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大家好
我目前旅行和登山攜帶的相機組合是: D7500/T116/S17-50/T70-300,裝在Mindshift
Professional裡配上Peak design capture pro,拍攝題材大部分是風景和野生動物,使用
上包括畫質操控對焦等各方面都算滿意,高ISO的表現也可以接受。
唯一的問題是T70-300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太大太重,裝在PD快扣上背起來會有點不舒服
,加上每次看到動物出現才要換鏡常常會錯過時機,所以有考慮額外添購M43的一機一鏡專
門用來拍動物,除了重量輕體積小之外,焦段x2感覺也有優勢,因為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
M43系統,研究了一下發現有防塵防滴的Olympus E-M5 + Panasonic 100-300mm II感覺蠻
符合我的需求,想請問有使用過這個組合的版友:
1.畫質和高ISO表現如何?和D7500+T70-300的比較?
2.以我的使用方式有需要買到E-M5 II嗎?查了一下E-M5 II應該是多了內建WIFI跟對焦點
變多,翻轉螢幕較方便,但重量變重續航力變差
3.有其他推薦的組合嗎?
感謝各位!!!!
作者:
gjcl6 (789)
2018-04-22 16:07:00樓下推p20
作者:
flux ((′ω‵) )
2018-04-22 16:20:00機身換G8,支援Dual IS 2
作者: joycepig409 (鼻J) 2018-04-22 18:09:00
到底要玩p20到什麼時候啦吼
作者:
xiuxinme (莫里斯.鳩)
2018-04-22 18:31:00玩到P21出來吧
作者:
SYH 2018-04-22 18:52:00這配中得上握把 建議e-m1 或e-m5 mii兩台來選
作者: h311013 2018-04-22 20:09:00
M43就是焦段重量耐候首選
作者:
Mroy (Roy)
2018-04-22 20:14:00ISO表現一定比較差啊
作者:
SYH 2018-04-22 20:17:00ISO1600放大檢視 D90應該還是勝過O家1600像素這片感光原件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4-22 20:20:00P20之亂XD
如果你有高ISO需求不要選EM1 高ISO的真的有跟沒有一樣sony那塊還比較穩要用P家鏡頭乾脆買P家機身就好
作者:
SYH 2018-04-22 21:56:00我自己用過D90、D600、E-M1、E-M10 ii, 登山、拍鳥、微距還有生活隨拍,生活隨拍我用m43非常滿意,但對於常需要放大檢視跟裁切的野生動物,除非上M43高階大光圈鏡頭,若有需要放大檢視覺得還是有落差,除非是求拍到可辨識即可
一款是 2017 最新的 APS-C,一款是 2015 O 家萬年
作者:
eelke (eelke)
2018-04-22 22:06:00野生動物的話,就需要用到EM1-II或PANA高階機對焦才會快
16MP 的 M4/3...所以高感和畫質這件事就別強求了。講白一點,該差多少就差多少。以高感來說,大約就是1~1.5 檔吧。
作者:
eelke (eelke)
2018-04-22 22:08:00但是m43高階價格也可以買D500等級的了
作者: kme (摳我阿) 2018-04-22 22:15:00
如果想要細節更多,是不是上兩千萬畫數的m43比較好?penf跟GX9
作者:
DoD (咦~~~)
2018-04-22 22:17:00如果你有換鏡頭的問題,不是應該來個18-300旅遊鏡之類的嗎
RX10M3....猛猛的...:P說錯,應該是 M4 才對...:P
如果是拍微距生態,例如昆蟲類的,M4/3因為景深的關係可能還比較好拍一點。但對野生動物這種要長焦加上快門速度要夠快的情況,M4/3的300mm f4或200mm f2.8又沒預算碰,我會建議要不就留著現在的器材用,要不就改變心態不要要求高ISO,求拍到辨識得到就好至於機身,收台二手的GX8也是個選擇,國外有不少用GX8搭長焦鏡拍野生動物的使用者,對焦性能雖比不上PDAF但考慮其二手價位還算可接受
作者:
dreamelf (走自己的路)
2018-04-22 23:28:00若是高山、長途重量先決,我是gm5/14/12-32/35-100
作者:
NinjaRR (王傑森)
2018-04-23 10:37:00反串p20的不膩嗎?
作者:
AJwithU (A.J.)
2018-04-23 11:07:00EM1-mk2配12-100 100-400兩機兩鏡幾乎囊括所有拍攝情境
作者:
eiki787 (人生的意義?)
2018-04-23 15:19:00樓上那裝備都買的起的人~多帶個老蛙7.5mm 2.0 也可以
高感差半檔,但光圈大一級啊。相同曝光你的組合用IS0 800 F4 1/500 拍,RX10M4 用 ISO400 F2.8 1/500我指的是 M43 組合,和 D7500 還是沒法比。重點是這台的對焦和連拍相當強,且有 4K 錄影。至於發色這種事就.....不過因為它給 Slog,有 PP模式如果會調,理論上直出還是有相當大的自訂空間。
RX10系列要注意的是繞射效應,畫素密度高加上長焦機
繞射不是問題:一吋 20M 畫素光圈不要低於 5.6,意思同於 M4/3 16M 和 APS-C 24M 光圈不要低於 F8重點就是認識清楚:一吋上的 f2.4~f4 並沒有那麼利害。它也不過就是 APS-C 上的 F4~F6.3,M4/3 上的F3.5~F5.6。只能用來抵銷部分感光元件小的劣勢。
RX10m4的長焦端光圈是f4.0,縮一級就到臨界了,除非拍攝時永遠保持開放光圈不縮另外原PO看起來是拍照不是錄影,Slog沒有用,要拍照調色幹嘛不直接拍RAW去調?
Panasonic 100-300mm 同樣也就 F5.6~F8 之間,道理是一樣的。關於 PP 我的意思是:如果傾向機身直出JPG,不上電腦後期的話,這是個可以用來將就地選項會比使用相機本身給的風格更靈活一點。
我的比較對象不是100-300而是我前面有提到的300mm f4與200mm f2.8(有預算的話),也因此我才會建議原PO如果Care高ISO就繼續用原有器材,因為在M4/3上得靠大光圈長焦鏡彌補高ISO差距,或是機身用GH5S,但不管那個都要花很多錢不過,如果是P的機身接100-300,可以開機內繞射補償功能多一些縮光圈的空間
作者:
ttamura (踢田村)
2018-04-24 21:50:00M43絕對不會是追求畫質用的,例如em1ii原生iso最低只到200,放大後顆粒無法忽視。aps-c的畫質好上不只1檔。但是不得不說pd扣具上M43是最佳組合!我上週試著扣a9+2470gm出門,挺不習慣。還是e-m1ii+12100適合。
用原生ISO會比不完,因為是跟著不同機身有所變化,碰到像GH5S有Dual Native ISO的又更難比較,而像GR那片APS-C表現也不是很好。另外更大的差異因素,是M4/3目前除了GH5S之外都是12-bit輸出的感光元件,APS-C則是14-bit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