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l35566 ( 東健哥)
2025-03-03 15:57:56小米剛剛發表了4/3"大小感光元件的模組化相機
等效35mm,光圈1.4
這一台相機可以利用類似magsafe的磁吸方式將相機吸在手機身上
並且可以利用光通訊來快速與手機之間溝通
並利用手機的高速計算功能來進行照片的處理
以下是該產品的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uvc_K8tDg
這幾天版上一直在戰4/3"片幅
有人認為4/3"已死
有人認為4/3"相機的輕量化無可取代
而這時候有廠家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讓4/3"片幅的相機變成手機配件來拍照
並且交給計算能力強大的手機來對照片做處理
我是覺得有廠商提供出這種想法也是不錯
作者: bigdav214 (溫開水) 2025-03-03 16:06:00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03 16:11:00Sony RX0 的現代版?
作者:
PhilumniS (馬克.eyephil)
2025-03-03 16:13:00這想法很強 但是現在問題就是電量了
作者:
blessme (那些日子)
2025-03-03 16:15:00SONY有出過啊 失敗了就是
不知道鏡頭是否有防水防塵,有的話會覺得這是邊滑雪邊拍拍的可考慮選擇當然耗電要先有解決辦法XD
核心是小米沒有突破任何光學、通訊還是卡扣的限制,這東西DSLR版的大佬們都比我厲害,模組化無法在手機生存不需要小米來證明.
作者:
jf7642 (胖丁)
2025-03-03 16:33:00樓上可以講人話嗎
手機高速計算,這句就得先解決手機待機耗電跟開機速度問題
很有趣的創新產品 但有3個重點還需要突破 1.適配性這看來還是小米的特規產品 要有觸點連結 其他手機無法用 那就難以成為"手機配件" 2.性能:目前看來只能
要解決訊號傳輸問題其實用有usb-c插頭(座)的手機殼形式就可解決 也可以直接把感光元件作在上面然後鏡頭可換 就是會厚一點罷了 但可以弄出不同尺寸大小的感光元件配上不同焦段的鏡頭 像GXR一樣
拍照 Android錄影都還不夠好 手機操控性這麼差 如果沒有什麼差異性的應用出現 例如拍完直接修圖 只為了畫質提升而掛那麼不方便的配件 不是很合理 第三是操控性 看操作者小心翼翼的捏著手機使用...這系統要發展必然要弄上一推兔籠把手 這樣就就去手機輕便了
鏡頭中國廠牌蠻多都可以做到便宜品質尚可 感光元件只要不是來分大廠們自己要賣的熱門區間 比如apsc ff 要便宜採購進貨也不是問題 有便宜鏡頭跟感光元件那搞一個這樣的產品來試水溫也是遲早的事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03 17:04:00如果小米可以有個超輕便的轉接頭 把M43現有的鏡頭轉到這個adapter上光通訊 或許還有點搞頭啦 不然特規Sony已經證明不太可能work...
作者:
j198811 (Small_Left)
2025-03-03 17:06:00Sony出過啦,人家還能換鏡頭,QX系列
作者:
qss05 (minami)
2025-03-03 17:19:00這顆設計看起來不太可能讓你轉接,他是用磁吸的,鏡頭太重會掉下來,被告麻煩,除非有其他加固配件,真的要出應該會連手把殼一起,跟testv上禮拜介紹的那個錄影套組一樣,比較好奇的是這感光是一億的,那是誰做的,P之後會用嗎?是說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像GXR,模組插同一台機身
底大鏡頭大,固定要卡扣不然就不牢固,傳輸要時間,供電也是問題,重點你還要帶一管出去這到底是手機還是相機??使用上固定連線拍攝這已經比GR甚至是部分組合麻煩了,完全不覺得這是新一代產品的切入口.
是手機是相機不重要阿 就是一個折衷的玩法有期待 但目前畢竟仍在概念階段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03 17:36:00不過他比古老的QX系列好的地方是看起來delay不嚴重,說不定還是能期待一下的 反正有人願意浪費錢去做做概念產品 都是值得稱讚的...
RX0+GXR+Magsafe突破的應該是磁吸傳輸檔案與算力
作者: kouyoumin 2025-03-03 17:55:00
看不出跟RX0哪裡像…
作者:
dnawars (銃康挑作樂工坊創意總監)
2025-03-03 18:05:00是的 跟超大杯被拿來轉接長焦一樣 只要廠家出 就會推動更激進的創新 之後就會量產出生活實用的產品
作者:
rinkai (玉串)
2025-03-03 21:00:00看影視颶風玩的影片,覺得根本不行
體積不如手機,性能不如隨身機,100%會失敗的東西
剛看片覺得小米太急著推出這個概念品 居心叵測有太多地方可以輕易改良卻趕鴨子上架
怎會有人把手機超完整的一體整合使用體驗套在外掛的通訊接口設備…
Sony ILCE-QX1 , Olympus Air A01 表示 :
概念品就是創意發想又不是正是商用上架,拼命否定到底要幹嘛啊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25-03-04 01:18:00Sony QX最大的失敗就是太Lag啊現在有解決方案,也可以借用手機過剩性能基本上問題已經解決一大半日本相機廠寫軟體能力就是不行註定會失敗的GR你能做到隨拍隨上傳嗎?是在說甚麼?完全不具有產品定位洞見的發言這東西只要上手機,模擬各家發色就是一個App的事如果週邊配套都做起來,那GR/RX100可以準備進回收桶了
作者:
WiLLSTW (WiLLS)
2025-03-04 07:33:00問題是小米的色彩管理超差 而且弄了兩年他們的官方剪輯輸出Dolby Vision才不會Crash結果就變成你還是要拿到電腦剪輯那幹嘛用底層dsp io十年搞不定的安卓捨棄專業的相機硬體單純要模擬(笑)各家色彩 現在play store app store一把抓現有手機硬體早就滿足社群使用者了
作者:
gerojeng (阿樂 - 反省再出發)
2025-03-04 09:30:00有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相機用的晶片,效能改善的速度遠比手機慢呢?牙膏超會擠
機身單薄,平衡握感應該會導致無法裝上中長焦,最終還是越做越大招致問題浮現...不過這已經給出一些相機大廠思考螢幕是否交給手機的可能方案,推如果可以在這樣的體積大小上一顆等效85端的鏡頭,應該完美哪怕光圈稍微小一點,因為35端其實還沒有跟一吋手機的標準廣角差異太多
小米/安卓系統的影片處理都還不及Apple 怎麼會有手機算力過剩這種錯覺呢?有限體積功耗之下 算力是不可能飛騰的 頂多能說會比現有相機系統好
個人認為玩具而已 沒有任何實用性的東西@gerojeng 製程產能問題
作者:
Sunal (SSSSSSSSSSSSSSSSSSSSSSS)
2025-03-04 11:18:00小米的問題是賣沒幾個月就買不到了吧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3-04 11:33:00雖然不是新東西 但改良得比較好 只是還是沒啥搞頭對於講求輕便的使用者 他還是輕便不起來對於手機要快拍 他還要拿出來連接也快不起來照相看來不錯 但錄影不行 如果為了錄影 成本勢必再增加雖然可以靠手機運算 讓照片有像手機修圖的效果的確方便又自動了 但他沒有必要存在的理由與其如此 不如硬幹一顆大感光鏡頭在手機上靠片幅去裁切就好 大底畫質加上高像素 可能實際點
作者:
weilsea (rednini)
2025-03-04 11:38:00qx如果月type c連結不知道能改進多少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04 11:44:00這個和以前那些外接螢幕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他擺明了就是吃手機算力但是利用43獲取高品質來源
待安卓旗艦手機用上Thunderbolt孔的傳輸能力,一般相機大廠應該有機會考慮是否也要跟進Thunderbolt孔,屆時硬體備妥,後續連接做實時顯示和即時傳輸應該不是太困難,總之我是覺得小米這波應該只是適合沒玩專業相機的純手機用戶(畢竟是超大底XD). 除非真的端出接近等效85mm之類鏡頭...才有可能打入有玩攝影的各位(?)
日常出門 沒人會多帶一顆鏡頭(怎麼收納?) 手機夠用非日常(為了拍照)出門 它的定位又在哪 更小的隨身機?這東西可是毫無拍照手感可言這東西能出場的場合 同時也就是手機能出場的場合
作者: htcsucks5566 (H粉) 2025-03-04 14:59:00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3-04 15:28:00這東西已經不是焦段問題 一億大底m43裁切70mm效果也不錯問題是他的定位很尷尬這東西搞無限就是為了方便,搞個有線出門還要帶一條線當然雙模最好 但這只是完善設計 只有加分而已或許會覺得typec大家都有 但想想接一條線多麼的有趣或許你會說就跟接行動電源差不多 但就是不方便現在已經有許多人出門不帶行動電源了 因為現在的續航足夠但這個東西還要吃手機的電,所以為了這顆鏡頭並不是單純的只要帶鏡頭就好 還要帶行動電源真的不會輕便到那 不如搞台隨身機一顆這個鏡頭煩惱收納就算了 還要煩惱手機續航行動電源加上這顆鏡頭的重量和體積就不說了對於講求輕便快速 只能說沾不上邊
作者: ShimaKazuya (和也) 2025-03-04 16:49:00
我a7CII用Creators‘ App傳手機確實就是馬上丟IG
作者:
d2sky (KLY)
2025-03-04 17:41:00只要小米換代時砍掉了光通訊接口,這東西就變電子垃圾了Sony QX當年至少還能獨立使用
作者:
blessme (那些日子)
2025-03-04 17:46:00手機加鏡頭要不要3-5萬 那我幹嘛不買哀鳳
作者:
rgbff ( ̄▽ ̄)
2025-03-04 17:55:00問題是小米能對這個特規產品支持多久吧
作者: yellow528 (技安) 2025-03-04 19:38:00
也許未來只要買鏡頭就好?鏡頭跟手機的速度跟現在上網一樣快?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25-03-05 07:29:00手機的性能相對於現在的相機的確是過剩現在有哪台相機能實時套用濾鏡效果和套用電子防抖的?的確這產品還有待解決的問題就是通用性能夠用磁吸Typec口連接其他廠牌的手機就會更好至於你會不會再多帶這個東西出門就跟你平常出門會不會多帶卡片機的問題是一樣的會帶的人就是會帶
這個好處就是感光元件是m43,比很多卡片機的感光元件還大,所以它搶的客群應該是會帶卡片機的人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05 08:59:00每個人會帶隨身機的理由不同,如果是為了完整的相機操控如GR之類的這種手機外吸鏡頭未必有吸引力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5-03-05 09:10:00我覺得小米做還是有點機會跟搞頭的 因為他說不定想到啥搞進生態系統的法子 但如果只是純粹是跟手機整合 那我猜結局就比較好猜測了...
作者:
xoy (XerXes)
2025-03-05 09:16:00之前小米就有可以外接Leica M鏡的手機配件,問題是會玩M鏡的廣大相機用戶看不出來對這種功能很有興趣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05 09:23:00希望推出一個塑膠框體只負責實體按鍵與鏡頭卡口,手機直接塞進裡面當螢幕和處理器,鏡頭模組裡有各式面積的感光元件搭配不同鏡頭配置,簡單來說就是GXR的現代版,最好有類似A12 M mount模組輕便不是最重要的,好看才是,先在這樣硬插一根太醜沒未來可言*現在
作者: htcsucks5566 (H粉) 2025-03-05 11:17:00
小米可以出無反,強調鏡頭與手機共用,應該有市場
作者:
kaiwak (kaiwak)
2025-03-05 12:19:00做成Essential 360 camera那樣比較有搞頭,輕便應該還是最優先才對
人家只是做個概念機而已 是在居心叵測什麼阿XDDDD中文是這樣用的嗎純粹就小米這顆鏡頭的大小來說 外套口袋隨便都能收納阿收納怎麼會是問題真的要商品化的話 我相信只會做得更小啦
作者:
WiLLSTW (WiLLS)
2025-03-05 23:13:00手機廠商要發展一個生態系 除了蘋果都沒搞頭啦 就是拿來收割粉絲韭菜的 這種騙粉絲錢的配件每年都有不同的創意哪個不是下一代直接砍最後就變成蘋果搞什麼大家搞什麼
已經沒人記得三星之前就搞過把Android塞進MILC的事嗎?另外,4/3感光也已經實際用於空拍機、視訊機上,這應該是4/3感光版本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吧
大家噴的是鏡頭卡扣在手機上的應用,而不是M43用在哪吧。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06 18:08:00準確來說應該是GXR的概念在13年後是否能和手機SOC發展相配合,還是基於各種商業因素不可能整合,這並不是過去那種手機純粹當螢幕的產品
@nathan2000,你好像以為我是在回你,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是在回別人,至於小米最後在手機與鏡頭的應用結果是如何,也不是你或是在場的板友說了算因為對於你這樣的手機黨,我沒有什麼話要對你說的除非在某個機緣下,你的推文表現可以讓我拿掉「你就是手機黨」的觀念,否則現階段的我和你並沒有什麼可以談的點
作者:
uwmtsa (補刀)
2025-03-07 03:53:00鏡頭跟sensor做在一起就是每顆鏡頭都多付一片sensor的錢帶一台手機+RX100不會比帶一台小米手機加鏡頭麻煩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3-07 07:45:00隨身機開了就能用 這設計光這點就不是收納不是說放口袋就算了 他沒有電池 手機續航要多帶電源SENSOR長在上面 我以為大家都知道XDSENSOR長在上面出一顆鏡頭可能體現不出其他缺點如果出個三顆焦段就好 問題就開始浮現了還不要談上SENSOR供應持續時間等等的問題看到這可能會覺得考慮太多是廠商該擔心的但光這些問題如果他們都有想到 要多處理的事情就多很多了所以說這東西要模組化相機 覺得光定義上也有問題
這產品本來就不是把你我相機用戶當主客群吧 因為光想得到可改進的問題就一堆 主客群應該是聽說用相機拍出來氛圍不同的手機用戶 給他們有嘗試的機會 反正廠商人傻錢多願意多推出不同面向產品對消費者來說一定是好事 因為你選擇變多了 不喜歡還可以不買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07 09:27:00問題關鍵是RX100一出廠SOC就開始產生代差,這隻相機模組最大的重點是高速傳輸共享手機資源,但是如果不是傳統大廠比方說富士底片profile支援一般客買不買單就很難說了,硬體都是小問題而已而對於熟練的攝影玩家而言,手機系統做的事回家用電腦好好修就可以完整彌補,這台就完全沒有吸引力,畢竟很難想像光學上能和傳統大廠相比
作者:
Niubert ((  ̄ c ̄)_▼﹌)
2025-03-07 10:50:00掛一個吃過的頻果才可以從抄襲變創新,不然就是抄襲喔
作者:
dansy (Eye Taiwan)
2025-03-07 23:31:00現在很多手機都用上1" CMOS 某種程度說明CMOS已平價化不同鏡頭重複的CMOS變得可以接受 反而是SOC的價格比較貴並且一年一更新 迭代速度也比CMOS快 小米路線或許是正確的畢竟本體更新對於影像處理速度更有感覺 也能更快更新算法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3-08 09:36:00從這個角度來說框體也就是一個塑膠模型加傳輸線,負責固定mount座或鏡頭模組,根本也不需要光傳輸或專門由真我發展,相機廠自己寫app就好現在拿2013的GR搭配適合熟練用戶的操作方式拍出來的RAW用現代的算法出的圖和今年剛出的相機在大部分情境也並無二致,就知道鏡頭和CMOS是進步最慢的元件,頂多是RAW包裡要加多少料的問題,但反正你也解不出來就當作沒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