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Nikon:明年春天會推出全新無反系統!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5-02 00:07:17
: → ferrinatice: 基本上直接買Sony感光元件然後用上面的對焦點就可以 05/01 14:28
: → ferrinatice: 解決對焦不佳的問題了.......吧? 05/01 14:28
: 推 chairman129: nikon1就有做相位對焦點了 這點應該是還好 05/01 14:32
: 推 XristianBale: 我覺得重點在對焦演算法 因為F鏡跟FE鏡驅動協定必然 05/01 14:34
: → XristianBale: 不同 這也是尼康難以轉接的原因 05/01 14:34
: 推 kblover: 先不論對焦馬達好了 我看不懂樓上想表達什麼 05/01 14:45
: → kblover: sensor上會吐出PD資料交給ISP做計算 然後得到推送距離後 05/01 14:46
: → kblover: 再把data丟給鏡頭馬達推動鏡片移動到達合焦 05/01 14:46
: → kblover: 這裡跟驅動協定有什麼關聯? 05/01 14:47
: → kblover: 鏡頭只需要很單純的收到需要推多遠 這樣就可以了 05/01 14:47
: → kblover: 當然以上只是很簡單的架構不包含細節 05/01 14:47
: → kblover: 我自己覺得這跟F和FE環只是沒做互通而已轉換資料而已 05/01 14:49
: → kblover: 這應該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問題而已 05/01 14:50
: → kblover: 喔我補充一下 高級的sensor應該可以自動把PD資料算好直 05/01 14:50
: → kblover: 接兔給ISP要推多遠 ISP不用做計算 剛剛想到的XD 05/01 14:50
: 推 kblover: 既然Nikon是要做自家鏡頭的轉接環 假設f轉z吧 05/01 15:01
: → kblover: 中間全部的資料跟協定都是自己的 又不是轉FE是別家 05/01 15:01
: → kblover: 這中間不應該有你說的協定問題 05/01 15:01
: → xiemark: 鏡頭上會有Id code,機身才知道是那顆鏡頭接上來,再查找 05/01 15:14
: → xiemark: 這鏡身馬達的lookup table,才知道如何去驅動。 05/01 15:14
: → xiemark: 鏡頭馬達有大有小、有超音波、直流、步進等,每一顆馬達 05/01 15:16
: → xiemark: 的加減速表都不一樣。 05/01 15:16
: 推 nickname1o1: DL1850不賣可惜,市面上沒有相同定位產品 05/01 15:17
: 推 kblover: 我是針對協定這件事情而已 Z轉F都是N家自己的東西 05/01 15:25
: → kblover: 跟F轉FE不同 不應該有所謂的協定問題~ 05/01 15:25
這裡我回應一下我所理解的 on sensor對焦
分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將感光元件的相位/對比資訊 給CPU計算 (抱歉我不清楚ISP是啥)
第二個層面處理器轉去控制鏡頭
先講第一個層面:
相位對焦原理可以看這篇
http://allincamera.github.io/post/pdaf/
總之他是用點光源的相位差做"互相關"
也就是文中的迴旋積分數學式
得到"互相關"數值後再去查表得到鏡頭應該移動的距離
對比對焦可以看這篇
https://wenku.baidu.com/view/96d9d7365727a5e9856a619a.html
文中提到兩個方法: 區域面積內
1.取標準差最大值
2.取灰度平方(能量)的梯度找最小值
由於對比對焦是取峰值所以會有過頭的問題
所以需要疊代(iteration)計算
這一定是比相位對焦慢所以先不討論
即便是相位對焦
因為實際對焦的是一個"區域" 並非單點
而且還有明暗度的問題
所以需要有演算法去做近似計算
可以看到第一個連結還加入"信賴值"這個參數
這個信賴值想必是原始資料經過數值方法得到的結果
既然是模糊計算 一定會有誤差
有誤差就需要修正
要修正就需要疊代
如果僅是靜態AF-S的方式 以上問題可能還不大
但如果是AF-C 動態追焦
中間需要的計算就更複雜了
好比一般客機是穩定飛行
但戰鬥機是不穩定飛行 需要更強大的即時計算
所以推文才說拚的是演算法
即便使用同一個CMOS提供相同資訊
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除非Sony也把他們的演算法提供給其他廠商
第二個層面是鏡頭的控制
其實我不清楚鏡頭是否僅僅需要接受距離資訊
然後負責拉遠拉近就好
如果只是這樣那應該不會有
比如說同一支鏡頭同一個機身
使用不同轉接環對焦效能不同的差別
例如sigma鏡頭或EF鏡頭 用MC-11 或metabones
對焦效能就是有差異
https://read01.com/zh-tw/g67N7P.html#.WuiJ6IiFPIU
這篇也有提到
"尼康鏡頭的工作原理與其他鏡頭有所差異,
從而導致電子轉接層面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難以解決"
我猜測的是在第一層面的相位對焦計算
鏡頭也必須提供某些資訊去疊代
再者 不同鏡頭的馬達需要不同的控制方式 例如步進 超聲波等
也許也需要疊代或者hand-shaking等
不僅僅是告訴鏡頭距離而已
以上兩點綜合就是我推文講的"驅動協定"不同
因為在推文想偷懶
的確是用詞不當造成的歧義在此致歉
因為如果僅是電子protocol轉換那其實超簡單可以任意轉換
最怕是說nikon既有的鏡頭沒辦法在相位對焦/追焦的疊代計算中
提供需要的資訊
所以才會有用comlite轉接後效能不佳的現象
或者NHK訪問中 nikon社長提到F鏡轉接Z-mount效能打折的說法
作者: jeffc815731 (meow)   2018-05-02 00:11:00
作者: whe84311 (Rainsa)   2018-05-02 00:14:00
因為沒有五菱鏡帶來的相位對焦模組一個相機廠要開發MILC 不管他在DSLR的對焦系統多屌對焦系統都要重新設計從CMOS收到資訊進CPU處理要以何種方式修正 命令如何傳遞給鏡頭馬達 元件彼此之前回饋的速度是不是能跟得上要處理的地方大得多
作者: changmada (馬大)   2018-05-02 00:40:00
請問有panasonic對焦系統的介紹嗎 為何如此猛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8-05-02 00:54:00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18-05-02 08:09:00
感謝說明~ isp如上所述 就是你文中的cpu拉~另外補充說明 EF跟Sigma本家鏡頭在接上mc-11的時候工作模式是不一樣的 sigma + mc-11可以使用完整的HAF如果事MC-11 + EF鏡 那基本上只能用部分功能這時候的工作效能其實跟N家的commlite轉接環差不多...metabones則是看起來可以叫起大部分的ef環模擬fe環所以速度才會快 所以趣味的點就在mc-11只能辨認本家鏡頭然後使用完整FE機身功能 但用fe就不行 這很明顯是故意所以我才會說這是願意與否的問題...XD當然我用MC-11轉接過EF鏡沒幾顆 有例外請不要戰我Q_Q在來就是如樓上w大所言 為了舊款對焦系統設計的老鏡跟新系統的磨合度高不高這是比較讓人擔心的另外如本文所說得如果需要拿很多額外資訊做AF-C用但那是舊款鏡頭所沒有提供的 確實也是移率~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18-05-02 12:20:00
明明知道市場發展還要強推F接還 堅持這麼久也不簡單
作者: QBFox (love & peace)   2018-05-02 14:59:00
意思是EF或是E環都比較優秀囉?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5-02 15:11:00
也不是F環不優秀,但韓戰時期的接環年代也很久遠了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18-05-02 15:28:00
光學我外行,不知道這些環規格上的優劣XD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8-05-03 01:37:00
我自己用mc11轉接EF鏡 除了對焦模式剩兩種 其他都覺得很順暢XD 反而是轉接原本對焦就慢的35art比較卡卡的EF1635 2470小三元 還有年紀很大的小白一 速度都差不多快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18-05-03 08:54:00
那種叫不起來HAF的亮亮地方都很快啦,暗部直接GG給你看
作者: F04E (Fujitsu)   2018-05-04 09: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