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還記得Lytro這款光場相機嗎?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4-09 11:28:13
近日宣佈即將結束其業務,相關的光場照片分享服務則已於去年底關閉
而後有消息指出,Google將接收其中一部份Lytro員工,但是光場相機的技術將不會被繼續
開發,而是分配到各個部門,Google亦無打算將相關技術整合至現有的項目
看到這個消息其實有些感慨,明明是不錯的技術(或噱頭?),結果沒打入主流市場後就這樣
默默消失在相機市場上,和Samsung的NX1成為了絕響
未來的後人問及相機史時,還會不會有人記得這款曾喧囂一時的相機呢?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8/03/27/lytro-winding-down-business/
作者: dionysus7788 (餃子皮)   2018-04-09 11:47:00
畢竟是後製運算 畫質上還是脫離不了玩具的範疇吧
作者: gundam778 (幸村)   2018-04-09 11:58:00
該公司早年已經很想被收購,但每次也開價太高而被作廢。最後這種下場也是自找的...算是被自己人玩死
作者: windsoul0312 (開心比較重要)   2018-04-09 12:14:00
簡單說就是google想買 也想要那些技術 但是太貴放給他倒之後再收編技術人員就可以了~
作者: JinFa22 (Jin)   2018-04-09 12:23:00
記得一開始他還沒創業時就又很多公司要買他的技術,結果不滿意價格想自己搞大後再轉賣, 結果當然是....
作者: devin0329 (- - )   2018-04-09 12:50:00
這是dc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4-09 13:53:00
Tony Northrup曾討論過為什麼這台相機的技術是名副其實的詐騙
作者: zinvathek (迪西丁丁拉拉波)   2018-04-09 14:45:00
詐騙該怎麼說?
作者: rcat2010 (發呆中的喵)   2018-04-09 17:33:00
Google:終於等到了
作者: tchialen (艾媽 挖愛哩)   2018-04-09 18:24:00
有錢真好
作者: p581581 (581)   2018-04-09 19:34:00
這是單眼嗎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4-09 20:19:00
回zin大 https://youtu.be/EBARHnZ8lts?t=3m55s然後Tony到5:52開始解釋為何是詐騙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8-04-09 20:48:00
整張照片都像是沒對上焦,焦內焦外根本是用軟體算的而且還是算得很差、很爛、很鳥的那種軟體算法.
作者: zinvathek (迪西丁丁拉拉波)   2018-04-09 20:51:00
原來如此,哈哈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8-04-09 21:01:00
有實際證明是詐騙照片嗎?沒在影片內看到
作者: tyf99 (呵呵)   2018-04-09 22:48:00
光場相機內部有微透鏡陣列,沒解之前當然看不出來拍到什麼光場相機的主要缺點是得到的照片畫素太低.透鏡陣列把100種對焦距離都存下來,但最後照片只需一個距離也就是捨棄了99/100,最後得到的畫素量只有1/100沒解之前,看到的畫面像這樣 http://imgur.com/RCGd4kb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8-04-09 23:44:00
先拍照後對焦不知噱頭在哪 先拍照後構圖比較有意思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4-09 23:51:00
樓上說的不就是A7r2/D850?
作者: ttykimo (FOX)   2018-04-10 00:17:00
用4K錄影 拉一次風箱 截圖都比lytro的畫質高上許多XD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8-04-10 00:47:00
裁切只有涵蓋到平面的部分 無法三維空間任取焦平面
作者: HighTemplar (.........)   2018-04-10 08:26:00
推ttykimo講的,超好笑 XDDDD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8-04-10 08:29:00
三維空間要怎麼任取焦平面...可以拉疊圖 應該算後期範疇拿4K錄影來比我覺得不公允,畢竟依照現在資料看lytro都是一台能在同一時間內攝取同一空間影像資料,獨一無二的商業相機(我本人對tony沒啥好感 目前看影片也沒找到詐騙的證明)只能說是太理想化,實作成果不如人意~畢竟立體空間資料量太大,想要一次攝取密度夠高的訊息代價太高~結果就變成現在這樣不上不下的產品...之前還想轉型做電影鏡頭,有興趣的人可以找資料看看,那個構想跟估計的資訊規模非常驚人...至於噱頭在哪裡...我想了很久,覺得"科技的浪漫"成分很高XD
作者: ErnieYang ( )   2018-04-10 09:29:00
Tony很多東西根本亂講他之前還說非全幅的鏡頭標的f number是詐騙 lol因為景深沒有跟FF一樣簡直智障我看完那個影片之後超後悔買了這個智障的書他說lytro is a lie 是因為他根本沒搞懂原本的spec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4-10 11:15:00
其實我印象Tony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影片有實際檢視Lytro,但年代久遠我懶得爬,ad47你如果要找可能要往前翻2014還是2015的影片ErnieYang Tony當然沒錯,Olympus當時那張Stylus 1的圖本來就是在誤導消費者,讓沒有經驗的人以為買該產品可以得到全幅300mm f/2.8的效果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8-04-10 11:54:00
當初2000美金,兩三年後二手價200美金.2014要四萬的X-T1,到今天二手還是要一萬多啊.1/10跟1/4,其實也還好XD 就單純失敗產品、公司倒而已.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4-10 22:07:00
就很炫,但不知道要拿來幹嘛的東西。也許運算能力夠強可以拿來建構互動場景。
作者: tyf99 (呵呵)   2018-04-11 09:15:00
http://bit.ly/2GRWkuF MIT學生在SIGGRAPH 2013發表的論文用一個 coded mask,把普通相機變成光場相機光場原理其實類似相位對焦,差別在相位是一維、光場是二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