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內文與推文恕刪
※ 引述《smileahpain ()》之銘言:
: 9. 官方似乎沒有提到4K60P是否有裁切。
: 推 canandmap: HDMI終於改用Type-A了 01/05 00:18
: → canandmap: 另外連拍部分,機械快門9fps是AF-S模式式,AF-C是7fps 01/05 00:18
: → canandmap: 6k可以錄3:2與17:9,也一樣支援C4k 60fps 01/05 00:19
補充:4k60p還是APS-C裁切模式(Super35mm)
: 推 Noback: sensor哪顆 A73還是A74的ww 01/05 00:20
有些評測推測是Sony的IMX410
Furch有動手玩的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IgBbWhLkE
: → canandmap: S5IIx可錄製 5.8K ProRes、IP streaming function 01/05 00:20
: → canandmap: 然後14-28mm有強調輕量化,並且有微距,但好像沒有防滴 01/05 00:21
: → canandmap: 防塵? 01/05 00:21
: 推 Noback: 個人看法 PDAF有A73水準就沒啥問題了 01/05 00:27
: → Noback: 要等公測結果 01/05 00:27
原本以為S5Ⅱ會只有A7Ⅲ的水準,看了與A7Ⅳ、R6Ⅱ的比較
我反而覺得這是什麼黑科技,居然可以巴掉R6Ⅱ,與A7Ⅳ不相上下
https://youtu.be/J0HzDDEtlpc?t=67
https://youtu.be/PpdJCIArUJo
另外還有頭戴安全帽的對焦測試
https://youtu.be/2W_mb10RFaM?t=134
: 推 a20050405: PDAF何時下放m43 01/05 00:33
: 推 evilcherry: 4K60是S35 01/05 00:34
: → evilcherry: 除了鏡頭群組不太夠,不知和Sigma鏡頭配合如何 01/05 00:35
有Sigma鏡頭的對焦測試
https://youtu.be/J0HzDDEtlpc?t=251
: 推 canandmap: 這樣的表現對初次採用PDAF的P家來說應該算不錯了吧,縱 01/05 00:57
: → canandmap: 然沒有辦法追上A7Ⅳ,但可以算及格,接下來就看有沒有 01/05 00:57
: → canandmap: 人去測S5一代與二代對焦速度差異 01/05 00:57
這部有提到與S5一代的比較
https://youtu.be/i5nBXmVy_10?t=318
b站有兩台S5的外觀差異,S5Ⅱ只比一代重20g
https://reurl.cc/7ja6Ed
: 推 biaw: p家色彩做的比其他家好 01/05 02:51
從上面b站的影片15:00處開始,有S5Ⅱ與S5Ⅰ代的發色比較
個人覺得S5Ⅱ似乎又走回日系風,然後紅色比較多一些,黃色少一些,藍色又多一些些
: → tyf99: 這樣? https://youtu.be/3jWoirxDCCw?t=470 01/05 04:27
: → nintenblo: 全域錄影,這應該是全幅微單第一台,之前只有H2s有做。 01/05 06:49
: → nintenblo: P家錄影功夫來勢洶洶 01/05 06:49
: → jhangyu: P家最好的是防手震吧 01/05 07:49
: 推 xoy: 新的超廣角變焦相對RF 15-30就貴一些光圈大一些有防塵防滴, 01/05 10:00
: → xoy: 蠻吸引人的 01/05 10:00
: → swingman: 4k60p裁切太可惜了,雖然對得起價位但跳家吸引力可能不 01/05 10:31
: → swingman: 足…黑色機身真的帥,但加的功能又太專業…總覺得p家的 01/05 10:31
: → swingman: 刀切的不太聰明啊 01/05 10:31
: → aztec1234: https://youtu.be/3jWoirxDCCw 01/05 11:13
: → aztec1234: 19:43有MC-21轉接EF鏡的對焦測試,看來二手EF鏡會持續 01/05 11:13
: → aztec1234: 搶手 01/05 11:13
: 推 NewTypeNeo: 自家用戶肯買新的就偷笑了 跳家不期待 01/05 11:25
: 推 XristianBale: 這個價格/規格~非常好 無奈現在跳家已經很困難了 01/05 11:27
: → XristianBale: P的顏色 防抖都是最優秀的 錄影功能UI也是最好的 01/05 11:28
: → XristianBale: 2018年無反大潮迄今4年 P終於放棄DFD的堅持 01/05 11:31
目前還沒有證實DFD已經被放棄,應該說只是加入PDAF,連CDAF都沒放棄
: → canandmap: 然後有人說S5II採用散熱進氣孔,又有人說有散熱風扇 01/05 11:40
: → canandmap: 所以S5II到底有沒有散熱風扇呢? 01/05 11:40
看到了,是在軍艦部下方,滿聰明的做法
: → XristianBale: 特別是P還要消耗很多算力到DFD上面 01/05 11:40
: → canandmap: 因為DFD會吃效能吧?P也沒有說明有沒有採用新的處理器 01/05 11:41
: 推 canandmap: 反正功耗不要像intel那樣爆炸就好了... 01/05 11:43
後來一些評測有證實用上新處理器,只是不曉得代號為何
相關訪談有提到S5Ⅱ的處理器效能是前代的兩倍速度
https://youtu.be/rx4wmC1UkSY
: 推 jack8587: 想便宜玩變形鏡頭p家還是不錯的,3:2錄影搭配思銳那套1 01/05 13:49
: → jack8587: .6x全幅變寬鏡剛好2.4:1的長寬比 01/05 13:49
機身也有提供變形鏡頭的修正功能
: → nintenblo: 有Sigma的鏡頭就沒有包袱啦,不是可以換接環?XD 01/05 14:05
可以,而且Sigma鏡頭的對焦速度與原廠鏡頭差不多
: 推 diablohinet: 看完評測了 防手震真的超強 軍艦部的風扇也是很有趣 01/05 17:51
: 推 NewTypeNeo: Pana雄起了 等一月底粗哥評測 01/05 21:15
: → smallpig02: P家進場玩就是爽,別讓S廠專美於前 01/06 01:13
: → smileahpain: 人民幣賣這價位相對划算,只是台灣會賣這價錢嗎? 01/06 15:02
台灣預購價出來了
https://i.imgur.com/aTHtE9R.png
並且贈品有這些
https://i.imgur.com/AD3cnIg.jpeg
嗯...我自己是覺得誠意不足啦...
: 推 jack8587: 淘寳現在領折扣券後不到11000,換算台幣不到五萬,超級 01/06 15:14
: → jack8587: 划算 01/06 15:14
有人說西台灣單機身RMB11498,配20-60mm kit鏡為RMB 13298
: 推 NewTypeNeo: 不過在Booz測試s5ii時 風扇幾乎不需要運作 01/07 09:29
風扇也可以設定轉速
: 推 jhangyu: 有風扇=有開孔=會受潮=主機板故障需要送修=最好買公司貨 01/07 12:16
松下表示這台有三防,不用擔心散熱孔進水,就算有也不會經過相機內部
: → tyf99: 松下電動牙刷,刮鬍刀都能整支泡水了,區區相機三防 01/07 18:06
: → tyf99: S5ii敢標三防,我覺得它直接從進風口灌水洗都行 01/07 18:15
: 推 eviljackchou: 續航電力真的不太行也,加油 01/08 18:39
: → aztec1234: 有主動風扇電池又是延用舊的,這電力合理,反正有USB-C 01/08 19:20
: → aztec1234: 可以邊充邊用 01/08 19:20
: → aztec1234: 不過Z6II電力不是也差不多? 01/08 19:39
: → canandmap: 嗯?無反續航力一向沒有單反好這不是日常嗎? 01/08 19:54
: → canandmap: 我只期待有S5系列的假電池出現,如果S5Ⅱ的電池還是和 01/08 19:55
: → canandmap: S5一代一樣的話 01/08 19:55
: → canandmap: 啊,抱歉,剛剛才看到a大的推文Orz 01/08 19:55
: 推 shellpig: 看4k錄影測試一顆電池錄到沒電可以錄快2小時欸,這 01/08 20:37
: → shellpig: 電量算夠用了 01/08 20:37
: → shellpig: 吧? 01/08 20:37
上面的評測還有刻意在40度的環境下測試,也有在30度測6K錄影,基本上與sh大說的一樣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0 12:05:00那種Dan tech的比較都是假的,他是同一段影片/照片,自己後製的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0 15:27:00單純S5Ii vs R6Ii 外國洋妞那個,沒人說話,只有2分47喵那個^秒
作者: axeltw0079 (Aion) 2023-01-20 23:17:00
剩下就是希望S5II的對焦邏輯可以最佳化,AI辨識的部分,人跟人臉感覺上直接選人比較好,選人臉感覺有限制。其餘就是希望能對焦更多種類的動物跟辨識出其他物體,像是車、飛機等等。
作者:
wahaha888 (wahaha888)
2023-01-21 01:30:00請問這台有推薦那顆長變焦旅遊鏡嗎?是不是只能透過轉接環去用C家EF鏡頭?
作者:
xiemark (aisinjuro)
2023-01-21 11:33:00台松太貴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3-01-21 12:01:00這匯率不是很友善上次出現這種匯率應該是2009年
作者:
wahaha888 (wahaha888)
2023-01-21 16:15:00謝謝回覆。如果有24-200真的會方便很多至少有像Tamron的28-200也不錯
作者:
kax0205 (說好的數學史呢?)
2023-01-21 22:45:00FE24-240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23-01-22 03:20:00canandmap你不要每篇panasonic的機器都吹那麼大好不好?什麼比肩A7IV?他能比肩A7II就不錯了好嗎?粉成這樣…就事論事很難嗎?真的是在公三小4K60P還可以換個角度想喔?裁切就是裁切,畫質縮水就是縮水要望遠我不會上焦段更好的鏡頭?這啥邏輯?說真的P家S系列應該可以說是我要雙修的首選系列但看到這種只褒不貶的吹法真的是渾身不舒服
話說,樓樓上不提我還真的忘了A7II有PDAF,那個AF表現完全不像。但S5II的評測影片就算打折扣好了,也不至於只有A7II的等級吧?至於4k 60p裁切,我只能說,目前那台FF機身不到70k就有無裁切的4k 60p?應該沒有吧?連A7IV都沒有,我是不知道為何S5II出來後,這裡講得像人人都有4k 60p無裁切一樣
回樓上,因為S5II基本上能說嘴的就4K60裁切,真的沒太多能嘴的了,台松定價是另一個啦。
作者:
WiLLSTW (WiLLS)
2023-01-22 10:44:00我看影視颶風的評價 對焦抽風還是會有只是不像祖傳那麼糟糕但要上打索佳還是想多了
不過對焦目前比較公認是跟A73接近,吹到A74或是黑到跟A72比那是duck不必。另外目前網路上測試的都還算是測試版本,當初S5年代更新過很多次的
抽風這件事大概跟Sony之前類似,CDAF的比例占比較高R6II機身台灣開77k好像沒什麼人說盤?
國外原廠對這台真的寄予厚望,行銷推廣力度真的不小,相較之下台松就顯得很不積極,或者說台松對數位相機業務這一塊一直不是很在意。看國外測試用Sigma轉接EF鏡頭也有很好的表現,這真的蠻有吸引力的。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2 18:08:00R6應該算無裁切吧?現在應該不用7萬A74當初出來4k60p要裁切也是被嘲笑一波
R6有裁,只是畫素太低沒有讓你有感而已說真的我不認為那是什麼值得嘲弄的點,反而R6/R6II把影片拍攝曝光模式閹割到剩兩種還沒有主動風扇,以及S5II的HDMI輸出延遲跟前代一樣超長,這些都是真正會影響拍攝流程的點沒人提,讓我有種「只要有4k 60p無裁切這些人就可以什麼都拍得出來」的錯覺
GH4一開始推出的時候也是一堆人嫌4K有裁切,結果GH5、GH5s、GH5Ⅱ都出來了,還是有人在用GH4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23-01-22 19:47:00結論還是大法好?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2 23:52:00是啦 1.1倍,但幾乎可以視為沒有了R6Ii沒有明顯過熱問題自然不需要風扇 剛好省重量,操作模式就閹割,該批
1.1倍不能叫做沒有吧?難道為了倍率好看所以降畫素嗎?Canon的裁法換成24MP的感光元件一樣會變1.5倍S5也沒有明顯過熱問題為何下一代還是放風扇?松下一樣有只裁1.1倍的機身,那台叫做S1R,但是這台用自產感光,而且是4k無論那種模式都是裁1.1倍,結果有被讚賞嗎?沒有!當初只不斷被說為什麼不用Sony sensor? 結果現在用Sony sensor的全部都卡在4k 60p 1.5x裁切,反而一直講裁切,全都忘記/無視了R6/R6II/S1R都是自產sensor才有機會玩不一樣的東西再來,如果你拍片是用PL mount電影鏡,那些鏡頭的成像圈只有到S35講這麼多也只是發洩一下這些年看下來的不滿,我相信之後還是會有很多人繼續在4k 60p裁切上作文章另外,R6II已經有實戰測試過熱了,4k60p與4k24p的冷卻時間有明顯差距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3 09:58:00R6II是24mp ,沒裁切,當然他現在不滿足小於7萬啦,差一點點。可能要過一陣子或是有活動的時候買吧!影片格式不同自然冷卻有差啊,但沒有過熱問題囉當初a74一個1.5倍裁切被嘲諷到現在,一樣的s5II會被挑出來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過要不是太座放話說不能再擴張了,我是蠻想入坑L mount,畢竟sigma/leica 都是我很喜愛的品牌
如果一開始就入手Leica SL 2的話,現在情況還會一樣嗎?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3 13:57:00不好說 哈哈!
比對焦目前還是比不上索尼啦,鏡頭群的選擇也是。可是比log,比防抖是P家贏,另外還有比較見仁見智但P家常被稱讚的操作,菜單,色彩玄學,另外P家的機身螢幕超漂亮比放到macbook上看都好看。S5II另外有些功能是拍影片好用的就先不提我自己用S5真的覺得就是差對焦,嗯畫素希望能上3000就是但這個沒辦法
「要冷卻回復時間」就是有過熱問題了不要再鴕鳥了,我就曾在焊接工廠體驗過各家機身的情況,除了S1與GH5,其他機身全都要等冷卻回復時間才能錄下一段然後,我實在覺得很奇怪,是我講得不清楚還是你看不懂?R6會裁切就是頻寬不夠,R6的sensor做成24MP頻寬沒變一樣要裁切,照比例算就是約1.5~1.6x。R6II是一片改善輸出頻寬的24MP sensor所以有不裁切4k 60p的能力,不是因為「R6II是24MP沒有裁切所以24MP也不用裁」,還要我回這麼基本的東西有夠煩的S5II的價格都比R6II低了一萬,它還是新機,現在就想要拿它「還沒發生的降價」來當優勢,會不會太明顯?另外不用貼我粉,我現在是M4/3、L環與RF環三棲,用EF鏡共用三個系統。Canon 4k裁切最多的機身我也還在用,就是30MP的EOS R,4k 30p就裁了1.7倍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3 22:14:00所以囉,多一萬就能有不裁切的ff,大家自己選 不用這麼激動,我也沒說你什麼粉喔
怎麼?不回應一下「沒有過熱問題」的錯誤理解?更正你不斷的錯誤理解叫激動,我看以後都給你講好了你根本沒看我寫什麼,都不知道是答非所問還是逃避問題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3 22:21:00有錯我自然更正,R6II確實還是有過熱的問題,4k60p無裁切大概在連續錄製40分鐘以上會發生。大家購買前自己參酌。
還有,不是R6II 24MP無裁切就代表24MP與裁切無關,你也沒回應這點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3-01-23 22:25:00好的,如果R6用用一樣的sensor 沒有更近頻寬的話,24MP也是會有一樣的裁切。
一開始這樣不就沒事了?另外,自產Sensor才有本錢衝這種規格,但Canon在R6II上閹割了許多東西賣得還是比別人貴,其他廠想用Sony可以4k 60p無裁切輸出的sensor,產品只會更貴
對焦抽風在1:54講複雜狀態下發生的,但其實我猜其他家也可能發生。影視颶風對S5II算讚譽有加啦,現在這台比較詭異的問題是1080的錄影對焦,雖然我是只會拍4k
作者:
kimsman (南台李敏鎬)
2023-02-06 21:43:00我的媽啊 68K台松真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