不是真的一定要帶全高的 主要是找到可以靠的固定物後 以小腳構圖,所以也不是說不行...畢竟他真的很小很好攜帶 作為雙機出門時的大景專武機 也不是說不行 只是我還沒有錢到買16萬的2號機 看來暫時也只能pass了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5 09:05:00這台反而非常適合snap,因為大部分片幅大的相機沒辦法單指zoom,且鏡頭沒凸出來侵入感較小,街拍用不到OIS,因為拍攝者大部分預設沒辦法站穩,快門自然沒辦法多慢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25 10:22:00我倒是對他的全快門閃燈同步非常有興趣,搭配FlashQ這種離機小閃燈掛擴散片很適合大白天拉高ISO補暗部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26 01:19:00我覺得中幅做snap再怎麼小還是侵入性太強了 他的小還是相較於其他中幅
作者:
absenta (AB)
2025-03-30 03:18:00依舊希望有大底純monochrome的選項 120底片真的好貴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