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7R4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 2.4億超高畫素

作者: FTICR (FT-ICR)   2019-08-29 23:33:20
本人是興趣玩家,看到 A7R4 發表其中一項功能是16張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合成出2.4億
超高畫素照片。對這個功能很有興趣,也有機會稍微體驗到,在這邊簡單分享
第一次發表分享心得,再請前輩們指教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會自動連拍16張 ARW (RAW 檔),大約1秒拍一張,所以一定要完全固
定相機、用自拍定時來啟動快門,只能用來拍攝完全靜物、風景,且景深非常淺 (或許
可以當作顯微鏡使用?),且景深非常淺,也要挑選可以餵飽的鏡頭 (但不確定比起一般
模式拍攝(6100萬畫素),是否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對於鏡頭要求又更嚴苛?)
簡單敘述製作流程:
A7R4 ARW 一張大約192 MB,進去 Sony Imaging Edge 會看到影像編號(01/16)到(16/16)
,在任一張按右鍵可以看到"建立像素偏移多重拍攝"
https://i.imgur.com/lRQwfpN.png
裡面可以選要輸出的格式
https://i.imgur.com/dwffzBF.png
ARQ: 把16張 ARW 合成超大的 RAW,出來的 ARQ 檔案極大(大約就是192 MB*16=1.92 GB)
,運算速度很快,幾秒就完成
和 ARW 檔一樣,可用 Edge Edit 繼續編輯/修圖(DNG Converter 目前沒辦法轉檔),
但是不建議!一開這個檔案整台電腦會變超級頓XD
或許比較好的做法是先調16張其中的一張 ARW,存出 XML 再套到這張 ARQ RAW 檔上(實
測可行,但套用的過程還是會跑數分鐘)
JPG: 自動製作上述 ARQ 檔暫存(輸出完會砍掉),然後輸出19008*12672畫素的 JPG 檔,
以本人電腦選最高品質, 8 bit (JPG 檔案格式本身限制只能選8 bit), sRGB,JPG 輸出
大約需要100秒,大小約250~300 MB
TIFF: 同上,只差在輸出為 TIFF 圖檔,可選8或16 bit,輸出時間和 JPG 差不多,
16 bit TIFF 大小約1.3~1.4 GB
本人電腦硬體:Xeon E3-1231 V3 (3.4 GHz), 32G DDR3,檔案讀寫都在 Intel 660P
M.2 SSD
以下為三張照片,另外拿16張 ARW 的其中一張直接輸出6100萬 JPG 做比較
FE 90mm F2.8 G Macro OSS, F8.0, 1/2, ISO500
照片都未修圖,直接用 Sony Imaging Edge 轉檔輸出
直接用小畫家開啟兩張圖比較 (在這邊順便問各位版友,做這樣比較是否有更方便適合的
軟體)
左邊為6100萬畫素(小圖),右邊為2.4億畫素(大圖)
下面有些是小圖100%、大圖50%,有些是小圖200%、大圖100%,所以這樣比較其實還跟小
畫家的縮放演算法有關
原圖:
https://i.imgur.com/DJSGcQO.jpg
裁切:
https://i.imgur.com/ivF0236.jpg
https://i.imgur.com/9ld6MVN.jpg
https://i.imgur.com/oq0CajB.jpg
https://i.imgur.com/Jc4Kgpt.jpg
https://i.imgur.com/pizKFtK.jpg
https://i.imgur.com/2AFZTLo.jpg
https://i.imgur.com/dBJhX2o.jpg
https://i.imgur.com/q6HPcPj.jpg
https://i.imgur.com/I2iIXLr.jpg
原圖:
https://i.imgur.com/cLkgoCG.jpg
裁切:
https://i.imgur.com/R05CRrA.jpg
https://i.imgur.com/3oZMeZz.jpg
https://i.imgur.com/byXOgd5.jpg
https://i.imgur.com/aQFf64l.jpg
https://i.imgur.com/zhaPY0t.jpg
https://i.imgur.com/eGeJdl0.jpg
https://i.imgur.com/VPPPdaM.jpg
https://i.imgur.com/M6AKTUJ.jpg
https://i.imgur.com/VfCWeI1.jpg
https://i.imgur.com/qfdKR0L.jpg
原圖:
https://i.imgur.com/xiMSBvh.jpg
裁切:
https://i.imgur.com/uCDqJ8W.jpg
https://i.imgur.com/V1BtOJC.jpg
https://i.imgur.com/z53Dmo8.jpg
https://i.imgur.com/60XHah0.jpg
https://i.imgur.com/jm6GQj9.jpg
https://i.imgur.com/wnVGmdp.jpg
https://i.imgur.com/YiHXVHw.jpg
https://i.imgur.com/itFXrvv.jpg
https://i.imgur.com/K2GMy1F.jpg
https://i.imgur.com/Ot587GJ.jpg
個人心得:
● 高畫素照片雜點變少,看起來感覺有點像高 ISO 顆粒變少,散景(非準焦)處此現象似
乎更明顯一些;光澤部分看起來比較自然
● 準焦的區域,兩者不一定誰比較好,細節部分也是互有勝負,不知是不是到了鏡頭的
極限? 或是有其他的限制? (拍攝環境為室內、三腳架,比起戶外實戰我想已經算不錯的
環境了)
● 輸出相片放到100%看,在對比高的區域(如邊緣)有種特殊的網狀紋路,是一般模式照
片沒有的;靠近邊緣(如鍵盤上的字)一些白色的部分有時會出現假的黑線
● 原照片一些已經爆掉的光點,在高畫素照片可以保留一些細節,dynamic range 看起
來變大(但理論上應該是一樣的,兩者都是一樣的機器、RAW,都是輸出8 bit JPG)
● 原照片有些刻意加銳利及對比造成平面化的感覺,高畫素照片這部分更有立體感
以分享給大家,歡迎參與討論
作者: Chdolodocha (米拉米拉)   2019-08-29 23:47:00
推推 個人超有興趣比較圖 個人用FSViewer 比較方便相信你沒放錯,但成果應該有某環節有問題 不如預期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8-29 23:59:00
那個格子是怎麼回事?感覺有點慘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8-30 00:06:00
先推
作者: Jokering5566 (揪客56)   2019-08-30 00:25:00
推個實際操作
作者: p72910 (總是有刁民想害朕)   2019-08-30 00:33:00
請問連拍16張可以順便做包圍曝光嗎?
作者: scccc   2019-08-30 00:50:00
每一張照片6100萬畫素,是事後合併的,所以應該跟鏡頭無關吧(個人覺得)。期待有人能分享,用這個功能拍星星,應該會不錯
作者: icexice (用力跳舞會很舒服)   2019-08-30 01:02:00
我覺得出問題的環節應該是在小畫家吧
作者: Songmatin (Ricardo)   2019-08-30 06:20:00
格紋通常是相機震動造成,這個很吃拍攝的穩定性
作者: ryanrao (青茶)   2019-08-30 07:01:00
感謝分享
作者: starskyjth (starskyjth)   2019-08-30 08:25:00
作者: kenbbc12321 (留痕)   2019-08-30 09:22:00
如果是拍銀河類的,用這個功能有效果嗎
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濕※)   2019-08-30 09:24:00
比較想跟原po說 ,660p對於大量資料吞吐能力有限,趁現在ssd便宜可以早點換掉
作者: tyf99 (呵呵)   2019-08-30 11:00:00
感覺銳化很重,邊緣一圈痕跡
作者: helixc (@_2;)   2019-08-30 12:03:00
拿微距鏡拍近物景深當然淺,和相機畫素無關啊
作者: rjhowmanyo (RJ)   2019-08-30 12:36:00
先不管格子 有心得有推
作者: hungtp0706 (T.P.-Huang)   2019-08-30 13:37:00
銀河沒辦法吧,通常都常時間曝光,加上天體運動,用像素移動合成應該會對不準?
作者: PaganTsai (培根)   2019-08-30 13:37:00
可惜不能拍人 很想這樣追星拍照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8-30 14:07:00
其實拍微距用a7R2反而比R3 R4好用太多
作者: scccc   2019-08-30 14:12:00
是用靜音快門嗎?,如果不是的話會不會是因為關快門時的震動導致(必盡這照片畫素這麼高)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8-30 15:02:00
已私
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濕※)   2019-08-30 15:10:00
微距光圈要縮小到F22很常見,R4的罩門就是小光圈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8-30 17:16:00
景深是根據放相和觀賞距離的人眼分辨力來定義的;不是由局部放大每個點是否清晰決定。你說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景深。
作者: canon15167 (讓純愛再次偉大)   2019-08-30 22:51:00
很有趣 一般微距用疊圖是用來增加景深 這技術卻會變淺
作者: coldairgi (冷氣機)   2019-08-30 23:12:00
啊這個模式有點感興趣,潛水的來推一下 :D關於能不能拍星,赤道儀夠不夠準的問題,也是蠻有趣的我來試算一下...基本上這問題假設要拍銀河,用超廣角拍FF 24mm拍銀河其實有點窄,假設至多 20mm好了A7R IV pixel shift 16-frame 查一查好像是移半顆像素所以結果的一顆畫素等同 3.76/2=1.88um那麼1.88um pixel在焦距20mm時視角為19.39arcsecond(")為了使誤差可以忽略,在估計的前提下假設1/3是可以接受的誤差好了,也就是可以誤差6.46"基本上拍星星可以疊圖,所以單張只要曝到夠疊圖即可那麼,對於F2.8光圈鏡頭來講,單張12秒可能足夠...算到這裡發現會爆 XD 更改假設為可容許1/2的誤差也就是9.7",通常入門赤道儀是144齒,從中點到偏差最大以正弦波形(簡化的假設)來算是149.5秒單張12秒x16張+ 間距0.5秒*15個間距=199.5秒因此如果剛好從赤道儀誤差的中點時開拍,那麼可以但假如剛好從偏差最大時開始拍,則會超過1/2的要求PS.假設此入門赤道儀週期誤差 +/- 10"即使超過了1/2,也只是到13.3"誤差的程度,跟19.39"比還算是小於一顆畫素...那麼什麼焦距時,就可以保持在1/2顆畫素以內呢? A: 14.5mm以上未算大氣折射、極軸不準這兩個額外誤差來源要考慮進來的話,我覺得,導星比較可靠~導雙軸才值得~就可以將誤差縮小到2-2.5"左右 (RMS error diameter)但我要腹誹以上XD 想要銀河的細節,用稍長焦距拍更好吧比如50或70mm當然能帶來更多細節更多星星(銀河中心區)
作者: p72910 (總是有刁民想害朕)   2019-08-31 01:00:00
你們在講中文嗎?
作者: coldairgi (冷氣機)   2019-08-31 13:31:00
赤道儀誤差其實不是剛好正弦,是像正弦的形狀而已但當只想用計算機按一按簡單估計時,當作正弦比較簡單正弦圖形1個週期就是蝸桿轉一圈,所以有一個波峰跟波谷精密一點算,600秒其實是598秒(86164.1/144),所以從正弦的縱軸的0開始,到達峰或谷是1/4週期的時間598/4=149.5秒是這麼來的但是開拍時不一定在誤差的中央位置(縱軸的0)嘛如果199.5秒曝光的時間中點(99.75秒)時,恰在誤差中點顯然就能經歷到最大幅度的誤差嘛~峰至谷是幅度最大段那麼就會比+/-10"的10"來得大(接下來的我拿LO Calc出來算了,昨晚的是計算機亂按的)當時間中點99.75秒剛好跨誤差起伏的中點時,誤差可達17.32" 這其實快要1顆 1.88um像素的視角了這樣子就有運氣的情況出現,到底按快門時誤差起到哪?所以,對於144齒 +/-10的赤道儀來講,我會覺得不夠準準的意思當然要,誤差最大時還沒有超過容忍度嘛至於減速比跟encoder的話題我覺得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XDD不過,encoder的話,它們都還是有noise跟SDE,然後encoder越好的價格越誇張,超越導星裝置太多太多所以多數人的選擇還是導星裝置
作者: renmin (庭院深深深幾許)   2019-09-02 17:31:00
通常會用到像素偏移拍攝主要是什麼用途?
作者: eyecolor (欸)   2019-09-03 13:25:00
作者: Gnaug77 (熊熊愛吃魚)   2019-09-04 18:12:00
建議原po用G Master測試看看原廠有說a7r4需要G Master才能解放出來但實際上是不是如此,就等勇者測試了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9-09-21 03:34:00
目前震動問題可能遠比鏡頭問題大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